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酒的味道
文/蔡凤武
中国当代著名文化学者、作家、散文家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酒、酒,交朋会友,临风不可无,贱行不可无有,君子饮酒脸如桃,佳人入腹眉如柳”。句中引用的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饮酒后诵出的佳句。
诗仙李白为人爽朗大方,乐于交友,爱好饮酒作诗众多。虽不知那时饮的什么牌子的酒,但我想肯定也是民间酿出的粮食好酒,不然也不会酒后赋出那么多名句诗词。
2000年初,我任接兵团长去江西宜春地区接兵,当地武装部的军事科长陪同一一家访,深刻见悟了江西老表们家家户户都有酿米酒的传统。每走一户就能见到用围囤筑有高近2米的糙米垛,最底部有根竹管,经过长时间发酵酝酿出的米酒滴滴答答流泄出来,细细品味,感悟出这江西老表家的米酒不愧是纯绵佳酿,它承载着深厚的家乡酒文化和情感价值,镌刻在每个家乡人的心上。但与长城干红干白葡萄酒相媲比度数要低,口感各有所长、品味儿不同。当地人真诚热情大方,这江西米酒要用开水温好后用碗饮用。从未有过如武松岗阳岗“三碗不过岗”喝酒的勇气,几碗过后没一会儿,头皮发麻就有点儿上头的感觉有了…。
如今,全国各地的名酒、地方酒可谓是琳琅满目,品牌众多,入乡随俗,迎来送往,每到各地,都会有亲朋好友邀约喝上几杯当地的美酒,2008年期间,河北承德山庄皇家窖藏集团总部派驻负责河北张家口区域营销工作的王学军总经理从承德调任过来。
亲不亲家乡人,浓不浓家乡情。一听家乡人的口音就信感亲切。因我也是承德人,与其说打哪儿时起与老家酒结上了缘,不如说与山庄老酒王总有了更深刻的交情。那时他才三十出头儿,中等个儿,精神矍铄满头黑发瓜子儿脸,谈吐文雅有教师的范儿,因工作兢兢业业,张家口各地市县的营销酒业成斐然。
2018年期间,因工作需要又调回山庄集团总部行政部门,偶尔回家时机我便驱车与家乡朋友同往山庄皇家窖藏集团总部看望久别重逢的挚友王总,第一次来到总部,便被总部山庄皇家窖藏集团公司门面的气势所惊叹!不愧是承德的骄傲。步入酒厂左边是集团公司总部大楼,右边便是集团公司山庄皇家窖藏的博物馆,正中间便是高耸云天的皇家窖藏的酒坛,往西走便是工人们热火朝天的酿酒工艺车间,占地面积1000亩。在王总热情的陪同下,参观了山庄老酒的久远的博物馆以及酿酒车间。在王总的陪同下又到了调酒间,聆听调酒师傅的讲解酒文化后,我座在如同教室里,在师傅的指点下,调出了浓香型48℃的美酒封存好,酒瓶贴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从示纪念。
平泉山庄老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康熙年间(1703年),当时康熙皇帝在平泉地区进行了一次重要的巡游,并在承德避暑山庄的开工典礼上使用了当地的酒,这酒后来被康熙皇帝御封为“山庄老酒”,并成为皇家用酒,被避暑山庄皇家长期窖藏。这一历史事件发生在康熙年间,而不是乾隆时期。因此,平泉山庄皇家窖藏与乾隆皇帝没有直接关联,而是与康熙皇帝有关。
虽然我不是营销售酒业的,各地诸如贵州茅台酒厂、怀仁洒业集团以及山西汾酒厂、北京二锅头等酒厂去过不少,但对承德老家却情有独钟,承德人好喝酒,什么“南来的,北往的,喝不过承德围场的,东北的西行的,喝不过承德丰宁的…;哥俩好猜拳行令,此起彼伏,吆喝不休。承德好山好水出好酒,现如今的承德山庄老酒、板城烧锅、九龙醉、塞罕坝酒、金山岭酒、大清猎酒、澹泊敬诚酒……数不清的白酒以其悠久的酿造历史和精湛的酿造技艺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有的白酒还被国家列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
时隔多年,现如今王总又被集团公司总部调回张家口,重启市场营销新的业绩,打造山庄老酒新的品牌文化,如今山庄皇家窖藏在各个酒类市场的竞争中不断续写着山庄酒业文化与产业繁荣新的篇章与辉煌。
作者简介:蔡凤武,军休老兵,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员,诗文散见于中国乡村、人民公安、消防界等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