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眼里的中秋节
作者:饶晓辉
广东省潮汕地区是以潮州、汕头、普宁、揭阳、澄海、潮阳等地合之的统称。九十年代初到二0一六年,我有幸在美丽的大潮汕工作生活了二十多年。中秋年年有,各个地方也都有过中秋的习俗。但中秋节在潮汕人眼里,是仅次于春节的传统民俗及民间祭祀的重要节日。
每逢中秋节要临近的日子,几乎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中秋的月饼礼盒,茶叶好酒,期待着和家人朋友团聚,喝茶赏月,欢聚一堂。潮汕地区的中秋习俗,有着独特的地方特色。潮汕有俗谚:“男不圆月,女不祭灶”。中秋夜,年轻的男男女女便会约上三朋四友,到阳台或是海边,摆上工夫茶具,一边喝茶赏月,一边品尝美食和月饼。近些年去南澳岛、莱芜岛通宵品茗赏月者大有人在。因此,现时的潮汕各工厂企业在按排中秋节假期,也很有创意和人情味。假期就是从八月十五的下午到十六的下午,其目的就是为那些喜欢彻夜品茶赏月族提供便利。而年长一些的女人和小孩,则要在家拜月娘,以求好运吉祥。
在我国有这么一句话,叫“食在广东”,这其中尤以潮汕为甚。这话既是对广东美食的一种认可,也真真切切地反映了广东人对美食的讲究。同样的食材,他们烹制出来的味,那是一个字叫“绝”。在那生活久了,难怪当年回乡后,我竟用好长时间才适应了家乡的饮食,梦里常忆起与潮汕朋友一起吃海鲜、喝工夫茶、品潮汕点心的快乐时光。
潮汕人过中秋节,有一种必备糕点叫潮汕𦛨饼,又称潮式月饼,是扬名中外的潮汕名饼食。𦛨字,在潮汕方言中指猪油。顾名思义,是用猪油掺面粉作皮,包馅料烤焙而成。𦛨饼一年四季都有售卖,但在中秋节上市最合时节,是潮汕中秋月饼中的上品。𦛨饼以其馅料不同,区分为绿豆沙𦛨饼、双烹𦛨饼、乌豆沙𦛨饼和水晶𦛨饼等。其形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正圆形的占绝大多数,寓意团团圆圆。这其中,尤以澄海苏南食品制作的𦛨饼,口感最好。他们的特色是皮脆, 馅厚而清,香甜软润,吃后凉喉清爽,且不油腻,非常有特色,深受本地人的喜爱。
中秋节在潮汕,除了能品尝到各式精美糕点外,中秋烧塔是潮汕地区的另一习俗。以前是用碎瓦片砌成,现在全部改用砖条砌成, 砖条结实好用。现在的烧塔有两三层楼高,一些海边旅游景点,中秋夜都会在沙滩上烧塔,吸引了很多市民和游客前来观看,一起欢度中秋。
据传烧瓦塔始于元朝末年,当时中原人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于是相约中秋夜燃烟堆作为起义信号。此后中秋节烧瓦塔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有些地方还保留着烧烟堆的习俗。又因“瓦”与“蚁”在潮语里同音,又名“烧蚁塔”。希望可以把各家白蚂蚁烧死,来年不再有蚂蚁为患的说法。这是潮汕人对于美好愿望的寄托,也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
转眼间,离开潮汕已有好几年了,每每想起在那生活的美好时光,我便会情不自禁地想起热情好客的潮汕朋友,想吃美味的潮汕海鲜,想听潮汕话,想品工夫茶,想那里的一切一切。
愿美丽大潮汕的明天,越来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