甲辰中秋平阴东阿镇采风集(二)
(夏夜 裴建华作词作曲)
二、东阿镇诗作集锦
序
二十当日,“三华峰会”诸诗友依依拜别曹植墓,驱车再越滔滔黄河,复临东阿古城,观狼溪北去水流潺潺,赏紫气东来永济古桥。后又入天池之门, 行至于慎行纪念馆,拜谒三代帝王之师阁老于公。诗友各有感慨,别有诗情,皆赋诗填词,佳作频涌。
是为序。

耿建华
念奴娇·东阿古镇
古城遥望,见东阿镇里,狼溪仍碧。老巷深深藏旧事,永济古桥留迹。黛瓦灰墙,旧梁古栋,亦显当年色。黄河东去,浪涛磨洗墩石。
遥想往昔繁华,客商纷至,喧声传朝夕。阿胶可期天下健,御殿皇家珍密。今继精工,青皮玉水,大业舒鹏翼。鸿图方展,蒸蒸如上朝日。

(《念奴娇·东阿古镇》刘从明 书)
张建华
临江仙•观平阴东阿古镇
桂月齐西寻东阿,千年风雨同行。
黄河咆哮卷涛声。
阿胶洪范地,永济浪溪澄。
三代帝师盈厚誉,滋熙淳朴民风。
美和乡里谓明星。
喜看新憧憬,逐梦定将成。

林建华
平阴东阿古镇
古镇千年韵味浓,清泉四季奏叮咚。
黛溪河跃形声美,少岱丘苍豪气丰。
子建奇才迷远世,榖山高节见尊容。
玫瑰香冽胶鲜色,锦绣通仙游客重。
注:榖山是明代文学家于慎行的号。
到于慎行故乡
东阿于老阁,隐在土城庐。
三十闲居载,一朝师帝书。
文辞修礼典,乡野雅休居。
敬仰德才具,落根泥土舒。
平阴永济古桥
古邑阿城永济桥,沧桑五百揽风潮。
郎溪见证传奇史,墨客挥毫妙趣飘。
天物蹲狮声阚吼,烟云石板印难消。
沉浮单拱跨河岸,堪比赵州当自骄。
注:郎溪指狼溪河。

张荣才
沁园春·东阿印象
平阴涛翻,东阿泉腾,气象万千。看东流碧水,清流飞溅;灵泉绕郭,古柏参天。帝胄之师,才高学富,一部明书厚德传。黄河水,遇翟山急转,北顾折弯。
东阿诗意绵绵,为阿胶本源代代传。想前贤英杰,人文璀璨;后昆高士,瑞兆天然。地脉钟灵,天工毓秀,万里洪潮涌笔端。开新貌,看千帆竞发,一往无前。
(词林正韵)
2024.9.22急就于松风堂
念奴娇·中国东阿
平阴名震,看东阿形胜,风光奇绝。万壑千山钟毓秀,已逝多少豪杰。泉水流金,阿胶济世,天赐珍奇物。千年沉淀,此中豪气勃发。
遥想古往今来,文臣武将,功勋传名节。梦断秋声寻胜迹,心向海天空阔。纵酒题诗,挥毫泼墨,快意难停歇。豪情高义,喜看千里腾越。
(词林正韵)
2024.9/22日於松风堂

侯庆水
东阿抒怀
千年名镇古东阿,历尽沧桑故事多。
永济桥栏狮子旧,狼溪波涌唱新歌。

刘宏伟
和耿建华教授《念奴娇·东阿古镇》
岱宗余脉,大河初入济,酬得天佑。
谷邑六迁来少岱,自此安居长守。
南北通衢,八方商贾,好品争相购。
名齐三镇,板桥留迹多久。
阿地一度繁华,复兴赓续,已踏新程否。
百业兴隆仍有重,美誉胶乡深厚。
康养悠游,人文荟萃,绿水青山有。
狼溪波漾,庆功时酿成酒。

宋俊忠
题东阿古镇
东阿古镇韵悠长,狼溪潺潺岁月香。
黛瓦灰墙藏旧事,青流北去话沧桑。
管仲贤名传食邑,阁老才德载故乡。
曹植遗风诗韵在,阿胶祖源美名扬。
永济古桥通今古,黄石奇书智慧藏。
昔日繁华犹可忆,今朝风帆正远航。
题于慎行纪念馆
淑圣东阿誉,德风传世铭。
进言心不畏,居仕品独伶。
朝上遗功业,乡邦蕴厚情。
殊勋千古在,辉彩耀龙亭。
题管仲亭
少岱之巅管仲亭,沧桑岁月蕴深情。
朱梁画栋凝功业,碧瓦雕檐载盛名。
昔日雄才匡乱世,今朝胜迹傲阿城。
凭栏遥望山川秀,千古风流梦里萦。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