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日中午第三节课,自己在学校录播室听了王秋娥老师讲授了《君子自强不息》一堂公开课。听罢,自己感受颇多,现一一谈来,愿与诸位分享。
王老师在一上课先给学生放映了美国一名失去双臂双腿的成功者尼克胡哲的励志故事,随后让学生谈个人观看后的感受,随即也引出了本节课要讲的内容。她给学生展示了自强不息一词的来源、含义与影响。通过不少名校都有“自强不息”的校训,更加彰显了自强不息的重要性。还通过个人整理的内容,让学生体会古典诗词里也有自强不息精神的表现。下来,让学生分享个人搜集的相关名言,格言,古诗名句,使学生对自强不息进一步加深了认识与感受。
课堂上,她还向学生展示了古今中外历史上的尤其是今天具有自强不息的人物故事,鼓励学生争做自强不息的青年。
在通过本节课对第二个视频的播放,让学生看到了当今三个普通又平凡的青年力求上进的表现,观看视频之后当堂要求学生写认识,谈感受,这使得本节课教学的内容顺利地完成,对学生同时也起到了积极的感染教育和自我催化作用。
综合来看,本届公开课在教学上层层推进,环环相扣,使进行的内容与教学任务得到了很好的完成,而且设计科学合理,这是本节课教学的一大亮点。
其二,王老师备课扎实认真。如在举自强不息的校训时,特意将不同学校相同的校训放在一起,更加彰显了这种精神的影响之大,范围之广。尤其是在后半节课里,列举了古今一件件自强不息的人物故事,深化了本节课教学内容不说,也潜移默化地起到了对学生心灵和思想的教育感染作用。本节课围绕自强不息设计多个教学环节,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看得出为准备好这节公开课授课者是费了心血下了很大的功夫的。而且对多个环节繁多的内容讲起来又从容不迫,游刃有余,这也反映了她扎实的教学功底。
其三,充分依靠学生,调动学生积极发言回答,也值得肯定。这一点各听课老师都是亲眼所见,这里不再啰嗦了。
其四,教学中不忘反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起到了语文课传道的作用。
当然,还有一些小地方需要再完善,如展示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这句话时,将“漫漫”二字在幻灯片上展示成了“曼曼”,到底这个地方应该怎么书写,这一点或许有待商榷,但课堂上还是需要对学生说明一下在平时应该如何用字。
还有,针对毕业年级,王老师也是多次提及了要自强不息发愤图强的重要性并让学生有发言,自己觉得在这一点上能不能再给出较多的时间或者说留一个专门的课堂环节让更多的学生参加进来,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谈想法,谈感受,谈打算,这一定会将本节课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对本学年学生的学习一定会起到更加有力的推动作用。这样的设计是否科学,自己也愿意与王老师以及其他语文老师一起探讨。
在自己看来,王秋娥老师的这节课是成功的,起到了公开课的示范引领作用,而且,应该将教学视频为学校保留下来,以供其他语文老师借鉴学习和参考。
最后,特别感谢王老师为语文组老师精心准备的这节公开课,也希望她能够有更多的好课推出,供大家学习,品鉴,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