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横溢江水 文化彰显魅力
——评王芳闻诗歌《我喜欢白水江》
作者:陈东林
读了王芳闻的诗歌新作《我喜欢白水江》,我们仿佛被带入了一个如诗如画、充满灵性与魅力的世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真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为我们展现了白水江的自然之美、历史之韵与人文之魂。
诗歌开篇,“我喜欢白水江/江中的雪浪/似西施浣洗过的一练白纱/挽着古蜀道/在秦岭山里萦绕迂回”,诗人巧妙地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江中的雪浪比作西施浣洗过的白纱,赋予了白水江一种柔美、纯净的气质。同时,雪浪与古蜀道相互映衬,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又蕴含着历史的厚重感。这种自然与历史的交融,为诗歌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我喜欢白水江/江水和浮游的云朵/载着银河的星星/伴着嘉陵江艄公的号子/九曲百折奔向大海”,此句中,江水、云朵和星星相互交织,营造出一种空灵、梦幻的氛围。嘉陵江艄公的号子则为画面增添了一份生活的气息和动感,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奔腾不息的江水中,感受着大自然的力量和人类的坚韧。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元素的融合,展现了白水江的多元魅力。
“我喜欢白水江/看见猿猱在山峰上跳跃/老鹰在天空盘旋/崔畔畔的野菊花/努力吐出身体里的火焰”,这里,诗人以生动的描写展现了白水江的生态之美。猿猱的跳跃、老鹰的盘旋,以及野菊花的绽放,都体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野菊花“努力吐出身体里的火焰”,这一形象的描写不仅展现了野菊花的顽强生命力,更象征着白水江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我喜欢白水江/看见马帮,驮着丝绸、茶叶、盐巴/哼着山歌迎着夕阳/在山道上,走向白云深处”,马帮的出现,让我们联想到了古代的丝绸之路,白水江作为这条重要通道上的一部分,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传承。马帮驮着的丝绸、茶叶和盐巴,是贸易的象征,也是不同地域文化交流的见证。哼着山歌的马帮迎着夕阳走向白云深处,画面充满了诗意和浪漫,让人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与美好。
最后,“我喜欢白水江/听,铁佛寺的松涛荡出一阙雄迈的豪赋/风声,雨声,水声/漾出唐诗宋词的韵律/诗仙举着酒杯邀月/今夜,江镇的月亮落在心里,谁能不醉?”诗人将铁佛寺的松涛与唐诗宋词的韵律相结合,进一步升华了诗歌的主题。松涛的雄迈与诗词的韵律相互呼应,展现了白水江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诗仙举着酒杯邀月的画面,更是将诗歌的意境推向了高潮,让人沉浸在诗意的氛围中,无法自拔。
总的来说,王芳闻的《我喜欢白水江》是一首充满诗意和情感的佳作。诗人通过对白水江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的描绘,展现了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然、对生活、对历史的热爱和敬畏之情。这首诗歌不仅是对白水江的赞美,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自然之美的传承与弘扬。如果用一句形象的语言来概括,那就是:诗意横溢江水,文化彰显魅力!
尊敬的略阳县、白水江镇的领导们,亲爱的铁佛寺的父老乡亲们,大家晚上好!祝大家中秋快乐,花好月圆!

我喜欢白水江
王芳闻
我喜欢白水江
江中的雪浪
似西施浣洗过的一练白纱
挽着古蜀道
在秦岭山里萦绕迂回
我喜欢白水江
江水和浮游的云朵
载着银河的星星
伴着嘉陵江艄公的号子
九曲百折奔向大海
我喜欢白水江
看见猿猱在山峰上跳跃
老鹰在天空盘旋
崖畔畔的野菊花
努力吐出身体里的火焰
我喜欢白水江
看见马帮,驮着丝绸、茶叶、盐巴
哼着山歌迎着夕阳
在山道上,走向白云深处
我喜欢白水江
听,铁佛寺的松涛荡出一阙雄迈的豪赋
风声,雨声,水声
漾出唐诗宋词的韵律
诗仙举着酒杯邀月
今夜,江镇的月亮落在心里,谁能不醉?

王芳闻,女,在职研究生,高级政工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任陕西省三秦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兼丝路文化委员会主任,丝绸之路国际诗人联合会主席, 西北大学丝绸之 路国际诗歌研究中心主任,西北大学节庆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西北大学现代学院特聘教授,《世界诗 人》杂志总编。
曾任咸阳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兼市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咸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理论讲师团团长,陕西省作家协会党组成员、秘书长。
曾获全国第六届冰心散文奖,2017中国当代十佳诗人 奖,中国诗歌春晚十佳行吟诗人奖,世界华文桂冠诗人 奖、俄罗斯普希金诗歌奖金奖、联合国世界丝路论坛征文金奖、世界诗人大会荣誉文学博士等多种奖项。著有长篇小说《安吴商妇》、长篇报告文学《脱贫启示录》、诗歌集《太阳雨》《丝路雁影》《丝路虹影》《地球之耳》等文学著作 12部。诗文曾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文化报》《文艺报》《作家报》《文学报》《陕西日报》《星星》《诗 选刊》《诗林》《绿风》《草原》《鸭 绿江》《延河》《欧洲诗刊》等众多刋物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