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那轮月
今天是中秋节。天上有月。故乡在秦,女儿在北,我和妻在山阴,友在四方。
绍兴有湖,名曰鉴湖。绍兴的月亮亦以鉴湖名之。鉴湖月自古有名。李白曾说,"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鉴湖月。"于是他坐着小舟,顺着运河,观赏着吴山越水,一路逶迤来到了鉴湖。李白是谪下人间的天仙,他前生一定与月亮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曾经在寂寞苦闷的时候,"举杯属明月,对影成三人。"也曾望着天上的明月,发出过千古的人生感概道,"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是的,年年岁岁月相似,世世代代人不同。李白来了,又去了。千年之后,我也来到了绍兴。这轮曾照过李白的圆月,如今又照在我的白发上。我和李白共享一轮明月,通过这轮明月,读懂诗仙的心事,发思古之悲情,何其幸运。
此时此刻,故乡的亲人们也一定像我仰望着天上的月亮。故乡的月亮也有名字,叫秦楼月。说起来诗仙确实是同明月有缘,秦楼月的名字也是他取的。他在《忆秦娥》中说,"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我从秦乡来到绍兴己经有二十三个年头了。年轻时,总觉男儿应该志在四方,对于故乡还没有多少感觉。年老多情,思乡之心渐起。逢年过节,这种感觉越发强烈。中秋时,才会真正体会到那种"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痛楚。为了缓解自己的思乡之情,我几年前在家乡也建了房子,青瓦白舍,把越乡的风格也带到了秦乡。古诗十九首曾云,"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我建的楼上,西北有阁,即曰步云阁。阁上有联,借用了《滕王阁序》的成句: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借此楼,秦越两乡,既可相望相守,又可轮流小憩,以解相思。秦越一体,中秋居越,如同居秦,又何愁焉。
此时此刻,我坐在电视机前,看着中央电视台的中秋晚会。我想,正在北京的女儿,在这清风明月的晚上,会干些什么?正思之际,女儿发来了一张她拍的明月照。只见那张明月,高高挂在北方的天上,一脸的清辉。通过那轮明月,我仿佛看见了女儿那张明亮圆润的脸庞。女儿名兰怡清,谐音亦青,取"青出于蓝而胜于于蓝"之意,又有"心清如水,气香如兰"的祝愿。小的时候,对孩子的管教过严,父女之间,不觉间有了隔膜。女儿长大了,我便调整了对女儿的管理方式,父女交流顺畅多了。女儿在很多地方像我,学习刻苦,为考研在学校图书馆泡了一年。她也喜欢文学,上高中时就偷偷写小说。独立性强,有自己的主见,考研和上学的一应事务,都是自己经管,很少要父母操心。为人大度,甚至超过了我。日常有时我想不开的时候,甚至遭她的晒笑。为人父母,有女如此,口里不说,心里总是高应的。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事业。去吧,我的孩子,愿你无论走到那里,都有一颗像月亮一样明亮的心。
此时此刻,妻子和我坐在一起,同看中秋晚会。妻子和我邻村,是我的初中同学,坐过同桌。初中毕业后,便各有去向。山不转水转,天教此生与此卿,最终又走在一起。我们结婚二十多年了,人生一路走来,伴我走过了艰难和暗淡的日子。妻子为人善良,敬老爱幼,关心老家的每一个家人,对我照顾得无微不至。历经岁月的磨砺,为人豁达大度,超过了我。有时我私下竖大姆指。妻子负责其学院的教务,又要操心家里的一切,耐心也超过了我。见贤思齐,夫妻相长,我从她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人生是不断成长的,我一路走到今天,离不开妻子的相扶相持。昔日相濡以沫,今则两心相通。好文章齐赏,坏心情共担。我好文学,妻好书画摄影。每出外游玩,我通典故,吟诗作文,妻配图片,有情调的生活夫妻共同创造。亲不亲,故乡人。无论我走到哪里,有妻相伴,吾则心安。苏轼有言,吾心安处即吾乡。入越二十多年来,同饮则江水,同赏鉴湖月,如今渐入佳境也。
此时此刻,那四方的朋友们,也一定望着天上的明月,引有情怀吧。现代的网络,有了广交天下友,天涯若比邻的条件。通过网络,多少失联的老友联系上了,多少远方的新友结交上了。这其中有过去的初中和中专同学,有过去的老师和工作过的同事,有本学校的爱好艺术的老师,有远在广东的同乡和亲戚,有远在河北和山东的病友,有远在东北的女儿同学的家长,有故乡吾兄的同学。以文字交,唱和往来;以情性交,相投契合;以艺术交,互取所长。吾之交友,取在知心,取在同道,不必趋炎附势,不必利欲熏心,人生如此,不亦乐乎?
古语说,倾盖如故,白首如新。此时此刻,亲戚家人,新知故友,同望一月。心同此理,情同此怀。明月来相照,千里一片心,又有什么可遗憾的呢。
中秋夜,我望着那轮明月,心里很充实。故乡在秦,女儿在北,友在四方,我和妻在山阴。
写在中秋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