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
文/秋谷
一载中秋圆月时,
乡愁咽泪最相思。
高堂父母可安在,
是否家园犹绿枝。
举目盘中红袖舞,
兴怀案上赋情诗。
喜看天下燃灯火,
有约厨香来怕迟。
20240918

《中秋夜》这首诗以中秋佳节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节日欢乐气氛的感受。以下是对其的赏析:
### 题材与主题
这首诗以中秋节为切入点,围绕“团圆”与“思念”两大主题展开,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寄托。
### 意象与情感
- **首句**:“一载中秋圆月时”,直接点明时间背景,用“圆月”象征团圆和美满。
- **第二句**:“乡愁咽泪最相思”,通过“咽泪”和“相思”这两个词汇,强烈表达了远离家乡的游子内心深处的思念之情。
- **第三句**:“高堂父母可安在”,表达了对家中长辈的牵挂与担忧。
- **第四句**:“是否家园犹绿枝”,通过对家园景象的想象,进一步加深了对故乡的思念。
### 情景交融
- **第五句**:“举目盘中红袖舞”,通过视觉描写,呈现了节日宴会上的热闹场面。
- **第六句**:“兴怀案上赋情诗”,则是诗人自己在节日氛围中挥毫泼墨,赋诗言志的行为。
- **第七句**:“喜看天下燃灯火”,描述了中秋之夜万家灯火通明的景象,象征着团圆与幸福。
- **第八句**:“有约厨香来怕迟”,则以厨房飘来的香味和期待的心情,进一步烘托了节日的温馨气氛。
### 结构与风格
整首诗结构紧凑,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每一句都紧扣主题,通过不同的场景和细节描写,将诗人的情感细腻地呈现出来。诗中既有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也有对眼前节日欢乐的享受,形成了对比与呼应,使得整首诗既有深沉的情感底蕴,也有明亮的生活气息。
总体来说,《中秋夜》是一首情感饱满、富有画面感的诗歌,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中秋节的独特韵味,表达了人们对家的眷恋和对团圆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