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杜延基,原创。
夏花已落秋花黄,
一片萧瑟天渐凉。
一年一度中秋节,
多少游子盼团圆。
聚散离合天涯路,
山高水阔心何处?
朝朝思念又暮暮,
年年岁岁尽辜负。
美酒佳肴月饼香,
石羊河畔四合院。
自古明月出天山,
从来丝路穿祁连。
举杯共饮望婵娟,
低头垂泪满沧桑。
红尘过客太短暂,
为何逐利天天忙?
从前月儿今还圆,
奈何人无再少年?
阴晴圆缺任变迁,
成败得失随风散。
壮丽山河国泰安,
泱泱华夏民族强。
百年巨变正巨变,
五千文明代代传。
这首《中秋》由杜延基创作,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深情的诗歌,通过对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人团聚的渴望,同时也抒发了对人生、历史以及国家发展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 开篇意境
**夏花已落秋花黄,**
**一片萧瑟天渐凉。**
开篇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引出了秋天的气息,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同时也为后续的中秋主题做了铺垫。
### 中秋情感
**一年一度中秋节,**
**多少游子盼团圆。**
这两句直接点题,表达了中秋节对于人们的意义——团圆。这里提到的“游子”是指远离家乡的人们,他们渴望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与家人团聚。
### 漂泊之感
**聚散离合天涯路,**
**山高水阔心何处?**
接着,诗人用“聚散离合”来形容人生的无常,表达了人们漂泊在外的心情。“心何处?”则是对心灵归属的一种追问。
### 思念之情
**朝朝思念又暮暮,**
**年年岁岁尽辜负。**
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思念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亲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带有一种时光易逝的感慨。
### 节日气氛
**美酒佳肴月饼香,**
**石羊河畔四合院。**
这里描述了中秋节期间家庭聚会的场景,用“美酒佳肴”和“月饼香”来烘托节日的氛围,同时也提到了具体的地点——“石羊河畔四合院”。
### 自然景观
**自古明月出天山,**
**从来丝路穿祁连。**
接下来,诗人引用了古代自然景观和历史背景,用“明月出天山”和“丝路穿祁连”来增添诗歌的文化底蕴。
### 情感共鸣
**举杯共饮望婵娟,**
**低头垂泪满沧桑。**
这两句通过“举杯共饮”和“低头垂泪”的对比,表达了人们在节日中既有欢聚又有回忆的情感变化。
### 人生哲理
**红尘过客太短暂,**
**为何逐利天天忙?**
诗人在此提出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质疑人们为何总是忙于追逐物质利益,忽视了生命中更为重要的东西。
### 时间流逝
**从前月儿今还圆,**
**奈何人无再少年?**
这两句表达了对青春不再的惋惜,同时也强调了时间的无情。
### 历史变迁
**阴晴圆缺任变迁,**
**成败得失随风散。**
通过“阴晴圆缺”比喻人生的起伏变化,强调成败得失都是过眼云烟。
### 国家发展
**壮丽山河国泰安,**
**泱泱华夏民族强。**
最后,诗人将视角转向国家的发展,表达了对祖国繁荣昌盛的自豪之情。
### 结语
**百年巨变正巨变,**
**五千文明代代传。**
整首诗以对国家未来充满希望的句子作为结尾,展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前景。
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还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色彩,是中秋节期间一首寓意深远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