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千里寄相思
郑焕清
中国传统佳节,都蕴含深邃的生命文化。春节洋溢生命的蓬勃与欢悦,清明蕴藉生命的无常与隽永,端午高扬生命的昂扬与壮烈,中秋充盈生命的情思与眷恋。无一不彰显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生命观、亲情观。 —— 题记

中秋节是团圆节,天上月满圆,地上人团圆。中秋节又是相思节,团圆总是短暂,离别才是常态,相思便是永恒。"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团圆与相思,如翼双飞,成为中秋佳节情感象征,氤氲炎黄子孙共同文化心理和特有生命情调。
明月寄相思,最是故乡情。故乡是生命来处,是母腹温暖,是舌尖味道。故乡一如风筝线,始终牵着游子心。中秋明月夜,游子盼团圆,即便羁旅天涯,母语失忆,镶嵌在生命基因中的故乡情怀和团圆期盼如陈年老酒,愈久愈烈。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千年思乡词,魁秀莫过《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平白如话,自然天成,老少能唱,人人会心。不朽诗作都具有穿越时空的情感生命力。《静夜思》千年不绝人口,具有疗愈乡思,抚慰心灵,滋养情怀,激扬生命的力量。
中秋明月夜,更忆远征人。“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为国戍边,征战沙场的军人,从来都是明月相思的对象。《南朝歌》云:
白露朝夕生, 秋风凄凉夜。
忆郎须寒服, 乘月捣白素。
夜长不得眠, 明月何灼灼。
想闻散唤声, 虚应空中诺。
少妇乘月为戍边郎君赶制寒衣,似乎听到空中传来郎君呼唤…无限相思意,尽在明月中。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天汉元年,苏武出使西域,临行前写下《留别妻》:
结发为夫妻, 恩爱两不离…
行役在战场, 相见未有期。
握手一长欢, 泪别为此生。
生当复来归, 死当长相思。
西域十九年,饮冰雪,食毡毛,吃鼠窝草籽,但“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匈奴许以高官厚禄,仍不降。流年如火,分秒都是煎熬,南望相思是苦难中的希望和力量。
强壮出使,归来“须发尽白”,虽获封侯,但早传“苏武已死”,妻已另嫁。他将全部财产分赠亲友,最终一无所有,惟有“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的信念、节操,与日月同辉。
每读苏武,总会深深感动,气节如山,意志如铁,贞洁如雪的伟岸丈夫,为何生在汉唐?今天还能出苏武么?大汉虎啸龙吟、波澜壮阔的气象,盛唐雄浑壮阔、聚英撷萃的胸襟,那是民族珠峰耸立的时代,至今仰望,仍心潮澎湃。
人言相思苦,最苦恋人心。相恋相爱相思是每个生命的权利,是生命中最迷人的风景。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到“相思树下说相思,爱郎恨郎知不知”,相恋相思,生生不息,演绎无数缠绵悱恻,摧心折肝的相思大曲。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隐居顾山编《昭明文选》的太子萧统,偶遇卖茶姑娘慧如。一杯清茶浸润虎跑泉水的甘洌,盈盈浅笑弥漫吴侬软语的缠绵。“天不绝人愿,故使侬见郎”。太子心旌摇曳,相逢却是曾相识,未曾相识已相思。临别豪信盈怀:“来日将凤笙龙管,紫盖香车迎你回京”。慧娘以一物相赠,“昔有妇人,滴泪成血,化作相思豆。今以红豆付君,望见豆如人”。
太子回京,“宫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当他再来,慧如已相思成疾,落花成尘。萧统在坟前种两棵红豆,洒一行热泪,回京不久薨逝,年仅31岁。
精诚所至,天地感知,两株红豆倏然合抱,枝叶相连。“一别正思红豆子,双栖终向碧梧枝”。“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后人世世说红豆,相思无尽头。
“相恨不知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江州司马初恋湘灵,因门第之差而被母亲生生阻挠,但相思却如酒坊,勾兑出千古沉醉的《长恨歌》《琵琶女》。“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成为相思相恋,相爱相守的誓言。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情痴李商隐在玉阳山修道,邂逅宫女宋华阳。才子佳人,野火春风,“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后被逐出山门,情缘被斩断,相思却绵绵。“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芙蓉红泪,冰艳清凉,华阳悔否?我夜夜相思,心犹未悔。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是晏几道对小蘋姑娘的相思。“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微雨落花,她独立紫藤树下,他孤身离去,燕子不解人愁,呢喃双飞…寥寥十字,爱怜、不舍、怅思,如淡淡烟花,盈盈满眶。
我惊诧宋人情怀,小山本可凭相门资源和过人才华,平步青云,享受富贵,却不羁于名缰利锁,甘愿困于花前月下,其父晏殊也不以为逆。那样一个柔弱的朝代,人性却不幽暗,生命中奔涌着自由豪放、清新婉约的气质。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陆游,诗里铁骨豪情,生活中却性格懦弱,不敢违拗百般挑剔的母亲,休了自己心爱的女人唐琬,自责与相思终身不去。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
索。错错错。”
见证他们牵手并获唐琬赠黄滕酒的沈园,成了放翁相思地、伤心地。“唤回四十三年梦,灯暗无人说断肠”。“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及至81岁,仍吟出深情泪目的诗句: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
玉骨久成泉下士,墨痕犹锁壁间尘。
同样相门出身的才子纳兰性德,相思词绕指柔肠,意象凄切: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斜阳。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这是容若对亡妻雨蝉的深情相思,雨蝉梦中走来,执手哽咽…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梦中相见,终是“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
极致深情,释放出金销玉碎的悲伤。“未染汉人习气”的纳兰,词作清新脱俗,颇似小山词风。“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朗朗若白云苍狗,流动无形,隐蕴春花秋叶的生命韵律和悲欢离合的人生无常。

明月相思情,莫过苏东坡: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
忘。纵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凄婉哀艳, 深情缱绻,乃相思词中千古绝唱。
一颗爱心向人间,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爱妻子,爱兄弟,爱朋友,爱众生,“眼见无一不是好人”。陪他共渡劫波的三个女人,他视为掌上花,怀中玉。王弗离去,“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惟有泪千行”。他贊王闰之“佳人言语好,不愿求新巧”。朝云西去,他衔悲不舍:“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作为中国历史上顶级男神,苏轼仁爱旷达,真诚善良,如幽谷芝兰,圣洁芳香,让每一个与之遇见者如坐春风,如沐甘霖。中秋因苏轼而有了月神婵娟,相思因苏轼而多了生命温暖,历史因苏轼而立起文化巅峰,民族因苏轼而高悬巨星璀璨。
识得人间相思意,情是源流爱是河。相思动于情,缘于爱,母爱父爱情爱友爱…有爱才相思。爱是人性中最温暖的情愫,是生命中的美丽天使,是人世间向真向善向美的力量源泉。
人间自是多情痴,问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情是爱慕思念,情是眷恋牵挂,情是慈悲善良,情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责任担当。爱人爱己爱世界,有情有义有相思,传递亲情关爱温暖,荡漾人性真诚善良,绽放生命绚丽浪漫,滋养人间精神家园。有明月,有相思,有眷恋,有团圆,世间才可爱,生命才可贵,人生才多彩。
谪仙有天地之问,“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坡翁有生命之思,“…不应有恨,何事才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天地悠悠,人海茫茫。人生有如明月,圆时十之一二。生命短暂,花月无常,每一个遇见都是缘分,每一个拥有都是幸运,每一个相思都是温暖,每一个团圆都值得珍惜。珍惜当下,珍惜拥有,珍惜身边人物,珍惜眼前风景。
又是中秋团圆夜,明月千里寄相思。但愿人长久,心长爱,情长在,对酒当歌相庆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2024年9月10日写于汉口)
槛外人 2024-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