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秦华清,曾发表长篇小说《地球兄妹》《红尘守望》《红粉战刀》《留守儿童》和大量中短篇小说、散文。用心写作,期待文字与读者产生共鸣。

浅秋如歌
文/秦华清
鄂西的秋天比江南来得早些,比江北要迟点儿。倘若不记时令,待轻风拂来,几片微黄的树叶从枝头飘落,秋便悠悠然迈开了脚步。
入秋的脚步很轻,很细,宛如一位娴静的女子,步态轻盈,姗姗而来。它不像洞庭湖的秋天,“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那么分明;更不像蒋捷所写的秋天,“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那般萧瑟。甚至初到鄂西的人会误以为是春天,可步入林间,却见树叶翩翩起舞,百草含笑低头,地衣翻卷,藤萝止步,才明白已入秋时。可见鄂西的秋天是多么静谧和悄无声息。
浅秋时节,天空尤为湛蓝。不管清晨白鹭飞过,日间白云游走,还是日暮晚霞燃烧,都不会影响温润的蓝。或许这动静相宜的画面,恰让这块碧蓝的水晶鲜活、动容、富有活力。更有甚者,鄂西的秋天日照居多,好心的老天偏袒地把一抹舒心的蓝持续地倾泻在群山、江河、原野和这座美丽的山城,让那些苦于江北阴雨连绵和江南天气酷热的人们羡慕不已,只好逢秋来鄂西走一遭,离别时还恋恋不忘。
秋日,自然凉意多出一分,但气温适中,早晚穿一件长袖衬衫便可闲庭信步。若在旅游胜地碰见身着土家服饰的姑娘,给人一种包裹严实的感觉,切莫误会,仅为工作需要而已。工作之余,她们也会穿上长裙,像娇艳的花儿盛开在人群中。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步入果园,且不说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黄橙橙的梨子压弯了树枝,晶莹剔透的葡萄甜沁心脾,单就沉甸甸的李子,已果香四溢,让人陶醉。不仅如此,若站在山顶,可见田野里稻浪翻滚,庄稼地里玉米拱腰,再走到菜园边,一眼便瞧见快要撑破外衣的南瓜和挤眉弄眼的红辣椒……在天底下能看到这样一幅绚丽的画卷,真是人生幸事。
野菊是秋天的象征。刚入秋时,便可在小道旁、田埂边、土坎上、山沟里瞧见它们的身影。那一朵朵如铜钱般大小、沉甸甸、金灿灿盛开着的菊花,在碧蓝的天底下星星点点地分布着,让这个略显萧瑟的季节又焕发出别样的生机。在游客的眼中,鄂西的浅秋带着一分春天的盎然,延续着夏天的两分活力,保留着秋的三分温婉,不仅如此,还展现出一份独属自己的绮丽。好一个多彩多姿的秋天!
偶见水牛安闲地趴伏在草坪间反刍的情景。只见它们甩动鞭子似的尾巴驱赶蚊蝇,再跟着晃动一下粗实的脖子,扇一扇耳朵,嘴不停地咀嚼,白沫溢满嘴角。从那份安逸的表情可以揣测出,水牛钟爱鄂西的秋天。
秋雨不常有,如丝如缕,带着丝丝凉意。若置身林间,水汽氤氲,水滴富有节奏地滴落,仿佛是大自然演奏的一曲优美乐章。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泥土的芬芳混合着草木的香气,轻轻抚摸味蕾,舒爽怡然。当阳光照到林子,叶片挂着的水珠泛起五彩光芒,让人眼花缭乱,根本不敢多看一眼。
若把目光投向院子那张古老的藤椅,眼前会浮现出前人奋斗的情景,不觉心生敬意。在我眼中,鄂秋不仅美,还能让人产生遐思,丰富人的情感。
浅秋渐渐远去,不要挽留,因为原野的气息已烙在心间,待闲时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会发现那一抹淡淡的秋味仍留在嘴角。

不需拉票,公平公正
茅盾文学杯
全国首届文学书画大赛!!
主办:中国燕京文化集团(我国引航级文艺组织)!!!

大赛日期:2024年8月12日--9月22日
第一副主编投稿微信:mimengdexiaoyu
茅盾,著名作家,文化活动家,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新中国文化伟人。他的精神被誉为中华民族之魂,对中国的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将对后世文学产生深远影响!
为纪念茅盾先生,铸造当代民族魂,我国引航级文化组织中国燕京文化集团特发起“茅盾文学杯全国首届文学书画大赛”,欢迎广大爱国志士踊跃参赛!!
一、报名步骤:
1、提交作品:书画、诗歌、短小说、散文、歌词等,均可投稿。
2、投稿请发微信(为提高沟通效率,本大赛不接受邮箱投稿)。附作者简介300字内,照片一张,详细联系方式、姓名、通讯地址、电话号码。
3、投稿数量:诗歌1--5首;小说、散文、杂文限3000字内;书画投稿,限照片5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