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载委员路 一生政协情
文/安素娟
20年前缘起,走上了政协大舞台,让我的青春更加靓丽。
1997年,那时的我刚刚39岁,那一年,我被推选为行唐县第五届政协委员。从此,我的身上多了一份荣耀,多了一份责任,仿佛手里拿到了一块参政议政的敲门砖。从那时起,我就把这种政协委员建言献策的责任深埋在心里,践行于言行上,积极融入到党领导下的爱国统一战线当中。
在前辈们的指引下,我在政协这个人才荟萃、界别齐全、气氛和谐的大家庭里努力学知识,学经验,与其他委员一起,珍惜荣誉,担起责任,补齐本职工作外的另一课,政治、思想、业务、作风、品格等方面都得到了锤炼和提升;在跟随政协领导深入基层的视察调研中,大家一起围绕群众身边的热点难点问题讨论研究,畅所欲言,充分发挥委员作用,不断拓宽履职平台和空间。
20年中前行,依托政协履职,让我的努力更加精彩。
践行使命言出必行,敢担当,为民奔与呼。作为县政协委员、常委参政议政20年来,我牢记“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之古语,与其他政协委员一道,倾注自己的心血精力和情感,满腔热情地做好政协及各项工作。我撰写的关于郜河县城段综合整治、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关于县城环境整治等130多件提案,均被县政府及有关部门采纳,并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其中20多件被列入前10号提案。特别是2010年至2013年,行唐县郜河县城段垃圾乱倒、污水横流,群众反映强烈。对此我连续四年就郜河综合整治撰写了4份提案,均得到了县政协和县领导的高度重视,被列为1号提案。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投资2.1亿元的颍水河改造工程顺利竣工通水,成为行唐的一张靓丽名片。此外,还有县文体中心、县城公厕建设、无繁公路的改造提升等一批事关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好事实事,因为我的积极提案而发生崭新变化时,而感到由衷的自豪与高兴,我也连年被评为优秀政协委员,优秀提案者。
在参政议政的同时,也促进了我自身工作能力的提升和成长进步。当选政协委员的20年间,我负责的民政、民族宗教、县直机关党建等工作,50多次被国家、省、市评为先进。我个人曾当选为市党代会、妇代会、工代会代表,70多次受到国家、省、市表彰奖励。在全国召开的县级机关党建研讨会上我县做了典型发言。作为“新世纪杰出女性人物”参加了在首都人民大会堂召开的“中华各界妇女杰出代表”座谈会。
20年后继续,不忘初衷做奉献,让我的人生更加圆满。
2011年退居二线后至今,为使行唐民间传统文化能得到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我致力于民间文化的挖掘整理研究。十四载的劳碌奔波、坚持。在民间,犹如大海捞针,不论酷暑严冬,不论白晌黑呀,不论什么场合,都是听到一个,迅速记下一个,始终沉浸在踏破铁鞋的寻觅里。2013年我主持策划的“行唐杨村秧歌”“行唐村名歌”成功申列第五批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编著出版了一百多万字的《行唐杨村秧歌》上、中、下一套和三十多万字的《行唐村名歌考释》一书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是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唐村名歌”代表性传承人。为使《行唐村名歌》《行唐杨村秧歌》更好地得到传承保护,开展了非遗进校园、进农村活动,还积极参加市、县“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展演,发放《行唐村名歌》《行唐杨村秧歌》书籍等。
目前已挖掘搜集整理民间谜语共3800多条,分15大类43小类;歌谣760多条,分8大类23小类;谚语2800多条,分6大类,30小类;歇后语5200多条、方言4300多条,分3大类,15小类;俗语2200多条;明士敬神曲40多篇;搜集整理小话、七十二古人古迹歌的传说故事等150多个;搜集整理民俗一书。现十部书已基本搜集整理完毕,准备出版千年古县.行唐民间文化系列丛书。同时还积极向《中国民间文学大系.谜语.河北卷》提供谜语1500多条;故事卷提供小话、附记、照片、录像等,入选故事十几篇,只要一扫书上二维码,我县故事家在讲咱们行唐的故事;俗语卷提供俗语释义750多条,歇后语330多条,被邀为编委会委员;谚语卷300多条,入选谚语200多条,该卷已出版并成为编委会委员;积极帮助《燕赵服饰文化研究》《中国民间工艺集成?河北卷》的主编联络对接、考察、搜集资料,提供照片40多张;帮助县纪委创作策划了新编秧歌小戏《归》,对原有秧歌唱腔做创新性发展,使秧歌音乐层次更丰富、情感抒发更细腻。该作品参加石家庄市“清风伴我行”微电影微视频征集活动在线上线下引发热烈反响,获得三等奖,在河北省“双争”有我好戏连连线上投票活动中排位第三,作为河北省优秀原创文艺作品在沧州等地巡演演出,获得观众一致好评,并已译成英文版准备向国外推送,让省级非遗行唐杨村秧歌冲出国门。

我为抢救民间文化遗产做了一个行唐公民应做的事儿,但也得到了省、市、县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国家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郑一民评价杨村秧歌一书时说:“它是一部填补历史空白的著作,不仅给广大读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了解、探究和欣赏行唐杨村秧歌风采的珍贵史料,也为各级政府保护、弘扬行唐杨村秧歌提供了科学依据。”省市宣传部门的领导到我村调研看秧歌戏,说我办了一件大好事,再难也一定坚持下去,有困难找宣传部门解决。同时党和政府也给了我很多荣誉:2017年被授予“最美河北人”、被省命名为 “石家庄市文明公民标兵”;2018年在省政协征文中,我撰写的廿载委员路 一生政协情被省政协评为一等奖;2019被省文联、省民协授予先进工作者称号。2019、2020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市优秀离退休干部党员;2021年7月,获全省优秀离退休干部党员”荣誉称号。2021年11月又被评为全国文化和旅游领域学雷锋最美志愿者,成为河北省唯一一个获此荣誉者;2023年获中共河北省委老干部局“银发风采奖”。今年又被上报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事迹多次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河北新闻网、河北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宣传报道。
20年的参政议政,悠悠岁月,弹指一挥间。回顾县人民政协的光辉历程,历届县政协领导团结和带领广大政协委员同心同德、团结奋斗、拼搏进取,凝心聚力、创新力空前增强,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出色完成各项历史使命,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美丽幸福新行唐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我县政治生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是政协的辉煌,也是我们委员的骄傲。
今天的我,虽已不在政协委员的岗位上,但我仍将背靠政协组织的强大力量,发挥余热,尽最大努力,一如既往做好每一件事情,永远延续这份沉甸甸的政协情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