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读朗月诗歌《武候墓前读旱莲》
伍宏贤
这首诗,是朗月对莲花独特情感与深刻理解的诗意表达,同时巧妙地将这份情感寄托于武侯墓前的旱莲之上,赋予了历史与自然景观以人文的温度。
诗歌开篇便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莲花的喜爱,不仅因其“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更在于其“活得自我通透,不骄不媚”的生活态度。这种超然物外的气质,让莲花成为了一种精神的象征,独自在水中绽放,任凭风雨来袭,依然保持那份婷婷之姿。
随后,诗人的思绪开始飘远,她想象着如果莲花能够走出水面,看看这世间的繁华与英雄,会是怎样一番景象。这里,诗人实际上是在借莲花之口,表达了对广阔世界和多彩人生的向往。然而,紧接着她又笔锋一转,指出莲花其实早已以另一种形式——“旱莲”,来到了武侯墓前,实现了它的“行万里路”。
在武侯墓前,这株四百多年历史的旱莲,仿佛是莲花仙子穿越时空而来,为了纪念那位智勇双全的蜀汉丞相诸葛亮。它以超凡脱俗的姿态落户汉中,将定军山脚下的风都染上了自己的高洁与大美。黄昏时分,晚风吹过历史悠久的门匾和石板路,仿佛一位倾国倾城的绝世女子翩翩而出,那是旱莲的灵魂在苏醒,也是诗人心中那份对英雄的敬仰和对美好品质的追求在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莲花及旱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人格之高洁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寄寓了对于历史人物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它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跨越时空的情感交流和文化传承的力量。(老悟)
武候墓前读旱莲
朗月
我喜欢莲花
不仅喜欢它出污泥而不染
更喜欢她活得自我通透
不骄不媚
不与任何一种花媲美
独自开在水中
静静地 任风吹 任雨来
婷婷复婷婷
我常想
为什么你总在水里
不能偶尔的出来走走
看看凡尘看看烟火
看看这世上不仅有平庸
也有英雄伟岸 也有气贯长虹
人说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今天 我终于看到了
原来你早已来到这里
在一个四百多年前的夏夜
你孑然一身
踏白云 趟汉水 过秦岭
只为他而来
你用百年修炼的仙身
超凡脱俗的慧根
落户汉中 从此定军山脚下的风 揉进了你的高洁与大美
黄昏降临 晚风拂过恢宏的“天下第一流”门匾
吹过两千多年的石板路
越过小巧的月亮门
一个倾国倾城的绝世女子
翩翩走出
一颗孤独 杰出 沉睡的心
正在苏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