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当代著名山水画家杨贵传的艺术世界
王长鹰
一个“龙”字,或许有万千解读:在外国人眼里,它是深不可测的“东方神秘”,而在中国人眼里,它却是升腾奔放的“大国自信”……
今年是“龙年”,就在“龙年”八月十五后的第一个周末,笔者接到著名画鱼专家杨士民先生的特邀,言有三五好友,雅集于竹竿巷一位著名山水画家的创作室,一睹其艺术风采,笔者欣然应允……
走进创作室,在扑面而来的“山水天地”间,笔者见到了创作室的主人——杨贵传先生,此前虽与杨先生少有谋面,但从他笔下那一幅幅一眼万年的“山水艺术”中,笔者竟顿生一种似曾相识的久违感!
但凡智者,似乎都有这般的常识,把“山水”装进镜头,叫摄影,有审美的摄影,就叫“艺术”;同理,把“山水”装进胸中,叫审美,而倘若把这种审美画在纸上,就叫“创作”,有品味的创作,方可叫“艺术”……走进杨贵传先生创作室的那一刻,便忽而有了以上冥冥中的感慨!
杨贵传先生的创作室,看上去并不显赫,而真正显赫的,却是他那挂满粉壁的“笔下山水”……清人石涛曾有“搜尽奇峰打草稿”的鸿鹄之志,看了杨贵传先生的“山水画作”,便忽而陡生“阅尽天下奇峰,赢得笔下峥嵘”的同“道”之感!
关于“道”,似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真正极致的创作,又无非是“天道之鞭”与“心道之悟”狭路相逢之间,高手亮剑之时而闪耀出的火花……何为“创作”?在杨贵传先生的每一幅画作里,似乎都暗含着这样的答案:
创作,是“今天的我”打败“昨天的我”后的重新出发;创作,是“精神的我”打败“物质的我”后的心灵凯旋;创作,又是“现实的山水”被“心灵炉火”融化后的再次放飞……
而再次放飞后的那个“山水”,便也就成了“精神的山水”,亦即“艺术的山水”,而只有“艺术的山水”,方能产生震撼人心的审美魅力,才能完成“艺术家”与“欣赏家”之间的“心灵共振”,才能实现“读你,恋你,惜你,痛你,懂你”的一道道审美升级!
艺术之所以为艺术,乃是艺术家吸纳天地精华后的破茧而出,也是飞蛾扑火般的坚定与执著,而迎来的脱胎换骨后的涅磐重生……艺术的生命,在于用深刻的美,唤醒人们对美的渴望;而艺术的力量,便是在于为迷途时的人类,带来火光和方向……
杨贵传先生的“山水艺术”里,便暗藏着这般的“火光和方向”,在他的画作中,一草,一木,半石,半径,小溪,土屋……如此这般,“道”义上讲,不仅是一位艺术家对“江山如此多娇”的审美与再造;技“术”看,又不难发见艺术家的“传统的功力”,为他雄浑豪壮的“天地山水”所下的背书……
因而,可以说,他的“山水艺术”,“道”中存“术”,“术”中有“道”,完成了“道”与“术”的“统一”,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一统”,因而才拥有了震憾人心的艺术张力!
艺术家简介:
杨贵传,中国当代著名山水画家。1957年生,山东省鱼台县人,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专业美术教师、副教授。早年曾师从于胡振朗、应野平两位先生学习中国山水画。后师承于龙瑞先生、张培武先生、王裕国先生。
现为:龙瑞工作室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省分会会员,中国水墨研究院院士,山东省国画院理事。济宁市政协书画联谊会副会长,济宁市孔孟书画院特聘书画艺术家,济宁学院美术系客座教授。
★2016年作品《家山有约》入选"翰墨青州”全国中国画作品展,★2017年作品《净土》入选"我爱丹青”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近年来国画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各地大城展览以及省市重大题材创作展。曾为济宁市政协、山东省党校、山东舰、济宁舰和微山舰等创作多幅作品。
策划:杨士民 编辑:清风
2024年9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