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届“丰收杯”金秋文化节大奖赛征稿
秋分回故里 欢度丰收节
郝洪喜
2018年《秋分》之前,当我得知我国新设立了“中国农民丰收节”,把我激动的呀,顿时变成了“老小孩”,手舞足蹈,嘴里哼哼起了小曲。晚上,喝了一壶老白干助了助兴,本想上床早点睡,哪知脑子老想回老家过农民节的事,翻来覆去,大半宿没睡着。
虽然我很多年前就已生活在城市,但我从诞生那一刻起,骨子里就与农民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农家小土炕上落地生根,吃着农民生产的五谷杂粮长大成人。
我与共和国是同龄人,1949年9月15日出生在舜帝故里的一个以种地为生的农民家庭,整个婴幼儿和青少年时期都是在农村度过的。
身为正宗农民之子,一辈子都忘不了党和政府对广大农民的关爱,忘不了“汗滴禾下土”的先辈和兄弟姐妹的养育之恩。
农民的血,农民的肉,农民的缘,农民的情,铸就了我一身纯朴厚道的农民本色和秉性。
谢天谢地,盛世之下中国农民遇上了好年头,从2018年开始破天荒有了属于自己的重大节日。面对比天上掉馅饼还要好千万倍的良辰吉日到来,相信所有农民的心里都会热血沸腾不止。
这不,“秋分”这天,我就专程回了一趟老家,主题就是与家乡父老共享“我的丰收我的节”的幸福与快乐。
上午九时许,我就迈进了爹妈居住的老家大门。一个钟头过后,我跟两位老人说:“我出去转转,午饭就不回家吃了,晚上一块到饭店吃。”
就这样,我用了大半天时间,将村内野外看了个遍,全方位感知了老家丰收之年的丰富内涵。
或许是因对“三农”的深厚情感所致,所到之处,我看到的老家所有秋景和领会到的所有秋意,几乎都是温暖人心的金黄色。
涂满金黄色的秋日,比我原来想象的,色调浓重了很多,光辉灿烂了很多,意境美好了很多,内涵丰富了很多,总之一句话,得益改革开放推动,各个方面都与时俱进了很多。
非同一般的老家金秋,像是一位尽心尽力帮助家乡实现“三农梦想”的美丽天使,虽然年逾花甲,老气横秋,奉献的却是硕果累累,爱心多多。
保持了大半年苍翠青春的几千亩禾田,秋分前后,都已进入了成熟期,举目浏览,到处都是红红火火的喜人景象,满脸通红的高粱,像是喝醉了酒,风一吹,就站不稳,有些晃;金色的谷穗,好似被顺利登丰乐得笑弯了腰。大美多彩的深秋时空里,到处都是爽农的风,润农的雨,美农的色调和富农的丰硕成果。
为民造福的各种庄稼,通过大半年与各种自然灾害的顽强拼搏,均已取得了辉煌战果。大功告成之后,只等主人伸手朝村内方向一指,就立马进行战略转移,以最快地速度,分期分批撤退到农家小院歇息休整。
令人敬佩的,是那些来自异国他乡的红富士苹果、金秋红蜜桃、巨峰、红提葡萄等果品和郁金香、黄玫瑰、洋水仙、康乃馨等花卉,它们很像国际友人,向往中国,信赖中国,亲近中国,移居中国,以出类拔萃的品质和表现,帮助当地农民挣大钱,创外汇,深得果农花农的喜爱和赞赏。
走进村后那片柿子行和庄东那个冬枣园,宛如走进了农民经营的绿色环保珠宝店,就觉得,看到的不是累累果品,都是能换大钱的珍珠玛瑙。几位果农见我走来,先送上一串爽朗地笑,再用力握一握手,然后捧出一些“咬一口甜掉牙”的蜜枣款待我。舌尖还没触及呢,我的心胸和腹腔就被甜透了。
我似乎还觉得,家乡这些发家致富的“摇钱树”,颇像一部部载满早年儿时童趣的小人书。用弹弓打鸟,用面筋粘蝉,用铲子挖蘑菇,用指头抠蛰虫……,对这些“章节”,今天用心温故,仍然觉得都是一些鲜活如初的美好故事。
事实上,家乡的每一棵树,每一片林,乃至每一棵名贵树苗,都是优化农民幸福家园的有功之臣,换句话说,这些经济作物,无一不是帮助农民夺取丰收之年的得力助手。
在金秋陶冶沐浴之下,农田里生机勃发的麦苗,同样会给我们带来开心和快乐,嫩绿如韭的麦苗,怎么看,也是宝贝模样,来年都会化作麦农梦想成真的一座座金山。
观看满坡茁壮成长的麦苗,还像面对一桌山珍海味盛餐,胃口顿开,引人垂涎,甚或令人遐想万千:指日可待,就会出现麦浪滚滚的金色海洋,联合收割机畅游其中,家乡父老的欢歌笑语到处飞扬……。
与树木和麦苗相媲美的,还有村前那两个塘坝。两个塘坝,远看像是农庄的一双明亮的大眼睛,走近瞧,原来还是两个收入不菲的聚宝盆。一个里面长满荷花藕,另一个几千条鲤鱼欢聚一“塘”。
借助农家游开发,两个大水塘一夜之间成了备受青睐的观光景点,前来观景者大饱眼福的同时,总忘不了买鱼购藕,满载而归。真没想到,农民的丰收之歌,竟把两个池塘唱得如此出彩。
尽管大自然赋予家乡农民节的金秋韵致奇妙无比。回过头来,反观家乡父老用千辛万苦描绘的丰年蓝图,更值得我们这些游子赞叹、钦佩和敬重。
金色的大豆、玉米、谷子、花生、向日葵,还有五颜六色、闪闪发光的红苹果、黄金梨、紫茄子、绿丝瓜、大白菜、青萝卜等各种水果与蔬菜,无一不是家乡每一位农民的辛勤结晶。
可爱的家乡父老,他们的心境,可与丰收的金秋品质划等号,而诚实厚道的人格色彩,一点不比秋分时节的灿烂阳光差。
晚上,一家人走进附近最好的一家饭店,我买单,包了两个大桌,除了直系亲属全部到场以外,还特邀村支书、村经济合作社社长和本村的两名镇人代会代表出席,一同欢庆属于自己的节日——中国农民节。
大家满怀惬意聚会,欢声笑语不断,使宴会自始至终洋溢在无比兴奋和快乐之中。就喜庆气氛和热闹程度而言,一点不亚于一家人除夕夜凑在一起吃年夜饭。
从2018年开始,每逢农民丰收节这天,我就回到老家和父老乡亲一起分享农民丰收节的喜庆与快乐。
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爱农民丰收节!
郝洪喜:男,75岁,山东省诸城市实验中学退休干部。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臧克家诗歌研究会副会长和诸城市优秀五老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