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记·岁月屐痕
——谨以此文深切缅怀家父家母
作者-邸刚
【第一节】
(前言)
🔺父亲拍照于1953年
我的父亲,名邸振清,1925年10月25日出生于祖籍河北省唐县一户普通小商户家庭。1931年春,中国正处军阀混战,内忧外患,民不聊生之际,人民饱受战乱匪患之苦,在动荡不安的年代里艰难求生。国破山河在,战乱民无家。为了躲避战乱和匪患,乡亲们都纷纷逃离生养自己的故乡,去异地他乡另谋生路,我祖父也不例外,携家人背井离乡,从河北省唐县一路跋山涉水,迁徙至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所辖的察哈尔右翼前旗.玫瑰营镇.全胜局村,(彼时称绥远省、集宁区、原名:老鸹嘴子)。从此成为第二故乡,并在此安身立命。父亲年幼时丧母,早年读过三年私塾,曾在本村孙氏木匠铺做过几年学徒,平时帮助我爷爷打理店铺的生意,有着丰富的知识储备。父亲有一个哥哥、一个妹妹和两个弟弟,排行第二。
我父亲的军旅生涯起始时间是1942年2月,起始地点在内蒙古治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彼时称绥远省、归绥市)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从此踏上了革命的道路。父亲有11年零10个月的军旅生涯,正营科级军转干部,战斗英雄。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饱经无数次生生死死的战火洗礼,在无数次战斗中多次获得嘉奖,立下了汗马功劳,功勋卓著,荣膺【共和国人民功臣勋章】、【华北解放奖章】和【抗美援朝奖章】。
父亲身经百战,一身肝胆。在抗日战争中(1944年9月)给抗日前线部队运送军需物资任务时,遭遇日军,被日本兵投掷的手雷炸伤右脚,造成右脚粉碎性骨折,从此落下残疾,系二等甲级伤残军人(相当于现在的五级伤残军人)。父亲1952年12月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军排级以上干部集体转业,安置到东北长春地质调查所任职。1953年调任天津华北冶金地质勘探总公司供职,1956年4月调任驻地在河北省唐山市的冶金勘探515地质队履职,1961年遭受残酷的政治迫害,回乡务农,蒙冤二十余载。1981年沉冤得雪,恢复原职,1985年10月离休,1997年12月15日(农历冬月16日、周一)父亲忽患肝癌医治无效,不幸驾鹤西去,耋寿73岁。
我的父亲性格沉稳睿智,心胸豁达。待人接物真诚淳朴,光明磊落,爱憎分明,立场坚定,平易近人。做事坦荡无私,清廉简朴,有着老派的传统美德。父亲见不得穷人被欺压,弱者遭欺凌,是一位充满正义感、充满人情味的男人。男子本强,为父则柔。父亲在外顶天立地,在内没有脾气,对子女的要求非常严格,在子女面前是慈父亦是良师益友。
🔺母亲拍照于1956年
我的母亲,名李敏安,祖籍广东省.梅州市。1925年11月15日出生于辽宁省营口市一个小职员家庭。母亲有一个妹妹两个弟弟,排行老大。母亲早年毕业于国立奉天女子高中(今辽宁省沈阳市第二十中学),老牌高中生,相当于现如今的本科生。母亲善女工、烹饪、以精美的刺绣、精巧的针织而见长,是一位知书达礼,为人谦和,具备四书五经、琴棋书画、文化韬略的贤惠妇人。女子本弱,为母则刚。在那个生活充满艰辛,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艰难困苦的生活环境,使她老人家的性格刚强智慧。母亲在闲暇之余,经常教我们识字画画、唱歌跳舞,母亲的言传身教,使我们兄弟姊妹们一生受益匪浅。母亲自幼就生活在城市里,没有在农村生活的经历,能陪伴我们在农村最艰苦的岁月里共渡时光,实属不易。母亲在相夫教子中渡过了一生。我们为拥有这样一位才貌双全、人品出众的母亲,是我们兄弟姐妹莫大的幸福、骄傲和光荣。
2015年2月23日,农历正月初五、周一,母亲因病医治无效,在家中驾返瑶池,耄寿91岁。
🔺父亲母亲和大姐二姐
我的父亲是革命军人出身,母亲是受过中等教育的知识女性,父亲和母亲风雨同舟,相濡以沫近五十个春夏秋冬,二老的优秀品德和个人素养,是我们兄弟姐妹们学习和效仿的典范,我们自幼耳濡目染父亲母亲的言行举止,在潜移默化中深受熏陶且受益匪浅。父亲和母亲不仅对我们兄弟姐妹寄予厚望,而且教育有方,总是教导我们不仅要在学校好好学习,而且还要学会做人做事,一生都不要忘记这十个字:“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我们始终坚守“礼义廉耻,忠孝节义”的古训,牢记父亲母亲淳朴善良的言传身教,踌躇满志,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
父亲和母亲膝下育有四男三女七个孩子,待我们兄弟姐妹一视同仁,从来不重男轻女。依次是:长女邸翎、次女邸翔、长子邸刚、次子邸强、三子邸伟、四子邸红、三女邸鹏。我们兄弟姐妹七个,父亲的责任重担和母亲的煦育之劳可想而知…。现如今我们均已退休,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子孙满堂,其乐融融,我们兄弟姐妹们始终赓续“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的华夏优秀传统美德,铭记于心。人生一世,草生一秋。人生中能得到父母的爱就是最大的幸福。父爱重如山,母恩深似海,养育之恩大于天,百善孝为先,子孝天地行。父母虽然离开了我们,但音容宛在,恩泽犹存,二老的言谈举止,永远鞭策着我们,依然为二老的一生感到无限的骄傲和感恩,父母的养育恩德比山高、比海深,铭心刻骨,今生今世无以为报。
时至今日,每当我遇到年纪与父亲母亲相仿的耄耋老人,很想上前和他们打声招呼,说上几知心的话,以表思念父亲母亲之痛,目送他们形销骨立颤颤巍巍离开的背影,令我心酸,心里很不是滋味,此刻,父亲母亲的身影仿佛浮现在我的眼前,甚至觉得每位老人都是那么的亲切可爱。父亲母亲总让我牵肠挂肚,然而,每当我望着步履蹒跚老人们的离去后,我总是那么的失落,我猛然间醒悟到自己是一个失去了父亲母亲的人,我的心顿时感到一阵酸楚,让我泪眼模糊。正所谓:目之所及,皆是回忆,心之所想,皆是过往,眼之所看,皆是遗憾。来日并不方长,父母一别再无归期,唯有无尽的思念,您长眠,儿常念,愿另一个世界,没有天堂,也没有地狱,只有安息。清风化雨,思念绵长,有爸在,天就在,有妈在,家就在,如果有一天生你养你的两个人都不在了,那么,在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人会不求回报的对你好,会真正无私的疼你爱你,对你问寒问暖,没有人在意你过的好不好,工作累不累,胖了还是瘦了,没有人忍受你的坏脾气,没有人包容你的缺点。没有父母的艰辛,哪有我们的幸福。人的一生只欠两个人,一个是父亲,一个是母亲,苦日子过完了,他们却走了。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双亲去,人生只剩归途。如有来生,下辈子还做您们的儿女,再续尘缘,报答父母双亲的养育深恩。

总社长:墨痕
执行总社长:江声
总编:墨痕
执行总编:禾乃
名誉总编:纤夫 刘军
现代诗主编:娇君
古诗词主编:柳阳甫
特刊主编:禾乃 王小泥 刘生 孙丽丽
【今日诗选】主编:江声 靳继书
【风华光影诗画】社长兼主编:睿博
英文主编:李一凡
全球风华社长:刘生
精英朗诵团团长:阮虹艳
艺木总监:诗涵兰馨
音频总监: 于江群
精英朗诵团执行团长: 相逢一笑 幽 兰
精英朗诵团副团长:淡墨青衫 雪峰 生命如一泓清水 凯 哥 苡子
宣传部部长:建国
总顾问:谷未黄 三色堇
文学总顾问:雪野 李明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