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便捷、易学、成本低,且在拍摄过程中一一观察、发现、按(留)住美中,给你的“回报价值”却很高:身、心、灵肯定都有别样的收获!所以爱好手机拍攝的,都把它当做追求健康长寿的“秘密武器”。
1.在追求美的过程中享受到了身心的愉悦和满足 。每当拿起手机,专注去观察、发现那一份美,人们的心灵便与世俗的纷扰隔绝,沉浸在光影交织的世界里。在这一刻,人们的心感到无比的喜悦和成就感,也被平和和宁静所充满,生活中的忧愁与烦恼之随驱散,更有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期待。
2. 在户外活动中锻炼了体能和耐力。为了寻找那一抹动人的光影,拍攝到更美的画面,他们会更多穿梭于林间小道,攀登山巅,跨越溪流,或站着、或蹲着、或躺着…,常常不知不觉中就踏上了锻炼身体的道路,身体在这样的活动中得到了强化,每一个肌肉的拉伸,每一次心跳的加速,都在无声中增强了自己的体魄。一次拍摄都是对身体的一次挑战与锻炼,也在无形中为自巳的生命注入了更多的活力!
3. 在持续学习中保持了大脑的活跃和敏锐。为使相片拍得更好,就得持续向书本、向他人学习,同样在追求完美画面的过程中,观察、发现,留住美,甚至修图的过程,大脑都得到锻炼,思维保持着敏捷,从而延缓了认知功能的衰退。这种持续的学习之旅,它让摄们大脑在光影的世界中永远年轻,永远充满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郑亚水,笔名梧闽,出生于漳州东郊梧桥村,毕业于漳州农机校和厦门大学政治学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先后由漳州市图书馆出版《秋水白云》《西方国际政治研究》、作家出版社出版《白云深处》、海风出版社出版《月泊龙江》等书籍。2001年中国东欧经济研究会授其《企业文化一一现代企业的灵魂》''优秀社科论文一等奖'',并入选《中国改革发展论文集》(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9年11月,该论文被清华大学收录《n<1知网空间》智库咨文;《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中国文化出版社)副主编。
作品《<兰亭序>拾遗》一文于2010年9月入选《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作家出版社),并荣获2010年度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当代散文奖”;2021年8月,作品《说好的父亲》荣获“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2月,作品《说好的父亲》入编《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并被评为“特等奖”;2022年4月,《过故人庄还有多少龙江颂》荣获第九届相约北京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7月,《紫云岩 无住与不迁》荣获2022年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赛“二等奖”;《禅意 太武凡木》荣获全国第八届新年新作征文“一等奖”;2022年11月,《空中并不是“无色”》荣获第二届“三亚杯”全国文学大赛 金奖;2023年3月,《走在后港古街》荣获第十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 一等奖;《梦一回太武夫人》荣获第二届中国最美散文诗歌大奖赛一等奖;《一字圣手江山常在掌中看》入选《高中语文》古诗词必读讲解教材。2023年被中国散文网聘任为“中国散文网高级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