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头条]品赏贵州作家刘应举老师的佳作《晨间寄语444》「飘舞的剑」(6671辑)

晨间寄语
一位年轻朋友的孩子读初中了,成绩还可以,主动提出不去私营学校,因为那里的学费比公立学校的贵。孩子理解爸爸妈妈的辛苦,想尽量为家里节约些钱。
当今社会,物质条件丰盈,特别是富起来的人家,大多数孩子都是在蜜罐罐里成长,少给家长要这要那,少些跳皮捣蛋,已是烧高香了。而这个孩子,能够用这样的方式,来减轻家庭负担,话从他嘴里说出来,小大人似的,实属难得。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更是家庭的希望。这里涉及学校教育和家庭影响两大问题,学校犹如一块细软肥沃的庄稼地,庄稼长得好不好,学校的田间管理,老师的精心培植十分重要,所以民间择校意识强烈。学校的教与学形成正比,其学习成绩和升学率自然沿伸,家长、社会都放心。而家庭和睦与父母的辛勤俭持,对孩子有着直接的影响。父母勤劳、善良、亲切,孩子自然懂得学好。父母偷奸耍滑、好逸恶劳、欺穷敬富、强词夺理、招惹是非,孩子自是横行霸道。那些学校霸凌和怪象,大多是从家庭带到学校去的。
一位爷爷陪着孙子用石块砸公园里的廊灯,路人制止,其爷爷则以石块砸人,声称有的是钱赔,不关别人的事,谁多管闲事就砸谁,这样的家庭能教育出好的孩子来?当下,溺爱和自私,已是社会的诟病,人们既痛恨,又在随波逐流,许许多多的怪象就是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里,慢慢细养滋生起来的。有心人把中年人给父母洗脚,孙儿给爷爷奶奶提鞋的视频发到网上,则是一种无声的呼吁和提示。毛主席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父母留给孩子的不仅仅是爱和给予,更多的是做人做事的真实和品行。你有,同样要让孩子懂得来之不易,让孩子知道勤奋学习与拼搏息息相关。“老子挣来就是给他的”,潜移默化中,孩子还能“天天向上”吗?李双江的儿子就是“榜样”。
这位朋友的孩子主动提出读公立学校,给爹妈一份惊喜和感动,也给我们一种现代孩子的耳目一新。那句“给你们节约一点”,看似随口一说,却道出了孩子内心里的纯洁和善良。所谓未来和希望,不是在这其中,会在哪里?
新的一天,早安!
2024.9.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