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西元长篇小说
两棵橄榄树

金牌主播梅芳竹青诵读

刘西元长篇小说
两棵橄榄树
第255节
第256节
第257节
第258节
音频收录合成梅芳竹青

原创 刘西元 两棵橄榄树
连载255
“还有,医院几年前开始实行经济改革,对各科室下达经济任务,我们儿科本身用药少,又没什么其它项目可收费,穷家的孩子生病多,我们也不忍心乱开大处方,所以每月都完成不了院下达的经济任务,常挨批评,是背乌龟的科室,我们少点奖金就算了,搞得詹主任常不想去院部开会哩。”
王珊的一席话,说得张怡静心都凉了半截,唉,好人难做!医生更难做啊!
好不容易下了班,张怡静疲惫不堪地回到家,把今天送钱给病人和王珊的话告诉李春林,李春林说: “王珊来久了,看得多了,己司空见惯,我们一个小小的医务人员,无力改变这些人的穷命,以前农民生病还有合作医疗,分田到户后,合作医疗自动解散了,大家有病只有靠自己了, 将来社会发展了,政府一定会出台解决的办法,只是时间问题。作为一个医务人员,有这点爱心是应该的,但不能提倡,因为大家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主要在服务工作中能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从语言上,行动上,精神上多关心病人,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就是好医生了。”
李春林接着说: “现在路上常有乞丐在讨钱, 我们只能表示同情, 你能每逢必施吗?”
“不知我这样做了, 王医生会不会有意见。”张怡静有些担心了, 她是很实在的人,很注意同事之间的关系。
李春林说: “王医生的人性怎样,我们刚来也不知道,但你做的是好事,是对的,卫生行业正在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活动,不管别人怎么想,只要是对的,你放心去做,如果事事谨小慎微,事事要看别人的眼色行事,你将会一事无成。同样一件事,每个人的看法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结果,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话语, 我们还是按鲁迅说的‘走自己的路, 让人家去说吧。’”
一席话说得张怡静只有静静地当个听众。
晚饭后,两个小孩做了作业,读了一会书,九点半了,都上床休息了。
张怡静也忙完家务,她拿出儿科学,把现管病人的几个病种好好学习一下,儿科的病种很多,她只能来个活学活用,急用先学了。
李春林给妻子冲上一杯茶,放在桌角,房间太小,他怕影响张怡静学习,也怕影响一双儿女休息,不敢开电视,只好拿一本书静静地看起来。他己离开上芝已一周了,这里己安排就绪,明天得回上芝去,那里还有很多事等着他呢。
翌日早上,李春林带着茫然的心情坐上回上芝的客车,他无心观赏路上的湖光山色,心中升起一种无限的孤独失落感,一家人一起生活一十五年,现在要独自一人留在上芝工作和生活,不免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寂寞感,他觉得,只要和妻儿在一起,即使在谅山那样艰苦的生活,他也觉得生活充实,其乐融融。他是一向以工作为重的人,既然工作需要,他也只好以大局为重,以小家服从大家了。他闭目端坐着,考虑着回去后的工作的开展,他认为,当务之急必须开展一个“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活动,提高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卫生院才能在夹缝中生存和发展下去,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现在上级对各医疗卫生单位采用“定额拔款,盈亏自理”的经济改革的办法,逼使院长们想出创收办法,否则日子没法过,院长无法当。这几年,上芝卫生院虽然显示出发展的良好的势头,跨进市县的先进行列,但这弹丸之地,资金,设备,人才,技术力量先天不足,管理办法上后天乏力,靠的是传统管理的那一套,明显地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了,他觉得,很有必要参加一些省市关于医院管理学习班,开拓眼界,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利用一些现代管理办法,使卫生院才能持续发展,为卫生事业做出新贡献!
待续

原创 刘西元 两棵橄榄树
连载256
不知不觉,客车己到上芝车站,春林回到卫生院,打开房间,空荡荡的房间只有一张床,一套沙发茶几,一个文件橱,一张办公桌和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品,从此,他又要过上单身的生活了,他觉得从来没有过的寂寞和焦虑,但这种焦虑很快被打破了,詹大福,林梦萱,詹淑莲,文玉珍,邱绍华, 张世荣等人闻知李春林回来了,纷纷来看望,七嘴八舌地问了家庭安置情况和小孩上学情况。林梦萱在县城住了两天就先回来上班了。
这几天卫生院出了点小事。护士肖雪卿为一个七岁的病孩输液,打了三次还打不进血管,病孩痛得哭叫起来,做父亲的心痛起来,说“护士姐,打不到血管,好不好别输液了。”
“你叫什么?帮我抓好点,本来输液一次要收六元的,我打多一次没多收你一次的钱,都是照顾你了。”
病孩的父亲一听,气得往肖雪卿胸前一抓,扯下肖雪卿的胸卡找到副院长詹大福投诉,詹大福叫护理组长林梦萱先给小孩打针,又叫来肖雪卿,狠狠地批评一顿,要她当面向病人家属道歉。
詹大福余气未消地说: “这个肖雪卿,业务素质和技术差,服务态度又不好,常受到病人的投诉,得想好办法治治她才好。”
“这个人团队精神也差,有时自己班的工作做没完就下班,留一些手尾工作给下一班,其他护士也很有意见。还有一次,一个病家问她:‘护士,有没有开水?’他听后心里不爽回应说: ‘人啊,要水自己煮。’病家越听越不是滋味,不满地说: ‘怎么?你不是护士吗?明明这些水壶里有水,叫我自己煮!’肖雪卿毫不示弱地说: ‘怎么,你不是人吗?我叫你人你发什么脾气。’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吵了起来,影响很坏。”
李春林对詹大福说:“看来我们的服务工作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得好好整顿一下, 我计划近期开展一个‘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专题教育活动,待这二天我先拟个方案,再研究一下。”
李春林在车上己有了主意,他觉得, 当前, 有必要对全院服务工作进行全面整顿,以软实力来弥补卫生院硬件的不足。他还想借开展这次活动,让职工们知道,我李春林虽然家搬走了,但心没走,还想尽办法搞好卫生院工作,使大家一如既往地团结一致向前看。聚人心,干实事是一个领导最起码要做到的工作,人心散了,事业就要走下坡路了。
李春生带赖文琴从前洋上来看哥哥, 探听一下嫂子她们去县城的情况, 他们一向很尊重哥嫂, 和嫂子相处也很融洽。
兄弟正谈得入神, 突然, 邱绍华走进来说: “李院长, 来了一个前列腺肥大,拉不出尿的病人,请你看一下。”
“好吧,我就来。”说完起身对李春生俩人说: “你们在这里喝茶,我去看一看。”就出了门。
这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名叫林万金,昨晚六点钟后至今没排尿,近五年来老人常有尿频尿少,尿不尽意,排尿不畅,经常一个晚上要起床拉尿三、四次,弄得睡眠不安,痛苦不堪,昨晚至今滴尿未排,下腹胀痛难忍,呻吟不安。
李春林掀开老人的上衣, 见下腹隆起明显, 叩之呈实音,再认真检查一番,又作了肛门检查,对病人家属说: “看来是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所致尿潴留,我先给老人导尿,暂时先把尿排出,再作处理。”
待续

原创 刘西元 两棵橄榄树
连载257
说罢拿来导尿包,让邱绍华帮忙消毒,戴上手套,拿起导尿管操作起来,挿了三次,这橡胶导尿管怎么都挿不进膀胱,他只好拿来金属导尿管,好不容易才挿了进去,立刻,一股高压的尿流喷射出几米远,老人的脸上慢慢地露出笑容。
排空了积尿,李春林拔出金属导尿管,换一条橡胶导尿管留置。整理了床铺,开了一些口服药,又进行B超和血、尿常规检查,嘱咐住院观察一天及注意事项,一看己十二点半了,才急急回宿舍。
幸好林梦萱已帮忙去饮食店炒了粄条又买了肉丸汤,一盘鹅肉回来,四人胡乱地吃了一餐,饭后,兄弟再叙了一会,李春生和赖文琴才回前洋。
B超和血,尿检查结果出来了,证实了是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的诊断。李春林把检查结果和治疗意见提供给病人和家属,说道: “老伯,你这个前列腺肥大比较严重, 把后尿道都压扁了才不会排尿, 药物治疗效果较差,最好去省市医院手术治疗,以绝后患。”
林万金一听立刻制止说: “医生,我是黄土埋到脖子的人了,还要做什么手术,我不做,俗话说: ‘老人七十不出门,六十不过夜,’你开药给我吃就行了。”
“那是以前的旧观点,现在是: ‘七十小老弟,八十不稀奇,九十才算老头儿’呢,况且你的心、肝、肺、肾功能还好,活到九十岁以上足足有余哩。”李春林半开玩笑地说。
林万金说: “反正我已这么老了,我不做手术,吃吃药,只要尿能拉出来,什么事都没有。”
“但是怕药物效果不大好,五六小时没拉尿,人就会憋得受不了啦。”李春林继续劝说。
“医生,你给我长期放条尿管在那里不就行了吗?”林万金说道。
“导尿管只能解决一时,不能作长久之计呀,一般放置不超过七天呀,超过了会得泌尿系感染的。”李春林再解释道。
“不管如何,医生,你把管留在那里,我回去找药吃,不行再来找你好吗?趁天还早,你给我出院回家吧!”
李春林和林万金说话期间,老人的两个儿子木讷地站在一边不吭声,李春林知道,老人坚持不做手术主要原因是儿子没钱给他做手术,年龄是次要的原因。
李春林心中暗暗地叹了一口气,现在有钱人开始讲究养身保健,无钱人的命贱不值钱啊!
在老人的再三要求下,李春林也只好给他办理出院手续了。
李春林将病情后果与病家说清楚,为了解决老人的排尿问题,李春林教了家属定时放尿的方法,解决暂时的问题,嘱咐一周后来拔管。
几天后的晚上,全院开展以病人为中心话动的动员会召开了。这个活动,以“病人至上,服务第一”为核心,以“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扩大社会效益”为目的,以“内强素质, 外树形象” 为着力点,活动方案首次提出了首诊负责制,文明行医日常用语和出院评价这些行之有效的制度,并将这次活动与经济挂钩,与年终评比挂钩,促使活动落实到位。
这个活动从十月一日开始一直到十二月三十一日结束,为期三个月, 结束前要验収评比, 采取计划, 实施, 检查, 验收, 总结的四步法, 促使活动的落实。
待续

原创 刘西元 两棵橄榄树
连载258
李春林认为,以往单纯的口头表扬和精神奖励己有些过时了,人们在讲究更现实的情况下,单一的精神鼓励法己在某些人群中失去了吸引力,只有把精神与物质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大的效果。 “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活动的开展, 给卫生院注入了新的活力, 克服了以往一些弊端, 使全院服务质量又有了新的飞跃, 在全县年终检查评比八项指标中, 上芝卫生院又夺得六项第一名。 新年的钟声己经敲响,李春林己脱衣上床,突然,一陈阵咚咚的敲门声,把李春林叫醒。 “开门,开门,查房,查房。”李春林一开门,三个人影闪了进来,东张西望。 李春林对着那个年长的肩上就是一拳,“你这个癞蛤蟆,夜闯民宅,非偷即抢, 该当何罪?” “哎呀。打着我穴位了, 手都麻得抬不起来了。”原来来人是老朋友成丰农业银行赖日光主任和申东炮,茂芝村治主任詹前赞,申东炮今天回家看望父母,这几人和李春林都是铁杆兄弟,自然行事不客气了。 “怎么这么晚才来?”李春林问道。 “我们几人到录像厅看完录像,大家怕你一人太寂寞,就来看你了,顺便查查房,看看有没有金屋藏娇,是静姐不放心, 叫我常来检查, 检查哩。”赖日光一脸坏笑地说道。 “谁像你赖主任,手中有的是钱,吃着碗里,又看着锅里!”李春林毫不客气,他知道赖日光和他的营业员小何早有一腿。他边说边动手冲茶。 “别斗嘴了,茶也别喝了,来打几盘划底,看谁有本事,也好赞助我买车票。”申东炮说道。 “打就打,谁怕谁?”李春林搬出桌椅,干起“四人帮”来。 这划底又叫三攻一,是当地盛行的打法,只有一副扑克牌,留六张底,以叫分最高的人做庄,其它三人联手攻庄家,5,10,K是分数,总分100分,三人只要打破了分数就可赚一份,打不破分数庄家赚三份,扣底贫农每人赚二份,打光头庄家赚九份。 这是一种很有玩头的牌技, ,从45分叫起, 最高分的做庄。约定每输一份2元,这赢的钱用于吃夜宵,不足部分由李春林负责。 战火一开始,大家拿出十足的干劲,噼哩啪啦地大干起来,玩到深夜两点钟一结算,李春林赢了26元,詹前赞赢了16元,赖日光输了36元,申东炮输了6元,赖日光因为喜欢抢做庄,输得最多。 四人说说笑笑往三角街大虎的饮食店走去。 大虎饮食店里有一个喝醉的客人迷迷糊糊地瘫坐在椅子上,同吃的五人正想把醉鬼送到卫生院,见李春林几人来到,大喜过望,几人异口同声说: “李院长,你来得正好,阿泰喝醉了,我们正要送去卫生院打针呢。” 这几个酒徒,李春林都认识,还和他们喝过酒,几人酒量不差上下,酒德更不差上下,常常把一个灌倒了才罢休,那个叫阿泰的喝酒豪爽,又少心眼,经常先给他们灌醉了闹出一些笑话,今晚他们六人己喝完四斤糯米酒,十二支珠江啤酒。喝酒最怕掺着吃,掺着吃,更容易喝醉出事。 既然如此,李春林只好把打扑克赢的26元交给申东炮,苦笑着说: “你们三人吃吧,我和他们回卫生院去,我也不饿。”说完叫五人轮流背起阿泰往卫生院走去。 到了病房,李春林叫林梦萱给阿泰输上护肝药,阿泰还在胡言乱语,双手不断拍打下腹,似有痛苦之状,李春林翻开衣服一看,下腹明显隆起,叩之呈实音,是尿潴留引起烦躁不安了,李春林二话不说, 立即给阿泰导出2000多毫升的尿液,阿泰才慢慢地安静下来。处理完毕,李春林对五人说: “你看,你们贪杯斗酒,把人整成这样,下次你们醉了,我把你们的鸡鸡套上避孕环,叫你和老婆干不了活。” 五人大笑一场说: “别生气,改天请你喝酒回谢!” 李春林说: “喝酒就免了,今晚留二人看护,其余的回去睡觉, 我也累了, 要去睡了。”说完把注意事项再嘱咐一番,才回宿舍。 春节后,李春林收到卫生局发来的一份文件,打开一看,李春林又喜又忧,不知文件说的是何事?看官莫急,且待下回告知。 待续
下回预告:第三十五回 为职称夫妻学外语 请验尸大业拒海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