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追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
而著名女画家郑燕用她那心爱的画笔和深深的情、浓浓的爱、执著的追求弹奏出一曲曲感人至深的乐章,谱写出一首首动人心弦的凯歌。
是的,在她身上体现出来的是一种责任、一种信念、一种恒心和一种激情。所以我想说:有一种责任让她富有强烈的使命感;有一种信念让她勇往直前;有一种恒心让她坚持不懈;有一种激情让她不断创作出时代强音……这就是我所认识的著名女画家郑燕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我为她小小年纪步入西安美院油画系学习而欣慰;我为她不满19岁就在兰州这个大都市繁华闹市区开的第一家“郑燕肖像画室”而鼓舞;我为她数十年如一日殚精竭虑创作出上千幅人物肖像画而震惊;我为她刚满30岁时把自己打扮成男人去西藏采风写生差点丢了性命而担心;我为她刚到而立之年就屡次获全国大奖而喜悦……
我与郑燕是偶然相遇必然相识的。说偶然是因为那一年初冬时节的一天,我赴京到爱家市场里“寻觅”,在一个不大的画廊中,一位清纯、白皙、文静的女油画家异常专注凝神作画的情形吸引了我,我不由走近她,一张清丽高雅的面颊上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亮眼,那目光蕴含着智慧和聪颖,再看看那一幅幅生动鲜活、色彩典雅、惟妙惟肖的人物画,我真为她的精美之作而赞叹不已。
说必然,是因为我执著地研究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的艺术人生和成长历程已十年之久,象郑燕这样潜力巨大、艺术水准甚高的年轻女艺术家怎么可能不成为我的主人公呢?
于是,短暂的交流便跃然纸上,于是郑燕便成为我的主人公。
郑燕在幼年就做过许多色彩斑斓的梦,但她最想做的是当一名著名的女画家。
郑燕生于甘肃兰州市,现为中国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美协会员。
交谈中我得知郑燕自幼喜欢音乐美术,母亲生了她们姊妹4个,由于父亲是个音乐教师,郑燕记得8岁那年,有一次听父亲优美动听的二胡声激发了她对绘画的欲望,于是幼小的她便急不可待地拿起笔画画,从此,小郑燕常在父亲悠扬的二胡声中画画。
郑燕感慨地告诉我:只因父母生活压力大,自己只能自学成才,由于郑燕有着聪慧极高的艺术天资,对绘画情有独钟,加上刻苦勤奋,在困境中拼搏向上的个性,使她终于画出了让左右邻居吃惊的好作品。
也许是郑燕执著的追求,也许是她的苦练素描色彩的精神打动了一位叫“葛悭”的油画教授,他主动来到郑燕家,十分惊讶地说:“你小小年纪能画出如此好的作品,真是天才”,便当场决定收她为弟子,那位老教授60多岁,每天上门免费给她教画,从此,在郑燕的绘画生涯中出现了一位教自己画画的老师,在他的指导下,郑燕的绘画水平已大大提高,后经他介绍力荐郑燕去了西安美院“油画系”学习。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那一年,郑燕毕业于西安美院。为了减轻家中的生活压力,19岁的郑燕在兰州市繁华闹市区大胆成功的开了第一家“郑燕肖像画室”。这也许是她命运中的一个转折点,一时间省内各电台、杂志、报刊等数家媒体都纷纷来采访报道。
从那时起,郑燕的生活步入了一个新的起点。郑燕擅长人物画,苦练了上千幅肖像画。冬去春来,郑燕一往深情,她十多年如一日,刻苦钻研,坚持不懈地磨练和辛勤耕耘,使她的肖像画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并受到了美术界同仁们和收藏家们的赞誉,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预定画的人越来越多,她的肖像画在兰州市已突破了上万幅。
时间飞速的向前,为了创作,郑燕暗自下了决心,一定要精益求精,成为一名优秀的艺术家,不求一鸣惊人,但求用实力体现自己的价值。于是,她把自己化装成男人,踏上了去西藏采风写生的旅程,为了搜集资料,郑燕爬山涉水、忍冻挨饿、历尽艰难,晚上住在老乡家不敢脱衣服睡觉。当每天迎来第一缕朝霞时,她的心情特别激动,即便是再苦再累,郑燕的心里也无怨无悔。记得有一次,在离开拉萨300多公里、海拔5000多米的米拉山口休息时,由于空气稀薄,郑燕突然呼吸紧张晕死过去了,后来经别人及时抢救才苏醒过来。在她的努力坚持下,终于顺利地到达了目的地。虽然差点丢了性命,但收获很大。美丽的西藏,那里的蓝天白云、雪山、草地和遍地的牛羊,至今还常常出现在她的眼前,郑燕深深地感到西藏之行使她一生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