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小说
玉米
徐志赓/浙江东阳
瑜宓最初引人注意,是因为名字叫皇瑜宓(黄玉米),不是鱼米,也不是瑜秘,更不是李宇春所被称的那个“玉米”(宇迷)。
老师在课前点一次名,同学们便忍俊不禁笑一回。虽然同学们大多来自农村,但还是感觉瑜宓的名字忒接地气,太乡土化,“粗拙”!同学来城市前,都有个土里土气的名字,但现在全改过来了,一个个时尚化颇具城市气息洋的网名。
晚睡前,女同学说得最多的是“玉米”的名字,她们为"玉米”想出了好多个名字,有的时尚有的新潮有的古典有的好听,全都不再显得土里土气。
同学想得再也想不出了,但瑜宓自己的一句话,让她们觉得,想得再多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瑜宓说,名字是爹妈取的,我一辈子都不会改的!

瑜宓说得很庄重,庄重得让同学们再也不敢说起为她改名的事了。
女同学在星期天喜欢在城里逛,说从初中读到高中读得脑瓜疼,还不是为了来城市,成为城里人。大家一群群手挽手走在大街上,感觉自己已真像个正儿八经的城里人了。
只有瑜宓不。瑜宓星期天喜欢在盥洗室里哼着歌洗衣服,喜欢拿本书在校园草坪里边晒太阳边看书,喜欢一个人望着天空发呆。同学们一个个感觉自己像个城里人不说,还要让瑜宓也出去熏陶熏陶,感觉感觉一回。可瑜宓摇摇头,说她坐公交车晕车,看到满街高楼大厦头昏,走街上会迷路。同学们全不信,出门硬要拉上瑜宓,没办法!她不得不被”绑架”了。但瑜宓一踏进车厢,就吐得晕天晕地,吐得一车人朝着她翻起了白眼。
同学们下次出门便再也不敢叫瑜宓了。瑜宓一头沉心学习,因此成绩班里她总是拿第一,全系也第一。于是,总有同学央求瑜宓在考试时“帮帮”自己。

瑜宓起初不肯,无论你怎么求,她说什么都不肯。同学们就说,“你不帮这回就死定!”这当然是句玩笑话。看同学求得可怜巴巴的,瑜宓终于心一横,拿手指揿那女同学额头说,只这回,下不为例!
考场里,瑜宓写了个纸条,正要“救”人,让老师逮了个正着。老师看看瑜宓的试卷,在册上登记后,沉着脸说,等候系里严肃处理!老师名字当然不叫老师。老师姓黄。老师是老教师,头发眉毛都快白了。老师讲课时喜欢看着教室里的女同学眉开眼笑,老师课讲到动情处喜欢用白皱的手掌轻轻拍拍女同学的肩膀。同学们便都揶揄说,老师很色。同学说,去求求老色吧,让老色对你眉开眼笑,让老色用白皱的手掌拍拍你的肩,肯定不会让系里知道的。还有的同学说,就是让老色上报一回,也值得。但瑜宓将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瑜宓说,我才不去呢,就是让系里给我不及格我也不去。最终瑜宓还不忘补充一句,请以后不要叫黄老师老色,我认为人家并不色。后来,瑜宓照样及格了。
听同学说,老师对人说,如果皇瑜宓不及格,我这门课怕是白上了。再后来,同学便将老色叫成了黄老师。

一眨眼就要毕业了,同学大多有了所谓的爱情。农村来的女同学爱情着城市里的男同学,农村来的男同学爱情着城市里的女同学,爱情不在乎长久,但爱情可以让他们留在城市里。只有瑜宓没有。瑜宓不想有。
但瑜宓还是让“诗人”给爱情上了。“诗人”父母开着公司,“诗人”从小在城市里长大,但”诗人”喜欢写乡土诗,“诗人”说只有古朴的乡村才能拯救城市堕落的灵魂。“诗人”对瑜宓说,皇瑜宓,你很纯,我爱你!瑜宓对“诗人”说,你爱我但我不爱你。“诗人”说,皇瑜宓,你会爱上我也会爱上城市的。瑜宓对“诗人”说,我永远不会爱你也永远不会爱上城市。
渝宓说得很决绝,瑜宓说得“诗人”一脸痛苦。同学劝瑜宓说,还是答应了他吧!就算只是为了留在城市里。

渝宓一脸不解地说,我不爱他,凭什么答应他?!何况,我也不打算留在城市里呢。
同学便望着瑜宓连连叹息,同学感觉瑜宓四年大学算是白上了,怎么到现在还是个这样的一蒲“玉米”!
几个月后,班上同学收到瑜宓的来信,信里还夹着张照片。
照片上,瑜宓与一群脸蛋红扑扑的孩子站在一所乡村小学门口,瑜宓仰着头,笑得一脸阳光。
在瑜宓身后,是一片绿油油的玉米地,一棵棵玉米吐着长长的红缨子。
瑜宓这张照片真好看,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