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个香嗝嗝
文/康火南
前些天,老伴说起乡下事,兴趣一来,中午煮了一锅芋头饭。盖还没打开,香喷喷的芋香弥漫厅堂,我装了满满一大碗,狼吞虎咽地刚拨上两口,气被堵打起饱嗝来了。老伴慎怪地说:“好像三天没给你饭吃了,也不怕咽着。”这一嗝,唤醒我20多年前帮扶“王打嗝”家脱贫的往事。
20世纪90年代初,我到平和县贫穷的岭后村扶贫,村民王志福是我的帮扶重点户,当地人都叫他“王打嗝”。贫穷像深山藤缠树,死死缠住王志福家几十个年头,若是连他的祖宗也算进来,那就是几代人与贫穷结下不解之缘了。王志福的父亲外号叫大嗝,也有60多岁,黄莲树下唱歌,做梦都在喊“穷则思变”,要吃饱饭,吃好饭,可是任由你做梦似地喊破嗓子,醒来依然咸鱼难翻身,癞蛤蟆上不了青天。
说白了,王志福童年过的是一种折磨人的苦日子,一日三餐吃了上顿没下顿,能吃上地瓜、芋头就算过上幸福生活了。山里人命大,生活艰辛,却饿不死,有时饿得实在受不了,喝几口水缓一缓。喝水爱打嗝,王大嗝经常挂在嘴上的一句口头禅:“穷人吃啥东西都爱打嗝。”打嗝呼出一股霉气,不是臭味就是酸味,要么苦涩味,五味杂陈,能熏死一只老鼠。每年三五月青黄不接时,他家的米缸底朝天,菜园里的蔬菜连根也刨起啃了。好在还有山上田头,绿莹莹的野菜迎风招展,只要一打开大门,一脚踩到的就是门口石头缝里挤出的野菜。母亲上山采野果,下地挖野菜。六七岁的王志福,手挎竹篮屁颠屁颠地跟着母亲去割野菜。他身体瘦弱,脑子灵活,一边挖野菜,一边问母亲许多有关野菜的知识。大地就像是农家的菜园,信手摘来,如苦菜、艾草、荠菜、马齿苋、鼠曲草等。王志福颇爱闽南一种叫白头翁的野菜,就是开黄花的鼠曲草。它的叶子两面都有绵密的白绒毛,母亲说全草可入药,祛风除湿,调中益气,大补身子。它的功效被说得眼花缭乱,王志福却只认一条:好吃。无论做成的糍、果、饼,一眨眼就下了肚,却说不出准确的味道。
读四年级时,有一天放学回来,王志福肚子饿得慌,翻遍了厨房里大砵小盆,从一个不起眼的瓷罐里找到了前天剩下来的赤小豆汤,用鼻子闻闻,虽然有点酸腐味,他实在太饿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全都倒进胃里。过了一会儿,效应来了,放屁,打嗝双管齐下。妈妈心痛地骂道:“喝水都会打嗝,何况发臭的东西。”还好,虽然打了一阵嗝,穷孩子的身体耐抗,没有大碍。
难忘王志福10岁那年,父亲挑一担谷子到镇上还人家,家里也没啥东西可以做点心,就仓促出了门。王志福纠缠着要跟父亲去镇里玩。过了晌午,还没吃东西,王志福饿得走不动了,双脚像钉子钉在地里,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嗝心疼地说:“孩子,你就坐在这儿不要乱跑,爸爸去找点吃的。”过了一会儿,王大嗝挺高兴回来,像捡了一包银子似的,说:“找到啦,在大户人家的米泔桶边找到几个菜包子,凑合着吃吧,给穷胃也过一下包子瘾。”
王志福瞪大双眼,接过父亲的菜包,顾不了手里的菜包散发浓浓的泔酸味就往嘴里塞,一气干掉三个。剩下两个还想吃,却依依不舍推给同样饥肠辘辘的父亲,说:“爸,你也吃,你也吃。”
发霉的菜包进入肠胃,迅速产生化学反应,王志福的肚子叽咕叽咕叫,一股酸气流直往咽喉冒,开始不停地打嗝,“嗝,嗝……”大嗝吃下菜包后,也打嗝。回家的路上,山风一吹,父子两人一个“嗝”过来,一个“咯”过去,就像在打嗝比赛。走到半路,王志福的肚子阵阵绞痛,痛得在地上打滚。大嗝吃得少,只打嗝还不至于肚子里大战三百回合。“快!快!”大嗝边说边背起儿子急匆匆地往家赶,到了村部,一头栽进村合作医疗站。
不久,屋漏偏逢连夜雨,穷人家灾难一波接一波。王志福的母亲在家里活儿干得最多,吃的却是剩饭剩菜,营养不良,还不到60岁,胃肠像被贫穷的锉刀磨出了血,经常闹胃痛。家里没有钱,她舍不得上医院治疗,熬一天是一天,后来打嗝变成了常态化。王志福劝她上医院看大夫,老妈拾起王大嗝的口头禅说:“穷人吃啥东西都爱打嗝,不要大惊小怪。”始终没有把打嗝当回事,直到病倒在床上动不了,才被抬进了医院,做了CT检查,胃癌晚期。她用生命换回了这个家,至死两只眼睛睁得大大的。
一阵春风,精准扶贫到王家,多年枯木吐绿芽。那年,王志福被选送农科院深造,进修脱贫项目种养技术。他回村后即领到政府扶持的补助款项,向村里租了50亩荒山,妻子和小姨子当助手,种果喂鸡养鱼,过了几个年头,这个农场小桥流水,竹篱边绯红的水蜜桃笑歪了嘴,晨起鸡鸣如唱,肥猪哼唧,还有几十箱采花的中蜂产蜜,自给有余还能出售。王志福替父亲还清了银行贷款及亲戚朋友所有欠债,每年纯收入二三十万元,一对双胞胎出世,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像倒吃甘蔗节节甜。
全村脱贫大会上,我这个扶贫队长在会上宣布,王志福摘掉贫困帽,满堂掌彩。喜满小山村,当晚他拿出自产的农产品,请了村干部、邻里长辈赴席,也留下我陪客。十桌的食材都来自农场,自酿的桑葚红酒,不花一分钱;志福的小舅子是城里天香楼主厨,亲自为宴席掌勺。糖醋鱼、荔枝肉、土猪肉煲、白斩鸡、油焖虾、炸淮山,琳琅满目……
宴席摆在简朴的农家大院,水晶吊灯点缀着天花板上繁复的花纹,营造出一种朴实而隆重的氛围。“王大嗝”高举酒杯,说:“别客气,大伙都是我亲人,帮了王家不少忙,今天要喝喝个够,一起打个香嗝嗝。”
“六六顺”“四季发财”“十全十美”……酒喝多了,王志福的话也多起来。他红着脸站起来,说:“大家都知道,我家有个绰号,叫王打嗝,老爸王大嗝,我叫王小嗝,外村人听不清楚,以为是大哥、小哥,朗朗叫上口,也不难听,所以十来年了。现在我宣布,脱帽也脱去这顶精神帽子。从今后,大家只要看得起我王小哥,要到农场取经学点啥,我包教包会,一花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那才叫十全十美呢。
作者简介:
康火南,笔名:康默,网络昵称章浓。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福建作协会员。20世纪80年代开始创作儿童文学,以科学童话和科学寓言为主,出版发行儿童文学13部,小小说选集一部。获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二等奖,省部级优秀作品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科学童话《小香鱼鲁鲁红树林安家记》获福建省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荣获《2024年“春光杯”当代生态文学大赛一等奖》《第三届“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科学小品及文学作品在全国多家报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