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爱绵延,永不干涸
文/纪保成
在悠悠岁月的长河里,总有一些珍贵的记忆,如璀璨的星辰闪耀着永恒的光芒,永不黯淡。于我而言,父亲与姨奶奶之间那份深沉而执着的情感,便是那熠熠生辉的星辰中最为耀眼的一颗,温暖着我的人生旅程。
八岁那年,奶奶的骤然离世,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无情地摧残了我们家庭的温馨与宁静。那一刻,父亲仿佛被抽走了灵魂,整个人陷入了无尽的悲痛之中。他的眼神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总是痴痴地望着某个角落,奶奶的音容笑貌仿佛深深地烙印在他的眼底,挥之不去。母亲曾说,远在他乡的姨奶奶在得知这一噩耗后,哭得肝肠寸断,几乎昏厥。
那时的我,对姨奶奶毫无概念,只是从父亲偶尔的只言片语中,捕捉到一些关于她的零碎信息。我知晓奶奶在世时,姨奶奶是最疼她的姐妹。尽管姨奶奶身体孱弱,无法亲自前来探望,但每年年前,那份饱含深情的心意总会如期而至。晒好的萝卜干、甜美的柿子干以及充满爱意的手工糖饼,透过他人之手传递而来。奶奶总是视若珍宝,舍不得轻易品尝,而是将它们小心翼翼地收藏着,待到新年时,等我满心欢喜地给她磕头拜年,她便会满脸笑意地将这些宝贝一股脑儿地拿出来,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模样,她那满脸的皱纹里都盈满了幸福与满足。
时光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中,奶奶已经离开我们二十多个春秋。然而,每年的初三,父亲都会如同履行一项神圣的使命,坚定不移地去探望姨奶奶。有一年,天空飘起了鹅毛大雪,天地间一片洁白,寒冷的风如尖锐的针,刺痛着每一寸裸露的肌肤。母亲心疼父亲,柔声劝他改日再去。但父亲却异常坚决,他那坚毅的目光仿佛在告诉我们,这是他心中不可动摇的信念。二十多里的路程,他骑着那辆老旧的自行车,在漫天飞雪中艰难前行。当他归来时,已然变成了一个雪人,嘴唇冻得发紫,浑身不停地颤抖,双手也因寒冷而失去了知觉,说话时牙齿不停地打颤。母亲为此没少埋怨他,可父亲却只是淡淡地说:“这是我对奶奶的承诺,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抹去的约定。”
2004 年 12 月,我在选拔士官后的第二年有幸回家探亲。临近年关,父亲的三叉神经痛突然发作,那剧烈的疼痛让他无法承受哪怕一丝微风的吹拂。然而,初三的脚步越来越近,父亲心急如焚,坚持要哥哥开着拖拉机带他去探望姨奶奶。家人纷纷表示反对,母亲更是忍不住数落他:“自己的身体都这般糟糕,还一心想着别人,老老实实在家养病才是正经事。”父亲却生气地说道:“你个老婆子,孩子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啊。”说完,便毅然决然地收拾东西,向着门外走去。
母亲无奈,只能妥协,父亲这才转怒为喜,脸上露出了笑容:“还是老婆子懂我。”母亲接着说:“去可以,我和孩子去,新元(我的乳名)当兵第一年探家应该去探望一下他姨奶奶,你就安心在家养病吧。”父亲听后,脸上绽放出欣慰的笑容:“还是老婆子想得周到啊!”一家人被父亲的话语逗得开怀大笑。
依旧是那辆熟悉的自行车,依旧是那条走过无数次的道路,只是这一次,是我载着母亲。一路上,寒风凛冽,我的心中却充满了疑惑与不解,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父亲,让他如此执着地非要在每年初三这一天去探望姨奶奶呢?难道这其中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当我们终于抵达姨奶奶的家,见到姨奶奶的那一刻,我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泪水差点夺眶而出。姨奶奶和奶奶长得竟是如此相像,无论是体型、长相,还是那熟悉的声音,几乎如出一辙。在那一瞬间,我仿佛明白了父亲多年来的坚持,也读懂了他那份深沉而伟大的爱。
姨奶奶热情地将我们迎进屋内,尽管她的耳朵有些背,但脸上洋溢着的喜悦却清晰可见。她颤巍巍地端出一盘糖果,因小脚走路不稳,盘子在她手中不停地晃动,我赶忙快步上前接过。她紧紧地抓着糖果,使劲往我的口袋里塞,嘴里不停地念叨着:“看这孩子,长得真出息……”我的眼睛再次湿润,眼前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奶奶曾经为我所做的点点滴滴。
屋内的物品摆放与奶奶在世时几乎一模一样,那张老旧的饭桌玻璃下压着奶奶和姨奶奶唯一的一张合影。看着那张泛黄的照片,我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奶奶和姨奶奶之间那份深厚无比的姐妹情谊。
当我们要离开时,姨奶奶迈着蹒跚的小脚,执意送我们到街口。临上车的那一刻,我分明看到她的脸颊滑落一行清泪。
2013 年 5 月,父亲用低沉而悲伤的声音告诉我,姨奶奶走了。那一刻,他的眼神中闪过一道晶莹的亮光,犹如一道闪电瞬间击中了我的心。满文军的《懂你》在耳边悠悠回响,我仿佛看到了父亲那颗洒满一地的孝心。
又是新的一年,母亲说父亲心情低落,因为今年再也无法去探望姨奶奶了。除夕前夕,我再次聆听《懂你》,泪水不知不觉模糊了双眼。在这泪水之中,我思念着逝去的奶奶和姨奶奶,也更加深刻地读懂了父亲那份深沉的爱。
父亲对姨奶奶的坚持探望,绝非简单的形式,而是他对奶奶无尽的怀念与深沉的爱。那是他心中无法言说的痛楚,也是他默默坚守的责任与担当。
记得有一次,我陪着父亲去看望姨奶奶。一路上,父亲的表情凝重而专注,他的目光一直坚定地望着前方,仿佛在追寻着那些与奶奶共同度过的美好回忆。到了姨奶奶家,父亲刚一进门,那亲切而熟悉的呼喊便脱口而出:“姨,我来看您了。”那声音里充满了关切和温暖,仿佛能融化冬日的冰雪。
姨奶奶闻声,连忙伸出双手,紧紧地拉住父亲的手,眼中满是欢喜与激动。父亲则坐在姨奶奶身边,耐心而仔细地询问着她的身体状况,叮嘱她要注意保暖,按时吃药。在这温馨的氛围中,父亲的眼眶逐渐泛红,他悄悄地转过头,用粗糙的手掌抹去眼角那不易察觉的泪水。
还有一回,父亲身体不适,但他心中的那份牵挂与坚持让他不顾家人的劝阻,执意要去探望姨奶奶。我心疼地劝他别去了,好好在家休养。他却坚定地说:“这是我和你奶奶的约定,我不能失约。”那一刻,我从他眼中看到了那份执着与深情,那是对亲情的坚守,对爱的承诺。
这些年来,父亲的这份爱,如同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不仅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也温暖了我的心灵。它让我深刻地懂得了亲情的珍贵与无价,明白了坚守的意义和价值。
如今,岁月的车轮无情地在父亲的脸上留下了一道道深深的痕迹,他的头发渐渐花白,身躯也不再如往昔那般挺拔。但他对奶奶和姨奶奶的那份真挚的爱,却永远地烙印在我的心中,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每当我想起父亲那坚定的身影,想起他眼中闪烁的泪光,我的内心便充满了感动和温暖。这份爱,如同无声的细雨,滋润着我的心田,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何种风雨,都能坚定地前行。
我深知,这份爱将永远传承下去,如同家族中熠熠生辉的火炬,照亮着每一个后人的心灵。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像父亲一样,用真心去关爱家人,用行动去诠释亲情的真谛。因为,这是父亲用一生的坚守教会我的,也是我一生都要坚守的信念和责任。
夜已深,我躺在床上,思绪依然沉浸在父亲那充满爱的故事中。月光透过窗户,轻轻地洒在地上,那柔和的光芒仿佛是父亲的爱,温柔而宁静。我知道,无论时光如何流转,无论岁月如何变迁,这份爱都将永远陪伴着我,照亮我前行的道路,成为我生命中永恒的灯塔。
父亲,您的爱,我懂了,也会永远铭记在心。我会将这份爱传承下去,让它在家族的血脉中永远流淌,永不干涸。
作者简介:
纪保成,男,汉族,中共党员,中国青年作家会员、生于1980年3月,雅居孙武故里广饶。曾担任解放军《总装政工网》“铸剑文学频道”副主编,习作20多年来,累计在中央及省市级媒体发表新闻作品1500余篇,100多篇散文、诗歌散见于文学网站和杂志上。多次获得全国、全军和省市新闻和文学作品征文大赛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