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堡新韵:阳光与艺术在格拉文的交响
李伟华
9月19日上午9点30分,“中欧艺术对话”访欧代表团从德国杜塞尔多夫市城市生活酒店出发,乘坐大巴前往格拉文水上城堡,大约一小时后抵达。

中欧艺术对话策展人、中国国韵文华书画院常务院长余根晖先生与北威州德中教育文化协会会长胡允庆先生
下车后,我们走过一百多米的距离,右侧是一片宽阔的大草地,远处可见几匹马在草地与森林的交界处悠然自得地享受着自然风光。前方的乡间小路两旁,大树茂密成荫。透过右侧的大树,一座古建筑房屋呈直角形矗立在水上,宛如《诗经·蒹葭》中描绘的“所谓伊人,宛在水中央”。
继续前行不远,右转一百多米,再右转,便见霍夫曼女士在城堡门洞处等待我们。

“前几天这里都在下雨。但因为你们的到来,今天的阳光格外明媚,洒满了整座古堡。”霍夫曼女士在古堡门外热情地迎接我们,她的话语中充满了善意和诗意,瞬间拉近了我们彼此间的距离。今天不仅阳光明媚,我们的心也因这温暖的接待而变得灿烂。
走进格拉文水上城堡的洞门,左侧是茂密的平原森林,绿意盎然;右侧则是呈“]”型的房屋。中间一棵大树格外醒目,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斑驳地照在地上,为这座古堡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我们立刻决定在此留下合影,将这份美丽、神秘与友情永远定格。


剪纸艺术家焦丽华女士捐赠《作品集》
军旅画家刘永涛先生捐赠国画《金戈铁马》
此时,霍夫曼女士已带领我们走进室内。这里正举办着画展,我们赶忙跟上,聆听霍夫曼女士讲述格拉文水上城堡的历史以及画展的介绍。北威州德中教育文化协会会长胡允庆先生亲自为我们担任翻译,他的儒雅与才气再次让我们折服。
格拉文水上城堡(瓦塞堡之家Graven)是位于莱茵兰朗根费尔德市的重要历史建筑。这座中世纪的水上城堡首次见于1334年的文献记录,最初是一个防御性的贵族庄园。几个世纪以来,城堡经历了多次扩建和改造,展现了其丰富的建筑风格。如今,它是该地区保存良好的水上城堡之一,见证了中世纪的建筑艺术。
艺术家加布里埃莱·利夫斯
霍夫曼女士在讲解
此次格拉文水上城堡举办的是《加布里埃莱·利夫斯绘画与雕塑展》。加布里埃莱·利夫斯,1952年出生于杜塞尔多夫,毕业于科隆艺术与设计应用科学大学和柏林艺术大学。她的作品充满了文化开放性,展现了她对新印象和灵感的浓厚兴趣。
作为一位艺术家,加布里埃莱·利夫斯的创意种类繁多,无与伦比。她的主题、肤色和表现方式都通过个人经历、环境塑造和外部事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格拉文水上城堡的展览中,包括了三十年来关于各种主题和不同技术的作品,如画布和纸上的酸蚀刻、拼贴画和青铜雕塑。这些作品表明,她的艺术发展仍在继续,永不停滞。

霍夫曼女士带着我们从一楼介绍到二楼,对每一件大作品都作了详细的解读。比如第一幅画,初看之下有些黑暗和恐惧的感觉,但仔细观察后,可以发现女生后面的地方有火苗与烟雾,这也可以被解读为光和希望。每个艺术家对此的看法都不同,有的看到好的一面,有的则看到不好的一面。画题是“时间与空间”,这让我想到了中国的古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房间靠水的一面都是极小的窗子,这是为了适应防御需要而设计的。我猜想,从这些窗子可以向外放箭,而外面的人却难以射中目标。如今,小小的窗台上都摆放着小巧的雕塑品。我向窗外望去,拍下了这特殊的美景。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宁勤征先生
书法家廖建仁先生
国画家姜银先生、雕塑家田跃民先生、国画家张国洪先生 今天,城堡不仅作为文化遗产存在,还成为了文化活动、展览和音乐会的中心。此外,它也是游客喜爱的景点之一,人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历史氛围和田园诗般的环境。
两小时的观赏时间匆匆而过,但水中古老的城堡与现代艺术的完美融合已经深深印在了我的心中。阳光洒在古堡上,让我感到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气息,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都放慢了脚步。这份美好的记忆将永远伴随着我。
2024.9.21
作者:李伟华,民进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书画院院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