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九.一八,定要雪国耻
文/何俊锋
九十三年前的今天,一声炮响,炸毁了坚实的铁路,扰乱了平静的秋日,改写了中国的命运。为保国土,数万名中国战士穿梭在枪林弹雨中,一个战士倒下了,另一个战士继续前进……他们,用年轻的血肉之躯换取国家安康,用坚定的铁血意志撑起民族希望,今日,警钟长鸣,勿忘国殇,吾辈自强!
一酹千杯酒,一洒千行泪,敌败前夕,郁达夫被识破身份,为祖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战争是可怕的,为何还有人挺身而出?只因,身后是家人,是同胞,是千千万万鲜活的生命。一日为战士,终身为国生,转身离去的那一刻,哪位父母不是双眼含泪,一步一回头?每次国难当头,首先忆起的,不是如何保全自己的性命,而是怎样才能拯救更多的人。
本以为,胜战后可以一享清欢,所以树皮裹腹、棉絮填胃也不觉苦,可惜,最终却落入敌人。本是柔弱女娇郎,身负国恨上战场,奈何,子弹无眼,敌军无情,如此芳华,陨落珠河!刀枪是战士的武器,报国是战士的信仰,铁血男儿亦柔情,若有来生,任选保家!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国破家亡,要这头颅又有何用?以我命换你命,这是怎样的英勇无私。一声枪响,无数年轻的生命顷刻化为虚无,浴血奋战,这是何等的残酷。
若我的性命,能换来国家安定,家乡平安,我愿意。只是,我走后,照顾好我的家人!英雄,就是向着枪口毫无畏惧地走过去,纵然前面有千军万马,也要勇往直前——虽千万人,吾往矣。铭记“九一八事变”,勿忘国耻,致敬英雄!曾经在华夏大地上发生的苦难,我们决不能让悲剧再度重演!
“秋晚”皓魂撼人心
文/杨烈焰(陕西)
皓月明靓巨当空,
温馨《月出》秋晚中。
全球华人浸月夜,
《月华》《月明》三十功。
意蕴悠长家国晏,
喜庆暄新地球村。
目噔口呆思香味,
忽拍掌跳狂欢欣。
诗歌舞戏融情深,
月圆晶玉润民心。
全景实虚又呼应,
情景交融醉美疯。
时钟忒快到幕点,
赏意悠悠望天空。
老妪乐颠哼小调,
秋晚盛餐伴眠深。
2024-09-17看秋晚随笔
一念秋风起,一念落叶黄
文/何俊锋
黄昏雨,长夜风,落日孤灯敲门声。一念秋风起,一念落日圆。袅袅炊烟南飞雁,潇潇雨歇抬望眼。指尖薄凉,落叶无边。一处烟雨一人家,横舟孤帆小桥边。时光改写了初衷,浅秋满载着情怀,如水的向往,走向蒹葭苍苍。淡墨浓写的想念,都是古老的情缘。你若蹉跎,岁月薄凉,你若凄凄,烟雨小巷。光阴的韵脚,是写不完的诗行,每一行望眼,都是花好月圆。在岁月的渡口,承欢相见;在风华荏苒的黄昏,长风共醉。
草老了,是一根心弦,秋水弹奏,时光慢待。心老了,无痴无念,所有的花,交付蝴蝶数点;所有的树,交付风去宠爱。秋风南飞雁,时光散闲。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有风雨也有花。沧桑与繁华共舞,别离与欢喜遇见。浮生流年,有人给你温暖,有人给你白眼,有人教你成长,有人下绊使坏。经年悲喜,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时光不负,岁月不输。愿那些闲散的时光,都是雨过晴天。
悼念四嫂
文/哈喽
中秋佳节,本应是阖家团圆、充满欢声笑语的日子。明月高悬,似乎在向世间诉说着团圆的美好。然而,从昨夜至今,那接二连三涌入手机的【中秋节快乐!】彩信,宛如一缕冰清风,吹不散我心中的阴霾,未能给我带来哪怕一丝一毫过节的欢愉。因为家门侄子打来电话,他悲痛地告知我,他的母亲,于我而言亲如至亲的四嫂,于昨天早晨五点多永远地告别了这个世界,享年94岁。
四嫂的辞世,刹那间,内心仿佛被掏空了一般,只剩下无尽的悲恸在肆意蔓延。她那和蔼可亲的面容,如同电影般不断地在我恍惚的脑海中循环播放。还记得四月初回老家探望四嫂的时候,我就敏锐地察觉到了她的变化。她就像是一盏在风中摇曳、即将油尽灯枯的油灯,疲惫不堪地侧卧在床上。往昔总是明亮有神的双眸,也仿佛失去了星辰的光辉,变得黯淡无光。那一刻,我心中满是忧虑与哀伤,泪水在眼眶里打转,略带悲戚地对她说:“四嫂,您老百年了,我可能无法送您最后一程了。”四嫂却依旧那般豁达大度,脸上带着那如同春日暖阳般暖暖的笑意回应道:“你每次回来都能来看我,这就足够了。”她的话宛如涓涓细流,轻轻淌过我干涸而又悲痛的心田。然而如今,当再次回想起这一幕,那些话却只化为悲痛的泪水,止不住地夺眶而出。
在老家,人们把高寿老人的去世称作“喜丧”。可是,于我而言,这个说法就像一阵无力的微风,怎能吹走我满心的哀伤呢?四嫂与我母亲年纪相仿,虽说辈分不同,但在我心中,她早已超越了简单的户族关系,就如同母亲一般的存在。每次回到老家,只要看到她那熟悉的身影,就仿佛看到了母亲一般。当与她并肩而坐时,那种亲切的感觉恰似暖阳倾洒在我的身上,温暖且安心。“老嫂比母”,这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俗语,更是我对四嫂那份真挚情感的生动诠释。
回想起多年前四哥去世的时候,那是一段痛苦而又无奈的回忆。当时我在西安,犹如一只被困在笼中的鸟,被生活的重重枷锁紧紧束缚。消息传来的那一刻,泪水便不由自主地从眼眶滑落而下。那时,我有两个年幼的孩子需要接送照顾。生活的压力如同大山一般压得我喘不过气来,使我无法脱身回老家为四哥送葬,只能由兄长代表全家回去参加葬礼。在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被忧郁的情绪所笼罩。小时候,老宅与四哥四嫂的家相邻,常常去他家,我就像一只活泼的小兔子,总是欢快地跑去玩耍。他们对我关怀爱护,无微不至,那纯粹的关爱就像繁星闪烁在我年少的天空,照亮了我成长的道路。四嫂操持着四哥家的大小事务,她就像一棵参天大树,是家中的顶梁柱。在家族里,她总是乐于助人,如同春天的使者,给每一个人带来温暖。邻里间有纷争时,她也总是热心地前去调解,她的善良与勤劳恰似熠熠生辉的灯塔,为家族里的每一个人指引着方向。
如今,四嫂离我们而去,我痛失这位至敬至亲的嫂娘。四嫂啊,您一路走好,愿您在另一个世界里摆脱病痛的折磨,早登极乐净土。您的音容笑貌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成为我此生永恒的怀念。您就像一颗璀璨的星辰,虽然陨落了,但您的光芒将永远照亮我心中的那片天空。无情最是今宵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千里婵娟,天涯与共
文/何俊锋
岁月不经念,转眼又中秋。一场秋雨,拥明月入怀,隐了中秋的清辉与星辰,却带着秋的清爽和深情,款款而至。月入风雨中,滴滴答答落在有远方的思念里,润在近处的烟火中,寄情千里婵娟,伴天涯与共。时光蹁跹在中秋的雨雾中,轻轻将岁月的浮尘拂去,清晰着流年关于中秋曾经花好月圆,家人团聚的画面,一一氤氲在烟火人间新的远思与怀念里,让所有关于中秋的心事,都寄于千里婵娟的诗意中,天涯与共那些隽永的情怀。
中秋的雨,滴滴答答,滴在秋桂的清香里,落在万家灯火的璀璨中,雨声,笑声生动着中秋的团圆 。听天上雨,沐人间暖,寄诗千里婵娟,团员天涯与共,用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岁月记忆,清晰着流年的深情,共祈人间无恙。辞暮尔尔,烟火年年,中秋的雨深情亦温柔,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远怀与思念,融进中秋的清欢里,湿了秋桂的清香,藏起了明月的清辉,纪念于心,臻善于行,将人间无常的遗憾,悄悄融进云后的星辰里,在勇毅向好而生的人间勇毅里,轻诉着中秋的怀念。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雨正浓,花落香,文轻书,安清欢。人间逢佳节,秋雨润时光,岁岁中秋不相同,中秋年年祈团圆。千里婵娟,天涯与共,始终相信人间值得,天上人间,共此良辰。“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孤翁望月
文/秦牛
糊涂孤翁望月圆,
婵娟疏影展悠然。
银暉普照苍桑径,
举步迷茫作散仙。
作于2024- 09 -18
秋日励勖赋
文/屈军强
慈善笔会
笔中慈善总传情,凤酒一杯好助耕。
心淡意浓开远境,清风明月寄友声。
好友叙旧
四时画里说精英,诗意超群总是情。
放眼岁月多感慨,好将心境奏和鸣。
丰庆十年
丰庆品茗墨更香,书家尽道笔情长。
十年气象光芒在,明日喜怀续雅章。
书斋偶得
一笔一情效古贤,一诗一境丽霞天。
一年一印咏怀畅,一趣一生墨翰间。
砚田咏唱
书斋阅古心常暖,笔墨砚情造意欢。
笑看千秋吟拙句,银钩诗卷美相连。
偕友九月游七星
文/刘忠良
欲去七星闲散心,
春来疏远两情生。
一湾洪浪留痕过,
半片竹林惹客行。
知我蛙声施远礼,
来人飞鹭腾空迎。
七星石上轮相坐,
福寿两全天意成。
勿忘国耻“9.18”
文/杨烈焰(陕西)
难忘记三七杀掳,
钻心的痛楚国疡。
恨生血溅无人性,
切齿蒙羞留疤疮。
九一八天雪耻寒,
中华儿女⻣脊钢。
强军强国腾龙跃,
慑敌耀世屹东方。
2024-09-18于增城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愿世间所有美好,都与你不期而遇
文/何俊锋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时光落款中秋夜,又是一年团圆。夏去远,中秋来,陌上秋风花已落,月明星河一片天。喜欢这时节独处,对着明月聊天。秋风落笔,空山着墨,在一纸薄凉里素描如画。一枝枫叶红,一抹夕阳斜,柳叶黄了绿水,云投疏影沙画。听风,风破窗,看雨,雨落巷。
总以为,每一寸光阴里都能生出花瓣,听少女的心事,满城佳话。时光的笺,缓缓铺开,深深浅浅的画布上,是落叶流年。年年落叶叶相似,月月相聚人不同。多少轻烟,落于山川,万千故事,从未改变。或许改变的,只是时间。时光或许很长,长得看不到尽头,时光或许很短,短得一笔写了整个春秋。
时光回望里,是无悔的守候,岁月轮回里,是柳暗花明。家人团聚,灯火可亲。那盏灯,是游子对家的眷恋,是黄昏的老酒,母亲的絮叨。所有的美好,都抵不过故乡的月圆,心底的温柔,是最美的牵念。夏去秋来,中秋月圆。愿世间所有美好,都与你不期而遇。愿岁月静好,时光安乐。
“书”之咏叹
文/屈军强
书册记古古风扬,爱学贵悟多藏书
书报阅览览知识,三月烽火重家书
书法情境境悠然,象形会意懂六书
书香人家家和谐,做人正直学楷书
书斋墨情情诱人,厚德载物读诗书
书札古朴朴实真,潇洒引人练行书
书房雅集集历史,人生有问查辞书
书评动人人开颜,大饱眼福翻新书
书画延年寿喜来,古拙苍劲写篆书
书牍古韵韵成诗,效贤处世有四书
书刊寄语语感人,仁爱和善讲经书
书美福慧慧子孙,寓教于乐听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