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解智伟 朗诵:杨建松

小时候
和古人一起过中秋
月亮藏在唐诗宋词里头
桂花时节书海里,
兰桡桂棹泛轻舟
打捞一船水月
把青春的月光晾晒在桅杆上头
长大了哪有闲情过中秋
不敢抬头怕见故乡月空照
几万里归途
既负一地霜华
又负天上嫦娥的霓裳云袖
夜凉如流
欲洗满腔心思
却冼不掉身上泥土味的乡愁
可恨无羌笛吹裂万里长空
把月亮的清辉洒落在房前屋后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古人的诗词
才称得上稻菽
我的诗句只是古人遗落的米粒
睡在糠壳里梦想秋天的丰收
我们错过了赏月的日子
老了,
才知道抄录苏轼的水调歌头
把酒问青天
明月几时有

到那一天,
我会把家搬到天上去
和古人住在一起
天天月圆
天天中秋
那时,
我的子孙在地上仰望他们的先祖
和李白一起斗酒
把满天星斗当觥筹
醉看黄河之水在云中奔流
那时,
我会把朱自清的月亮
逼进荷塘
带给你们天上的问候

解智伟先生是当代湖北地区最杰出的诗人与艺术评论家。出生于1956年1月2日,逝世于2024年9月13日,享年68岁。
解智伟先生1977年至1985年在武汉汽车工业公司电大任教,1986年至1989年在《书刊导报》《爱情.婚姻.家庭》等报刊任编辑部主任、1992年创办“武汉现代社会发展研究所”、1994至1997年在湖北泰华大洒店、武汉天正实业集团以及武汉凯撒世界等民营企业出任副总经理。1997年至1999年任《决策与信息》杂志执行总编、1999年至2010年任俞兆林内衣总部营销总监,2011年至2014年创办香港纯派公司。2015年结束啇海搏击重返文坛后,至今从事诗歌创作及艺术评论工作。期间曾受聘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顾问并任评论部主任。
解智伟先生、从1982年开始发表诗歌作品至今、由武汉出版社先后出版了《贱解》、《再泊枫桥》、《借路》及《狼狈之恋》等诗歌及艺术评论文集。
近几年,在线上举办北京、上海、广洲、武汉等地多届解智伟诗歌专题朗诵会、在湖北省图书馆、荆楚讲堂作“诗歌”、“书画赏评”报告会、在武汉卓尔书店、青山贵缘堂、江汉区文化馆等地举办多场解智伟诗歌朗诵会、演诵会,引起轰动效应,深得全国读者的喜爱和追捧。解智伟诗歌现象引起湖北省作协、武汉市作协及地区文学艺术圈高度关注,获得多种形式的奖励及表彰。
解智伟先生一生淡泊名利,历尽沧桑却初心不改。湖北省文联前党组书记、书法家刘永泽对解智伟的逝世感到痛惜,亲撰挽联:剑胆琴心镕金铸古诗韻常吟真善美,兰风梅骨弘道养正艺评尽显精气神。充分表现了解智伟的艺术风格及诗歌成就。
我们今天在这里一起送别解智伟先生,诗人渐远,音容宛在。解智伟诗句说:水到绝处成瀑布,解智伟的灵魂在此已化作万千瀑布。奔腾向海,千秋万代,生生不息。
后记:
八月末,我在外地避暑,炎黄读书会代你玩代总邀我参加9月14日的鄂京两地中外名人名篇诗歌朗诵会(著名诗人解智伟专场),发来文稿,题目是《这首诗还没有写完》,并且安排在最后一个节目来收场。我阅后试读,感觉此诗有些悲凉,建议更换一篇以扬诗会收场气氛。我向代总和林军副总推荐了这首《和古人一起过中秋》,并且特意选择了一首基调较为抒情和清亮的配乐。结果,9月13日传来解智伟老师仙逝噩耗,闻之悲痛震惊,9月14日的这场朗诵会成为一场天人相隔的追思会,“那首诗还没有写完”,解智伟老师竟然真的去“和古人一起过中秋”了……
这个中秋,只好寄上深深的缅怀,祝愿解智伟老师天国肆意汪洋,抒发诗情,“和古人住在一起,天天月圆天天中秋”……

音乐设计和编辑:杨建松,网名铁马豪歌,湖北省朗诵艺术家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省朗协融媒体工作专业委员会主任,湖北省朗协语言艺术研究与实践基地副主任。《都市头条》铁马豪歌平台创始人,三年阅读一亿六千多万。
图片采自网络

请扫描关注《都市头条》
《铁马豪歌》主页
欢迎关注 感谢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