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山.天池
——新疆之旅笔记之一
文/华夏儿女
天山,在我的初中地理课本中读到过,那时认为天山是很遥远的地方,也确实是很遥远的,从时间上算五十多年过去了,我才来到了新疆,新疆之旅的第一站就是天山。
我们于8月13日上午,又是乘坐神奇的大鸟(CA4370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航班),经过五个小时的飞行,到达乌鲁木齐,入住酒店后,就近去逛大巴扎。乌鲁木齐天黑的很晚,都八点多了还没有黑天,我们在大巴扎步行街、美食街及夜市游逛,新疆的羊肉串、馕饼、烤肉包,是很好吃、很出名、很有特色的美食,我们买了馕饼、烤肉包、羊肉串和烤鱼,还有哈密瓜、葡萄,随处找了一张桌子坐下来餐饮。吃过美食再接着逛街,三道桥清真寺的五个塔柱在夜色中闪烁,旁边还有一座更高的砖塔,在彩灯的照射下熠熠生辉,还有阿凡提烧烤乐园,四层的红楼在彩色灯光的照射下更显耀眼。这个夜晚在乌鲁木齐度过,在大巴扎热闹的街市度过。
8月14日,女婿驾驶租用的轿车向天山出发,乌鲁木齐离天山七十多公里的路程,走了一个多小时,先到了天山脚下的一处山乡褚家湾午餐,在“好家香”乡村馆就餐,民族风味的爆炒麻鸡、沙葱炒鸡蛋等菜肴,吃得满嘴留香。用过午餐来到天山管理处买票进入景区,乘坐区内巴士走了大约一小时,一路随处可见黄色沙丘、山峦,山岗上远看是裸呈的黄沙土,近看却都生长着浅黄色、灰绿色的植被,山坡下近十米宽的地带全是矮松林等绿植。电动巴士左转右绕在盘山路上行驶,渐渐的进入天山腹地,在万山丛林中,天山如绵延的山丘,又如条状的沟壑,纵横千里,在眼前一点点铺展。一会有石岩高悬,一会有风化石嶙峋,七绕八拐到达了一处服务区,司机告诉游人可乘电瓶车也可步行十分钟左右到天池,我们随着游人走在林间的木栈道上,走出密林小径,终于见到了蓝天白云下的天池,悠蓝的湖水映照着天山和丛林,映照着千里迢迢赶来的游人。
游人如见到了异国美丽的公主那么兴奋,纷纷依偎着拍照留影,女人们搔首弄姿倚在“天池”石碑前,或在岸畔的山石上、树丛旁,让男伴或同伴拍照;孩童们在树林里转进转出,掩饰不住那份天真烂漫;大伯大妈们都笑逐颜开,在天池这面魔镜面前焕发了青春;男士们举着手机、相机,为爱人、为家人拍摄着倩影;一对对情侣陶醉在青山绿水间。
天池像一面仙女的魔镜,变幻着无穷的色彩,幽蓝的波光亦真亦幻,山光水影迷离,天山的一处山脉如一只孔雀在天池上开屏,那开屏的英姿色彩斑斓,由深色渐渐变成了浅色,最后是亮色、白色,雪峰正是那白色,白得耀眼,白得映衬着蓝天。天池又像一个半月湾,镶嵌在天山上,蓝蓝的湖水托举着蓝天,映衬着山峦、树丛,近岸是矮树丛、散落的火山岩,对岸是扇形的石崖,那如孔雀开屏的山脉一层层展开,由深蓝到浅蓝,再到白色的雪峰,天池如弯弯的月儿,弯进了山谷、弯进了崇山峻岭。
游人在岸畔游走,我与家人在《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的歌声中闲步,在石岩上,或倚在栏杆拍照。沿岸向左在栈道上行走,累乏了坐下来休息,女婿和外孙女要顺着栈道去对岸,我与妻子只好坐在原处等候,年岁不饶人啊,不能像年轻人一样浑身充满了力量。闲坐着,我尽情的欣赏天池,她美伦美幻,简直穷尽了我的词汇,我又用手机拍摄天池边的植物,并上网查询识别,知道了“努丹蔷薇”、“新疆忍冬”等植物……这些植物有的开花,有的结了满枝的红果,成了天池岸边的点缀。
大约等了三十多分钟,女婿和外孙女回来了,我们又乘船游天池。湖水清澈,游船荡起层层浪波,只十分钟就到了对岸,近距离观赏天山的山峰,矮树、绿松密布的山峦层层推进,被湖水映衬得呈现蓝色,山峰的锋尖上和雪峰则是淡绿色和纯白色。游船每到一处,船上的广播介绍沿岸的景观,一座山峰孤立出峰峦,峰上一座八角黄瓦盖红柱子的亭子立在峰顶,周边的高峰呈扇形围绕着它,显得孤傲壮观。一座道观立在另一处的山坡上,据游船上的广播介绍,是台湾一位信奉道教的商人捐建的,精致而清雅的道观矗立在山崖下,一条很窄的栈道直通到水边,与码头相连。游船在天池上游了一圈,大约三十分钟,夕阳映照山峦,白色的月亮挂在蓝天上,与白云相互衬托,为天山、天池增添了更加迷人的靓丽景色,正是醉了太阳,醉了月亮,更醉了游人。
随着游人上岸,又走过了来时的木栈道,穿过松林,乘上回程的巴士,又经过山路十八弯的路程,回到了游客中心。当我们乘上返程的轿车,回望天山,天山上的雪峰正在夕阳里闪烁着金辉,正是“日照金山”,或叫“金山映夕阳”,这一瞬间需抢拍、抓拍,不然就被天山景区的楼宇挡住了,看着看着,就被返程路上的一处湖面上的红霞取代了。
2024年8月14日吉木莎尔.格林东方酒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