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根杰
新疆农业之大、之美、之富,堪称中国之最。麦田、稻田、棉田、瓜田……广阔“田”地,农业农资大有可为。
地处西北边陲的新疆,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陆地边境线最长、毗邻国家最多的省区。全疆现有耕地1.6亿亩,人均占有耕地3.45亩,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6倍。
与内地农资市场极度之“卷”成鲜明对比的是,这里不仅风光旖旎,更是农资人的创业乐土。仅以2021年为例,全区化肥折纯施用量达240万吨,有机肥施用量6000万吨。
巨量的农资市场,为农资企业孕育壮大提供了热土。新疆化肥有限公司应时而生,将于7月1日正式接管原益地佳肥业,全面进军新疆市场。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在下半年生产销售旺季来临之前,我们决定趁目前淡季空闲全员开拓市场。销售人员二人一组,兵分三路,分别从总部阿克苏工厂出发,奔赴各地调研招商。我所带领的路线途经库车一新源一奎屯一北屯一阿尔泰一乌鲁木齐一阿克苏等暂定为期15天时间。
行程的第一段便是著名的独库公路。
15日午餐结束,我们一行踏上征途,从库车驾车直奔独库公路。独库公路全长560公里,以北疆独山子为起点,由北向南,沿奎屯河的干支流,向天山深处盘旋上升。一面傍山,一面临河,公路地势甚为险要,沿途风光绝美,那拉提草原、乔尔玛风景区、巴音布鲁克草原美轮美奂,享有 "南天池"之誉的大小龙池,如两块晶莹剔透的翡翠镶嵌在雪峰环绕的半山腰……
我们一行原本抱着欣赏美景的心情慕名而至,未曾想独库公路以它独有的方式为我们上了一堂触及心灵的营销大课。
车行不久,我们便感受到了独库公路的无常。车在山间蜿蜒穿行,天气阴晴不定,时而睛空万里烈日炎炎,时而阴云密布大雨倾盆,时而雪花飞舞寒气袭人,真可谓“一日见四季,十里不同天”。
恶劣的天气、险恶的地势,再加上当年物资的匮乏,独库公路究竟如何得以修成?随行的人介绍,独库公路始建于1974年,于1983年建成通车。历时9年,筑路官兵硬生生让黄羊都望而却步的达坂变成通途,上百名解放军战士因雪崩、泥石流等而长眠于此。
这是一条绝美公路,更是一条英雄之路。震撼之余,我们的心灵备受洗礼。先辈们在蛮荒之地跋山涉水、修路架桥,这不正是以四海为家的销售人员也应具有的精神特质吗?无限风光在险途,最亮眼的业绩在路上!
与天气、地势相比,更大的考验其实在后面。15日午后出发,短短60公里的路程,我们一行人16日早晨方才抵达第一个目的地。中间,我们在独库公路上整整堵车9个小时,独库公路变成“堵哭公路”!
夜晚长久滞留在深谷之中,手机信号中断,因为对这一突发状况缺乏预估,我们携带的粮食和衣物都不多,缺吃少衣,饥寒交迫。在漫长的等待中,原先欣赏美景的心情渐渐消逝,煎熬、无助和烦躁的情绪在内心滋长。
经过长达9个小时的等待和消磨,天色渐亮,堵成长龙的车队才渐渐疏散,我们也长出了一口气。
销售也是一场场长途旅行,在出发和抵达之间,我们无法预料什么会发生。这是每一个销售人都会遇到的挑战,但这也是销售的魅力和乐趣。因为,所有的成功,都是蜿蜒曲折,而不是直线行进。
后来我们才知道,独库公路堵车是常态,而此次堵车尤甚以往。因为这几天正值新疆古尔邦节,6月16日至18日全疆放假调休3天,自驾游玩的人激增,加上外地流客叠加,道路车流量创下峰值。
独库9小时,是新疆农资市场考察行的第一段经历,它以这样的方式仿佛在给我传递营销的真谛。
也许,我们应该避开这个时间段,也或者我们不妨另择一条路线,错峰错线,我们也许就不至于将宝贵的9小时浪费在路上。无论如何,缺乏周密的事前谋划,这是独库公路9小时滞留的根本原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销售工作也是如此!
【作者简介】
王根杰是“立体营销”与“差异化经营”著作的作者、农资立体营销理论的创始人和倡导者,从事农资营销领域二十余载春秋。曾在国有化肥、农资企业、供销系统、粮食流通领域供职;在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曾先后任营销常务副总、总经理等职;在四川化工控股集团九禾股份曾任副总经理、磷复肥总经理; 曾任中农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部门总监兼任中农舜天生态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现被业内十几家业企聘请高级顾问和培训讲师,日常写些营销和行情方面的文章在各大媒体上发表。先后被中华合作时报社,中国农资;化工报社 ,农资导报聘请为专家和智库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