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报告文学《我的诗路人生》连载之九
作者:东方剑
自从县里搞了那次破“四旧”运动后,各公社各、单位、各大队也纷纷行动。我们大队在"四清"工作组的指挥下,由红卫兵到各家各户搜查“四旧"。农村多数都是祭奉祖先的家谱、香炉、旧挂画等,还有老头、老太太用的老式马褂、帽头,小脚鞋等。搜来以后都集中在大队部院子里统一烧毁。
破完“四旧"后就开始斗争批判走资派,那时长太大队共有六名走资派,有大队支部书记、大队长还有四个生产队长。开批斗会那天六个人全都戴上纸糊的高帽,胸前挂着大牌子,上面写着"打倒走资派xxx"。首先在村子里进行游街示众,然后押到大会场进行批判,会场设在学校。当时会场贴满了揭发检举“走资派罪行"的大字报和各种标语口号。
由于我是回乡知识青年,工作组让我准备材料参加批判,主要批判我父亲,因为我父亲是第二生产队队长。主要“罪行”是瞒产私分,搞多种经营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时我很不情愿,我说我的父亲我没法批判,你们还是让别人批吧。工作组长说,批判是对事不对人,让你批判主要是对你的考验,如果你不批判就是革命立场不坚定。没办法我只好答应了,因为那时我是一个很要求进步的青年。于是我按着工作组要求写了几条,在报纸上又抄了一些口号式评论,当时我上台批判时低着头,不敢看父亲一眼,胡乱照稿念完后出了一身冷汗。
晚上很晚才回家,因为很怕见到父亲。然而那天父亲也回来很晚,他是和那几名“走资派"在大队部反省自己的“罪行"。当父亲走进家门时,我看到他垂头丧气,满脸疲惫的样子立刻跪在他面前,眼里流着泪说:“爹,对不起,我是逢场作戏,没办法呀。"父亲只说了一句:“起来吧没你的事!”看来父亲没把我的批判当回事,我在心里深深地感激他。后来在日记中写了一首打油诗,抒发我的感慨:
革命大批判,立场来考验。
六亲都不认,只要看路线。
(四),文艺青年
青年时期的兴趣爱好比较广泛,特别是受过九年教育,在文化素质方面有很大提高。回乡后经过实际锻炼,在各个方面都显示出一定的优势。村子里开展的各项活动中,尤其是文艺活动都积极参加并成为骨干分子。
村子里每年春节都要搞文艺汇演,那时叫演剧。冬天进入十一月份就开始准备文艺节目,二人转啊、小评戏、小话剧、相声、快板、三句半等,到后来文化大革命时,实行演现代革命样板戏和歌舞表演等。准备节目主要是选剧本,确定演员然后开始排练。这些工作都是由大队团支部去安排,选剧本是个比较难的事,因为那时能找到一本合适的剧本很不容易,主要靠在一些刊物上或报纸上去翻找,团支部往往把这个活交给我来完成。为了选好剧本我经常跑公社或学校等单位,甚至跑县文化馆。有时实在找不到相当剧本材料我就自己动手编写。曾经编过快板书、相声、三句半和大型话剧或歌剧等。一九六八年曾编写了一个以农村阶级斗争为主题的八幕歌剧,题目叫作《警钟长鸣》经过排练演出后受到村里广大群众喜爱,并受到公社和县文化馆奖励。通过编写创作剧本使我得到极大的锻炼和提高,为以后的诗歌、诗词创作铺就了平坦顺畅的道路。
除了编剧我还参加演剧,主要演相声、快板书等。在参加演大型剧或革命样板戏中,演过正面人物只有少数几次,多数扮演反面人物如叛徒特务等,演技自我感觉还不错。
那时排练节目每天晚上都忙乎到十一、二点钟也不觉得累,干劲十足,精力充沛。然后春节期间在本村演出后再到其他村子轮回演出,一直闹腾到正月十五前后。打油诗为证:
文艺小青年,热情似火炎。
吹拉又弹唱,积极搞宣传。
编剧与创作,昼夜忙的欢。
青春不觉累,只把干劲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