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的追求 坚实的脚步——再访吉林省弘华书画院理事长、著名书画家刘玉生先生
(接昨天)学生时代的诸多经历,对于长大成人、参加工作并酷爱书画艺术的刘玉生先生来说,应该说是极其难能可贵的。玉生先生刚参加工作时,是做工厂的共青团干部工作,也就是在此过程中,玉生先生有过一次偶然的机会,参与了单位共青团组织的出黑板报展览的竞赛活动。
玉生先生是一位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尽心竭力,并一定要全力做好的人。正是因为这样,玉生经过认真的构思、精心的设计,特别是在文图并茂和与时俱进方面,做得比较到位,结果获得了较高的奖项,还得到了厂领导的表扬和众多同事的好评与鼓励。
由此,更加激发了他追求和重拾书画艺术的热情与信心。此后,玉生的创作热情空前高涨,一方面经常并积极地为单位的工会、团委等,义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诸如岀黑版报、书写或画一些相关图案等;另一方面,玉生还积极参与刻钢板、制作油印材料、写标语、作系列插图等相关工作,还不间断地投稿、画画、书写、做各种宣传工作等。尽管这一切苦点、累点,但却更加充实了玉生的业余生活,他的这些特长和业余爱好,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和施展,更重要的是,使他的书画艺术水准又有了新的提高。
有声有色的故事
时间在不停的运转,也在书写着新的篇章。 随着年龄的增长,玉生先生也步入了退休的行列中。玉生先生不仅能坦然地面对和接受这一现实,甚至还乐此不疲,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或许更能够得到充分的施展和发挥。
本就对书画艺术如痴如醉的玉生先生,对自己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要下决心把自己的这些爱好和特长,变成自己的行动。正因为这样,他先后购买了《书法大字典》《三希堂法帖》《圣教序》《张迁碑》《曹全碑》《石门颂》和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米芾、赵孟頫等等历代书法家的字帖,还有《孙其峰课稿》《王雪涛画集》以及董其昌、郭味蕖、乔木、徐湛等大家、名家的书籍、画册、光碟等。不仅如此,玉生先生还订阅了《中国书法》《书法》《中国书画》《世界美术》和《中国书画报》等多种报刊杂志。
玉生先生深深地牢记毛主席的一段话:“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
采访中,玉生先生始终强调,一个人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不断地自我学习、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对于书画艺术更是如此。在对书画艺术不断加深了解和探索过程中,玉生先生一边靠阅读大量书藉,一边观看一系列珍贵的视频等方式,不断摸索前进。
人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耕耘,必然会有收获。
就是这样,通过大量的学习和不断的提高,使玉生先生对书画方面的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探索,艺术水准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
笔者还注意到,多年来,玉生先生的书法水准提高得非常快,从字的点画到间架结构,从谋篇布局到用笔用墨,运用得都比较恰到好处;从风格上讲,玉生先生的书法用笔沉着稳健,结体严谨不苟。
再看看他的花鸟画,玉生先生比较注重诗情画意,力求用有限的语言,表现无限的情感。正因为这样,玉生先生的花鸟画,大多都给人一种清新、明快、简约之感,更为重要的是,他的花鸟画都能够给人一种非常到位的美感和愉悦,可谓有形有色有情。
叙述到这里的时候,笔者还想说的是,近两年来,玉生先生还积极参加和协助书画院,开展各种书画笔会和送文化下基层等活动。他还利用一些业余时间通过观看快手、抖音、西瓜视频等增加对书画的认知度。
在学习和实践中,玉生先生还深刻地认识到,光靠自己摸索终不能成功,还必须进行系统的学习,为此,去年玉生先生还积极报名参加了省、市老年大学,并开始了专业性的学习。
在即将结束笔者的访谈的时候,我还要欣慰地告诉广大读者朋友们,由北大兰亭书画研究院、刘炳森艺术研究会、吉林省弘华书画院、吉林省老研会等多家单位先后4次共同组织的《全国书画名家作品联展暨颁奖典礼》活动中,刘玉生先生分别获得了金奖和银奖的荣誉称号。
我们祝愿已经取得众多成就和业绩的刘玉生先生,取得新的更大的辉煌!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