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吉玲《青原阁笔谈》
月光何皎皎 当夜挂中天

一年又是中秋至,啼雁三声不忍听。
满月当空笼玉宇,残云何处挂离情?
怨郎肯负春前约,叹月偏朝别后明。
此夜千家临皓魄,凄清独自掩窗棂。
“秦时明月汉时关”!月圆月缺一如花开花落,自有时序,盈亏消长,自然之理,非关人世间离合悲欢。《梦溪笔谈》曰:“月本无光,犹银丸,日耀之乃光耳。光之初生,日在其傍,故光侧,而所见才如钩,日渐远,则斜照,而光稍满。”
月亮有许多雅致的别号,如望舒、嫦娥、婵娟、蟾宫、玉钩、冰轮、晶盘、飞镜、玉兔、太阴、幽阳、皓魄、纤魂、清标、夜光。而最动听、撩人迷往的莫过于——“广寒宫”这一凄美的芳名!
话说,杨贵妃去世后,唐玄宗思念弥深。一天,梦见妃子飘然而至:“太上皇你随我来也!”玄宗遂感觉贵妃扶着他,轻飘飘御清风,荡悠悠驾彩雲。忽见瑶阶琪树,楼台隐隐,天香扑面,匾上刻有“广寒清虚之府”。玄宗道:“呀!眼前不就是月宫了么?”
忽听里面有女子的笑声:“来了!来了,太上皇来了!”
随即一位仙女迎了出来:“贵妃娘娘与太上皇请进!”原来,织女领了一班仙女,也等候在月宫。
月主嫦娥姑娘道:“姐妹们,开始起舞奏乐!”
于是红牙顾曲,碧浪裁诗,轻敲檀版,微破朱唇,鸾笙凤管云中响,泠泠节奏应宫商,一曲《今夕何夕》绕画梁:
今夕何夕兮歌舞笙箫贯长空
唐明皇 杨贵妃
长相思 喜相逢
相逢在碧海青天广寒宫
爱绵绵 情融融
钗盟早订三生石
神仙眷侣其乐无穷
~~~~~~~~~~~~~~~~~~~~~~~~~
红尘世界兮繁华过眼太匆匆
马嵬坡 风雨作
红颜死 君王痛
一曲长恨歌长留在人世中
唐明皇 杨贵妃
今夕再续前缘两相逢
了却伊人相思梦……
这真是:溶溶春似海,缓缓夜如年!好一个广寒宫啊!引起世间多少遐想。大文豪苏东坡就曾经问道:“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从最早记载的《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古籍中,到乡间市井,月亮的神话传说绵延不绝。可见自古以来人们对月亮非常崇拜,每逢八月十五赏月时,人们会为月亮奉上供品。此外,逢月明之夜,有些闺阁小姐便会带着侍女,在花园里设置香桌,焚香拜月,祝祷祈福。
我不禁想起《西厢记》里,崔莺莺拜月的故事。想着、想着,仿佛穿过时空的隧道……哦,那莺莺小姐在侍女红娘的陪伴下,正在园中焚香拜月呢!那红娘点了三炷香,一炷一炷地递给崔莺莺。莺莺轻声向月亮祈祷着,到第三柱香,莺莺却不做声了。红娘就俏皮地替她高声说出了心愿:“愿小姐早得如意郎君!”莺莺拜了两拜,长叹一声。那张生隔墙听见,春心欲动,立即口占一诗:“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 墙内莺莺听了,随即唱和道:“兰闺深寂寞,无计度芳春,料得高吟者,应怜长叹人!”结果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留下千古佳话……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人类经历了相当漫长的发展历史,在当今具有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的条件下,经过科学家们的努力奋斗,使古人“登月”的神话已成为现实。“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宇宙飞船的发射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这是中国对遥远月球展开探测的伟大的里程碑!月球上究竟有没有生命迹象呢?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生命迹象,的确是一片寂寞的天地,广寒的国度!但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会百尺竿头,继续努力探索下去,永远走在世界人民的最前端。常言道:“人身难得、中国难生”,叫我怎能不为自己出生在中国而自豪!叫我怎能不为伟大的祖国,在航天事业上的突飞猛进,献上一首赞诗呢!
山也欢呼水也欢, 祥云万里送飞船。
天空星月信能揽, 科技峰端誓可攀。
时代维新先树帜, 灵霄探秘已攻关。
泱泱吾国前程远, 屹立东方不汗颜!
犹记得庚子年,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战胜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并且积极支援世界各国,彰显了敢于担当的大国精神!
天施化雨除阴疫政清民泰新中国
地送春风布阳和水意山容古神州
相信新中国一定能早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月亮呀,你光腾五彩,影耸千寻;你如金晃耀,似玉玲珑!你一轮光初满,万里气尤清。当此一轮皓月,让我献上一首小诗,歌颂你,也歌颂我的祖国:
月光何皎皎! 当夜挂中天。
皓色暖春夏, 清辉浴陌阡。
阴晴时转换, 此事古难全。
欣喜太平世, 中华好梦圆!
悄悄不觉月转廊。光彩临庭,清光入户!柔和若许,皎洁如斯……
我在想,此刻您也在凭栏望月么 ?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