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今年五一前,我去南国,偶遇一位仙风道骨的高人,70多岁,个子不高,身板硬朗,精神矍铄,每天的一早一晚,快步如风,行走十公里,能连续做引体向上八十个,而且很从容,做完脸不红、气不喘。来自全国各地的好多单位和个人,都请他去做法事,而且很灵。我俩在一起的十天里,同住一栋楼,同吃一锅饭,闲来无事,便一起吃茶论道,彼此投缘,聊得不亦乐乎,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下面的故事,便是他出道的真实经历。
八十年代初,那年的春天,供销社的刘主任走马上任了,三十岁的年纪,血气方刚,在那个家家都在争当万元户的年代,他已是身价几十万了。
一天,刘主任到下面的供销店检查工作,他见一老汉正缠着店主,想着打多二两煤油。可店里的油都是带指标来的,凭票购买,而老汉却没有油票,咋买?
刘主任感觉好奇,就问老汉,您都这把年纪了,买这么多煤油干什么?老汉说,我喜欢晚上看书,煤油用的多。当即,刘主任对经理说,卖给他吧,以后他再买煤油不占指标,你再进货的时候,额外另算就行。
大集这天,上班以后,刘主任在办公室开了碰头会。刚闲下来准备喝口水,办公室主任就来敲门,说,楼下来了个老汉,他说找您有事。刘主任下了楼。一看,正是买火油的那个老汉。老汉提着篮子,用一条白毛巾盖着,里面有100个鸡蛋。
刘主任把老汉让进屋,倒茶、递烟,又让他在食堂吃了午饭。老汉走的时候,主任给老汉十斤大米,按照市场价又把鸡蛋钱给了老汉。以后,老汉逢集就来找刘主任,而且成了惯例,要是老汉一集不来,主任还挂念着。
时间长了,俩人也熟了。这天,俩人喝酒的时候,老汉对刘主任说:“你命中注定有三子,两个儿子为你送终,一个儿子犯水灾。”那时,刘主任还年轻,膝下只有一子,才两岁。所以,老汉说的话,他也没往心里去。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主任儿子九岁那年,下河淹死了,老汉的话果真应验了。这突如其来的横祸,刘主任从心灵上倍受打击,仿佛天塌了一般。他的夫人面对这残酷的现实,精神几乎都要崩溃了。从此,刘主任也无心工作,心灵上的创伤,也只能与夫人相依为命,用时间慢慢来修复。
几年以后,刘主任才想起老汉说过话,于是,就去老汉家问个究竟。几经周折,打听到老汉家,等来到老汉家里,却只有他的老伴了。她说,你叔,已经走了。“你叔知道你会来,临走前给你留下了一包东西”说着就转身就去打开箱子,拿出了一个包袱,递给刘主任。 “这是你叔给你留下的,一本书和一封信。你叔想说的话都在信里了。”
刘主任打开包袱,里面只有一本线装书《渊海子平》,和一封没有信封的信。刘主任眼含泪花,打开了那封信,读了起来:
见信如面,我先前说的事,我知道你不信,也知道你最终来找我。我觉得你心地善良,慧根深厚,留下这本书给你,你要认真细心研读,需经正东方道观点拨,掌握其精髓,义理通达,读懂了它,今辈子也吃穿不愁了……
信还没有看完,刘主任就失声痛哭,跪倒在地,面对老汉的遗像,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起身后,把随身带来的300元,送给了老汉的老伴。那时,十元是最大面额,三百元也算是巨款了。
从此以后,刘主任整天就捧着那本书学习,这本书成了他的精神支柱。通过十五六年研学,书里的内容早已背的滚瓜乱熟了,可是,有些事在理解上并不全面。他想到了老汉的信,信中说到去正东方去寻找答案。于是便去了崂山上清宫,得到了道长的点化。!
而后,又去了江西鹰潭天师府,拜三辰道人为师。从此,刘主任便脱胎换骨,正式成了一位道人。通过三十多年的修行,如今已是黄袍加身的得道道士了,他身边还两位入室弟子追随,他的足迹,已遍布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