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头条号
标签
下载APP
所在区域:
区
取消
提交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标签
首页
\
文学
\ 【教师文学135·散文】邹天顺:那箩小小的六堡茶
【教师文学135·散文】邹天顺:那箩小小的六堡茶
精华
热点
24-09-21 10:35
1067
阅读
关注
那箩小小的六堡茶
邹天顺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偶尔的一缕茶香,如同清风拂面,带来片刻的宁静与惬意。而我与这箩小小的六堡茶的邂逅,便是在这样一个不经意的瞬间,悄然绽放。
那一天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归家的路上,给这座城市披上了一层温柔的金纱。正当我沉浸在一天的忙碌即将结束的轻松中时,同事兼老乡小王的电话如同一阵春风,吹进了我的心田。她的话语里充满了感激与诚挚:“邹主任,您帮我的孩子解决了一个学习上的大问题,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这样吧,我送一包外地茶叶给您尝尝,希望您能喜欢。”我本想推辞,毕竟帮助同事是应尽之责,无需言谢,更不必如此破费,但话未出口,她便告诉我茶叶已经快递出,应该早到了。
带着一丝好奇与期待,我快步去“菜鸟”拿到了茶叶。回家打开包装袋,一眼便看到了那个西瓜大小的藤制箩筐,小巧而精致,仿佛是大自然中的一件艺术品。轻轻提起,一股淡淡的木香与茶香交织在一起,瞬间弥漫了整个房间。我小心翼翼地打开箩筐,里面是一包包装精致的“六堡茶”。那一刻,我的心被一种莫名的情愫所触动,仿佛这不仅仅是一包茶叶,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情谊。
对于茶,我虽算不上行家,但也有所涉猎。普洱茶的醇厚、龙井茶的清新、铁观音的韵味、英红九号的甘醇,都曾在我的舌尖上留下过难忘的记忆。然而,我对“六堡茶”这个名字,却是那么的陌生。我仔细端详着包装袋上的文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字眼让我对这包茶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于是,我放下手中活计,开始查阅资料,想要揭开六堡茶的神秘面纱。原来,六堡茶是一种传统的黑茶,产自广西苍梧县的六堡乡,因地名而得茶名。它有着
1500
多年的产制历史,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是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茶之一。六堡茶的制作工艺复杂精细,需经过杀青、揉捻、渥堆发酵、干燥等多道工序,方能成就其独特的风味。其外观色泽黑褐油润,汤色红浓明亮,香气深醇,滋味浓醇爽口,回甘悠长,令人回味无穷。
更令我惊喜的是,六堡茶不仅风味独特,还具有很高的保健价值。它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能够降低血压、防止动脉硬化、促进消化、减肥瘦身、延年益寿。在民间,六堡茶更有着“耐于久藏、越陈越香”的美誉,是许多茶友竞相收藏的佳品。
了解到这些之后,我对这箩小小的六堡茶更是爱不释手。我轻轻地将它摆放在茶柜上最显眼的位置,既可以珍藏,又可以充当观赏品。每当有客人来访或是我独自品茗时,都会取出一些来冲泡。看着茶叶在水中缓缓舒展,仿佛一幅生动的画卷在眼前铺展;闻着那扑鼻而来的茶香,仿佛能驱散所有的疲惫与烦恼;品着那醇厚甘美的茶汤,更是让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云雾缭绕的茶园之中。
然而,对我来说,这箩六堡茶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它让我感受到了小王对我的信任与尊重,也让我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那份纯真而质朴的情谊。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能够拥有这样一份珍贵的情谊,实属难得。因此,我会更加珍惜这份情谊,也会将这箩六堡茶视为我人生旅途中的一份宝贵财富,永远珍藏于心。
查看全文
支持作者
给作者一点鼓励,您的鼓励是原创的动力!
更多
最新评论
3.00
5.00
8.00
10.00
20.00
30.00
50.00
100.00
200.00
其他金额
返回
打赏
最新
换一换
热评
更多
人气
更多
相关阅读
写评论...
取消
确定
https://www.zdwx.com/news/show_3784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