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如戏
作者:张利平
昨天上午办公室主任送来一张戏票,告诉我说,纪委安排科级干部晚上19:30分在市文化艺术中心观看廉政教育戏剧《陈三两》。下午和几个同事去包扶的村上处理矛盾纠纷,由于工作不太顺利,结束回家已经下午18:00了,为了赶时间,匆匆煮了一包方便面吃下,然后骑一辆共享自行车奔赴市文化艺术中心。到地方一看,还有半小时开演,于是在附近溜达了一圈。19:20分,随人流进入剧院,里面已坐了不少人,我赶紧按票上的座位号坐好。19:30分,戏准时开始。
《陈三两》剧情确实吸引人。它说的是,明朝时期,山东临清女子李翠萍的父亲李九升高中进士,拟授予凉州知府。由于其进京领取官印时未给九千岁打点送礼,九千岁府管家贾桂于是拒绝交付官印,而把凉州知府官印授予提前打点的李九升同科进士李旭升。李翠萍父亲与贾桂论理,贾桂仗九千岁势力将李九升痛打一顿,并逐出京城。李翠萍只得和弟弟李凤鸣在父亲李九升的带领下含冤回家,父亲郁郁寡欢,不久生病,后由于病重无钱医治,于是撒手人寰。李九升死前留下“洁身自好”家训。李翠萍将自己卖给武定州富春院,所得二百两银子安葬完父亲之后交给弟弟李凤鸣,助他苦读赴考。
李翠萍在富春院坚持不卖身,她凭借双手梅花小篆的绝技卖文为富春院老鸨一寸金赚钱,李翠萍的字果然大卖,一幅字三两银子,老鸨为李翠萍取艺名陈三两。
穷困潦倒到处流浪的孤儿陈奎落脚富春院为伙计,富春院老鸨一寸金经常打骂陈奎,为了保护陈奎,陈三两认下陈奎为弟弟,但前提是她必须继续为富春院卖字。陈三两从此一边卖字一边教导陈奎继续读书,七年后,陈奎离开武定州前往京城赶考。陈奎高中状元的消息传来,富春院老鸨一寸金担心没法留住陈三两,就将她卖给对陈三两垂涎已久的珠宝商张子春,陈三两不从,富春院老鸨拿出没有写明卖身时限的卖身契。为了要回自由身,陈三两将张子春告上沧州衙门,沧州知府李凤鸣收受了张子春二百两贿银,在堂上将陈三两判给张子春并出言羞辱身处风尘之地的陈三两。
陈三两怒斥知府贪赃枉法,知府大怒,命令手下对陈三两拶刑伺候(夹手指),陈三两身受酷刑之后哭诉人生遭遇,知府闻听大惊,这才发现陈三两乃是自己失散十几年的亲姐姐李翠萍,而李翠萍也认出了知府就是亲弟弟李凤鸣。李翠萍在后堂痛斥李凤鸣贪赃枉法违背父亲临终遗言,此时八府巡按(明朝巡按位同钦差)前来查案,巡按大人正是之前高中状元的陈奎。陈奎和李翠萍李凤鸣姐弟相认,他为了报答李翠萍准备将李凤鸣官降一级,李翠萍拒绝陈奎徇私情,陈奎谨遵恩姐教诲,将李凤鸣革职为民。恢复自由的李翠萍带着弟弟李凤鸣回家,陈奎跪别恩姐。剧情到此结束。看看手机,此时已是22:30分,不知不觉间三个小时就过去了,不得不说演员们表演精彩。让我意难平的是,剧情最后未交代害死李九升的九千岁及其管家贾桂是否受到惩处。仔细想想,也就释然了,遗憾和不完美才是生活的常态,理想主义的大团圆往往是编剧骗人的杰作。该剧以高台教化的形式,通过针砭不良现象,告诫人们不能为金钱所惑、人情所困、关系所扰、权势所迫,而应以清正廉洁取信于民。《陈三两》以浓郁苍凉的秦腔秦味、曲折跌宕的故事情节、厚重朴实的文化底蕴,展现了廉洁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
看罢《陈三两》,回来的路上,我又想起了小时候在老家小学土戏台子上看过的几部大戏,有《十五贯》、《铡美案》、《三滴血》、《血泪仇》等,至今这些戏的剧情仍难以忘怀。我想这些戏剧的魅力,除了丰富美丽的脸谱、服饰外,还有道具虚拟的传神写意之美。一支木桨,配合行船的动作,就代表划船过江。一根马鞭,配合趟马的表演,代表骏马奔腾。十万八千里在舞台上走一个圆场就能抵达。漫漫长夜,几声更鼓,就代表着夜尽天明。万马千军,几个龙套就能表现。台上的表演者“假戏真做”,台下的看戏者“认假作真”,“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顷刻间千秋事业,方丈地万里江山”,“眨眼间数年光阴,寸炷香千秋万代”,怎一个热闹了得。
小时候看不懂,只顾看热闹,大人们笑称我们看戏是“狗看星星一片明”。长大了才明白,戏剧不光热闹好看,还有很重要的教育功能。在那乡亲们普遍文化水平不高的年代,很多村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听戏中形成的。戏中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光辉形象他们模仿;戏中忠君爱国的文臣、镇守边关的武将以及忠厚善良的乡民他们津津乐道;戏中的贪官污吏、奸佞小人遭到他们的唾弃。戏曲里的“忠孝仁义礼智信”,最终成为乡风民俗、家风家教。大人们听了戏,就以讲故事的形式讲给我们孩子听,赓续传承,建构起乡村的精神世界。这也是戏剧接地气、深受老百姓欢迎的原因所在。
一部戏,就是一副世态百相图。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看懂了一部戏,也就看透了人生!
书于2024年9月4日
作者简介:张利平,男,陕西商州人,生于1971年10月,大学文化,中共党员,国家公务员,闲暇喜欢阅读写作,《世界文学》签约作家。
﹌﹌﹌﹌﹌﹌﹌﹌﹌﹌﹌﹌﹌﹌﹌﹌
纸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