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中秋,最美莫过于“平分秋色一轮满”的中秋月了。很喜欢宋代诗人李朴的一首《中秋》的诗,“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簌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浩瀚广阔的夜空中,中秋月亮像宝镜般升起,月静风闲,万簌俱寂。空中只有单薄的云,遥望星空,这一轮满月,足以平分秋色,将那四通八达的大路照得千里光明。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月,穿越了历史千年,见证了无数阴晴圆缺。中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千百年来,在中国人的精神原野上,总有一轮圆圆的明月高悬其上,有阴晴圆缺、悲欢离合的咏叹,也有怀远望乡、家国一体的共鸣,月圆花好、美景良辰,都被润色得更有趣味。“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落无声湿桂花。今夜明月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沐浴在月色如水的美好光景中,感受这中秋圆月赋予了大好河山壮丽的景象,也赋予了花好月圆的良辰美景。
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小时候,中秋的晚上,我们在院子里盼望月亮,年少的我们并不是期望出来的月亮有多好看,而是月亮出来就可以吃月饼了。这月饼和月亮一样圆圆的,抬眼望天空圆圆的月亮上,能清晰看见里面的桂花树。长辈告诉我们那轮圆月之中,有一只玉兔在桂花树下捣药。月饼被母亲切成几块,大家分着吃,我们一边吃着月饼,一边睁开双眼,随着母亲的手指,似乎真看见了那树和玉兔的影子,还有嫦娥那飘飘的衣袂。
儿时的幸福很简单,那一块圆圆的月饼被分割,放进嘴里满口的甜,吃了月饼之后甜到了心里,人也快活起来,细细品尝,淡淡的糯香,浓浓的油香。
长大后,月饼制作工艺也改进了很多,包装也精美了很多,各种月饼可谓琳琅满目,月饼制作上更是色泽丰、口感佳、形状各异、大小不一,水果馅、肉馅、枣泥馅、五仁馅,数不尽的花样,尝不尽的口味。品月饼,其实品的是一种心情,图的也是团圆。
三
“不尽相思明月寄,天涯处处共此时。”那熙攘的人群,千山万水阻挡不了思念的脚步,辛苦辗转只为同一个目的:一家人围坐在一起,陈瓜果于庭,一同赏月,享受团圆温馨。月圆花好,美景良辰,皓彩同普。这个以团圆为意,以美满相宜的温馨时刻,在中秋佳节更加确认了“家”的意义,更加懂得了团圆的价值。
圆圆的桌上,摆放着美味佳肴,游子们哪怕隔着万里路,也要跋山涉水,举家团圆。在中秋月圆的夜晚,以酒当歌,以茶为茗,畅饮抒怀,将心与明月相照,与思念相融,美妙和期盼在这月光里守望,守望这幸福的清欢。
“平分秋色一轮满。”碧空万里,月向一圆。魅力中秋,圆圆满满,浓郁千年美好的祝愿,也是每个人心中最明最具诗意的月亮。责任编辑/王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