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中秋记
北大山(北京)
晨四点半起,准备讲义。顺次洗漱、早餐和整装,五点半从家出发去地铁站。六点乘地铁十四号线到金台路,再转六号线到通州北运河西。车厢内基本满座,坐车的人,眼神迷离,踌躇散淡。吾低头看手机以解困顿。等闲提笔,修改了《七律.中秋寄怀》并发给康哥:
淡霜明镜照流年,缕缕乡愁八月天。
沽酒陈杯勾桂魄,凭窗远眺寂无眠。
春江晴夜穷霞影,水调歌头淌醴泉。
冷阙寒宫姮曼舞,离离梦盼寄飞鸢。
诗中幽思重重,这也难怪常言道:月是故乡明。七点到通州东关,出地铁口,红丸撞怀,阳光灿烂,欣喜今天是个好日子。徒步过长桥到古运河东,经历过几场秋雨后的运河格外清澈,云开雾散,微风送爽,水影婀娜,波光粼粼。一排略显豪华的游船,如游龙,顺水排列在长河侧畔。堤岸起伏的小丘上,古木参天,绿草茵茵,潞河之秋确实很美,美得令人向往,令人窒息。想起了清人所写的诗句:天光水色潞河秋,满径槐花感旧游。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枝塔影知通州。满径槐花,一支塔影,…,于今这些景致都在哪里?时过境迁,历史的记忆总是留给后人许多的捉摸不定。我一边在柳岸上慢走,一边想象着旧时潞河的风貌,和故人诗中所体现出的人文情怀。不知不觉,约摸走了三刻钟之后,便到了东关。
八点,准时开始工作。十二点一刻,下楼到车站等车,半天下来,早已是口干舌燥,饥肠辘辘。为了舒缓疲劳的情绪,便又拿出手机,信手作了一首《七律.去通州》:
踏露朝辞北小河,乘车又睡梦南柯。
先行到站青年路,后过东村褡链坡。
红日彤辉喷绮彩,通衢秀水荡清波。
苍茫大地祥云起,物换星移秋放歌。
两点半,车子到了大北窑。闹市毕竟是闹市,这里依然是车流滚滚,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看时间尚早,我又转车去了西城。除了一点业务外,还想体味一下京都中秋节的风情。一切事务办完之后,日暮便坐车回望京。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六点多了。这时家里空无一人。孩子们难得休假,今天他们和老伴带着孙子和孙女去远郊的野生动物园玩了。不一会,电话响了,是孩子打过来的,要我坐车赶紧去店里吃饭,开饭时间七点半之后。中秋之夜,阖家团圆,月盈秋光好,丰年足鸡豚。举杯邀明月,天涯共此时。酒足饭饱之后,就醉醺醺地,带着小孙女,回家到阳台上赏月去了。
甲辰八月十六晨
写于望京风格雅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