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科学家用了3年的时间,对近7百名百岁老人跟踪研究。发现他们不易生病,健康长寿的秘密是:拥有一个好的心态。
深以为然,元代医学罗天益也说过:“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内心混乱,欲望开始丛生,就容易招致病魔。而内心平静,和悦之气升起,就可以百病不侵。
所以最好的养生,其实就是内心慈悲。这,也是释迦牟尼终其一生,一直通过言传身教,希望让我们刻在骨子里的。
二战以后,人类社会经历过几十年的冷战。冷战有三个显著特征:第一,意识形态尖锐对抗、价值观冲突;第二,经济脱钩;第三,军备竞赛升级。现在似乎也能看到这三个方面的影子。中美之间战略竞争愈演愈烈,可以说未来十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美国把中国作为系统性战略竞争对手,这个政策不会改变。当然,现在美国大选也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我大胆预测,哈里斯将成为美国下一任总统。
四年前,曾精准地预测拜登将以306:232票胜出。我觉得,民主党取胜对未来政策的可预期性、对世界稳定、对中美关系都是好消息。特朗普上台则相反。尽管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对华政策大体上是一致的,都会跟中国展开竞争。其实竞争并不可怕。我们要比就比两点:第一,看谁对本国人民更好一点,让本国人民过上好日子;第二,看谁对国际社会贡献更大一点。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还是要走一步看一步,短期内难分高下。但是,过去几十年形成的全球分工体系、全球化进程被打乱了。这并不是说,现在所谓逆全球化,正在甚嚣尘上。我认为,新一轮全球化仍然在演绎,只不过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去中国化”、“去俄罗斯化”的所谓新的全球化。以价值观为基础,相互抱团、小院高墙、拉帮结伙,现在是愈演愈烈,这对于中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了一定的挑战。
但可喜的是,继巴厘岛之后,去年11月份习拜会在旧金山达成了元首共识,大家感到中美关系正在止跌企稳。不久前,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来华访问。马上要在北京召开香山论坛。我觉得都是好消息。经贸合作是中美关系压舱石,对于双方,对于世界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全球经济虽然低迷,但是我认为未来几年的国际投资、贸易,还有科技创新方面合作,依然会延续。尽管中美科技合作协定仍在延期,还没有续签,已经延期了两次,每次半年时间,但中美关系恢复稳定趋势是不会逆转、不会改变的。第二点,全球政经格局正在深刻演变,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治理体系动摇,摇摇欲坠,力不从心。
我相信俄乌战争迟早会结束,未来联合国、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也是箭在弦上。俄罗斯是否退出五常?印度会不会加入五常?还有待观察。按照莫迪的设想,他说到2047年,美国是第一大经济体,印度第二,中国第三。我觉得他在吹牛。但是,最近几年印度发展势头很猛,14亿人口,去年经济增长了7.8%,今年将继续保持在7%以上。中国今年经济增长可能也就是5%左右,应该能够实现,但是速度下来了。过去几年,印度首先是超过了法国,后来又超过了英国,现在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不久的将来,也许是明年,顶多是后年,它会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四;接着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即:美国第一,中国第二,印度第三,德国第四,日本第五。全球格局演变还有待观察。美国已经放出风声,他要带头放弃一票否决权。二战形成的这种全球治理体系面临重大改革。大家拭目以待。
第三点,就是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如火如荼、日新月异,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影响深远。大国博弈也是愈演愈烈。在IT、芯片、半导体等很多高科技领域,中国一些有竞争力的领域,比如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等,遭受了美国和欧盟301调查、加征关税等,这是一股逆流,但也充满了机会。中国新质生产力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但挑战也非常大。不久前召开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了300多项改革,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等领域改革,推动创新能力提升。
第四,全球发展并不平衡,正在严重分化。全球西方、全球东方、全球南方,都在抱团。但是亚洲国家、新兴经济体正在崛起,亚洲依然是全球经济发展重心和最有潜力的地方。RCEP——中国和东盟十国还有中日韩、澳大利亚、新西兰签署的这个RCEP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大家都从中受益。中国也是受益匪浅的。
第五个方面,就是中国推动新一轮全方位改革和开放,向国际社会释放了一个积极信号,为世界经济注入了新的动力。我们要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对标CPTPP高标准的国际经贸规则。大家感觉到,中国未来发展潜力很大,机会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