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八月十五抒情
文/楚旺群
弄弦只为情无边,
更喜婵娟月儿圆。
问君为何升玉兔?
八月十五止阑珊。
注:八月十五的团圆取代了(停止)孤独寂寞的心境,亲情此时随月华朗照催人上进。
这首诗《赋得八月十五抒情》通过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一传统节日的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团圆的美好愿望以及对亲情的深切感受。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这首诗的主题及情感表达:
1. **弄弦只为情无边**:
这一句描绘了音乐与情感的关系,暗示音乐是表达深厚感情的一种方式。“弄弦”可能是指弹奏乐器,这里用来象征情感的表达。诗人通过音乐来传递内心无尽的情感。
2. **更喜婵娟月儿圆**:
“婵娟”在这里指的是美丽的月亮,表达了诗人对满月的喜爱之情。在中国文化中,满月常常被视为团圆和美好的象征,所以这里也暗示了诗人对家人团聚的渴望。
3. **问君为何升玉兔?**:
“玉兔”是中国神话中居住在月宫的一只兔子,相传是嫦娥的宠物。这里提到“玉兔”,增加了诗歌的浪漫色彩,同时引出了下一个关于为什么会有这样一轮明月的问题。
4. **八月十五止阑珊**:
“阑珊”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衰落或消逝的意思。整句的意思是说,在八月十五这一天,团圆的美好时光驱散了往日的孤寂与落寞。中秋佳节的到来,使人们的内心得到了慰藉和平静。
总结起来,这首诗以中秋之夜的明月为背景,通过对音乐、月亮、神话元素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融入到了节日氛围之中,使得整首诗既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又充满了温暖的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