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吉玲《青原阁笔谈》
君子比德于莲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这是唐代诗人卢照邻的一首五绝,读后不仅令人欣赏到荷之叶嫩花初时的风韵,且使人想到她的凋零,她的衰容……
然而,荷在秋风中谢去,不是因着脆弱、沉沦;在烈日下怒放,不是为了炫耀、装潢,她花开花落,叶荣叶枯,只为“十月怀胎”——好向人们奉献出那愈加嫩白香甜的莲子莲藕!哦,她的憔悴不是表示陨落,而是意味着新生之希望!不是自暴自弃,而是彻底奉献!可不,为“下助藕白,上催莲香”,她才无可奈何花落去呀。我好有一赞啊:
一湖烟景占秋光, 粉色花容绿色裳。
泥浊不沾依碧水, 清廉自律入华章。
濂溪彩笔点评后, 君子留名世外扬。
育得怀中莲子大, 任凭风雨断残香!
我想物犹如此,何况人呢?古训曰:“行事唯思利及人”,又道:“君子成人之美”。相形之下,社会上那些自私自利,甚至于损人利己的人,实小人之辈。彼经营盘算,唯利是图,自鸣得意,其实可悲!
残荷也常渲染丹青呢。据说,著名国画家梁树年先生,三十年代从师张大千。一天清晨,师生门来到昆明湖畔,只见湖内残荷点点,枯叶片片,瘦损了绿罗裳,折断了小蛮腰……大千师饶有所悟,就地讲授道:古人多喜画残荷,因为绘画也如作文,要刻意求新,富有变化,鲜荷固有其风姿,而残荷入画也别有一番韵致。你们瞧,猩红惨绿,横折圆倾,残香软玉,我见犹怜!启迪人们千万不要忘形于兴盛之时,盈亏消长,此自然之理,如花之有旺有衰,叶之有荣有枯。长虑于此,戒骄戒躁,方能久立不败之地。大千师此番绘荷论述,引起了梁树年先生对人生的省思。
由此,我联想到自己,家人,乃至我们的国家。虽然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准大有提高,在审美观方面也有所改变。但我认为,国人仍然要继承与光大中华民族勤劳节俭、谦虚质朴的美德才是,切不可孜孜于物质方面的追求,不可一味贪图享乐而不思进取。孟夫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下事未有不成于忧患而败于安乐者,能不以为戒么?故国人当居安思危,戒骄戒躁,宁俭毋奢,以俭朴修德、养廉,则国可以长治,民可以久安矣!
说到修德养廉,首先要戒贪。古人说得好:“不贪为宝”。笔者曾作处世联云:“品似春山多蕴藉;心如止水少贪婪。”又,“淑身涉世,堂前有训;克己奉公,座右留铭。”读者多喜欢,因为道出了大家向善的心声。更有幸的是,2018年蒙中国文化魂书法研究院收藏了我一副对联:文章而报国,书生无悔;廉洁以修身,君子有光。于此,我愿赋就两首律诗,作为本文结语,——愿与国人共勉之:
一
玉胎廉气结, 千古美名彰。
池里花团簇, 眼前春荡漾。
出泥称国色, 秋雨袭红妆。
永表初心志, 冰清不下堂!
二
三蹊花绰约, 九畹玉玲珑。
叶剪清清素, 粉妆淡淡红。
寸心知守节, 名利不追从。
坦坦浩然气, 长持君子风!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军旅大校书法家书法宋忠厚独家销售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