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路上的祸福
-----《道德经》启示录之五十八
作者:焦仕启
经文诠释:老子《道德经》下篇--德经。
第58章原文: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gui: 四声),直而不肆,光而不耀(yao:四声)。
第58章译文:治理天下以宽大为怀,百姓就会忠厚淳朴;治理天下过于严酷,百姓就会狡诈;灾祸啊,幸福就倚傍在它里面;幸福啊,灾祸就暗藏在其中;这种得失祸福循环,谁能知道它们的究竟?它们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正忽然转变为邪,善忽然转变为恶;世人看不透这个道理,迷惑的时间已经太久了;因此,有道的人处事方正,而不显得生硬,虽有棱角也不会伤人,直率而不放肆,明亮而不耀眼。
思绪流萤:
老子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是说灾祸的旁边隐藏着幸福,幸福里面也暗藏着灾祸,暗喻人的吉凶运气随时都在转换之中,不是一成不变的;这里,述之“祸福”,意在提示人们认知祸福的辩证关系,不可盲目的消沉或自诩。
“祸福”,本义指灾殃或幸福;《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曰:“祸福无门,唯人所召”;葛洪 《抱朴子·任命》曰:“祸福交错乎倚伏之间,兴亡缠绵乎盈虚之会”;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福祸具有相依的辩证关系,并不是说福后必有祸,或祸后必有福,而是说人在遇到大福或大祸时,要辩证、清醒地去看待,如处置得当,祸可以转为福;如处置不当,福可以转为祸;比如,有100个平稳过日子的人家,突遇房屋拆迁,他们都得到了一笔可观的拆迁款,这时大家都认为得到了一份福;但是,有人没想清楚,就用这笔钱去吃喝玩乐,甚至去赌博,最终落得破产或妻离子散,还不如之前平平稳稳的生活;再如,有100个平稳过日子的人突然下岗,他们都认为是遇到了同样的灾祸;但是,有些人却能够破釜沉舟,放手一搏,从小生意做起,一步一步地做起来,最后做到家产丰盈,结果反比之前朝九晚五的挣工资上班,要富足的多;可见,因人性所限,当遇到福事或祸事时,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福祸的辩证关系,谨慎对待和处理,才能做到“得福不迷失,遇祸不气馁”。
事实证明,福与祸是相对而言的,二者也是可以转化的;培根说:“幸运并非没有许多的恐惧与烦恼,厄运并非没有许多的安慰与希望”;人生总是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诸如得与失、乐与苦、顺与逆、安宁与恼怒、光明与黑暗、生存与死亡。等等……而种种吉福与凶祸,又总是在矛盾中发生运动与转化,可关键在于人保持清醒的头脑,主宰自己的祸福变换;人是自己命运的主人,也是自己幸福的建筑师,如能勇敢地迎接命运挑战,认清命运契机,及时把握转机,就可化凶为吉;人们知悉,欲望无止境的人,不仅仅是忧虑,往往还在名利争夺中会无事生非,招灾惹祸,甚至弄到败家丧命的地步;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走路知道适时休息,身体就不会疲惫;知足而止,就会避免羞辱、不吉;求福之心,人皆有之,享福之欲,人亦不绝,但要从心理情绪到外在行为,都能做到恰如其分,就不能超越自己应该和可能的范围;面对着的“福”,人应当一方面要求自己“节欲知足”,另一方面则要努力做到“惠分于人”,不贪不占,勿抢勿夺,肯分福让福于他人,才是可取之举。
错过的祸或福,也许随时还都可能发生变化,所以要顺其自然;比如,职工小王下班了,却没赶上第一趟班车,须等下一趟的班车,等他坐上第二趟车行至半路时,发现第一趟车发生了意外,与一辆货车相撞,虽然车上人员没有死亡,但擦伤、骨折的不少,这时他庆幸没坐上第一趟班车;第二天上班后,主任就把小王叫到办公室,说原定外派出差人因车祸正在住院,临时决定让他代替出差;小王同意了,认为出差回来也许有升职的机会,可他没预料到的是,在他出差的同时,总公司的老总却提前来他们子公司审查待提拔的干部,原定小王代表预选干部发言,改由小李代替汇报,结果小李被老总破格提升为新开分店的负责人;小王回来后,心里有些窝火;不久,小王的父亲得病住院,小王请假去陪护,这时又想:“如我没出差,是我做汇报而被提升了,那现在就没办法陪护父亲了,因为新开分店必然忙得无暇分身顾及家里私事了”;这看出,人生的悲喜和得失,无法事先预料;事实证明,福祸相依,花开可能遇冷霜、枯木亦会逢春风。
获福不易乐极生悲;伊索寓言里有一篇“两只打架公鸡”的故事,也很启发人:两只公鸡为了争占母鸡,打了起来,其中一只把另一只打跑了,那只被打败的公鸡,只好躲进有遮盖的地方,而那只打胜的公鸡,却高兴地飞到高墙上大喊大叫;这时,一只鹰猛飞过来,将高墙上的公鸡抓了去,而那只被打败的公鸡,却平平安安地占有了母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福或是祸,都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去面对,不以福喜,不以祸悲。再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艘船被炮弹击中沉没,全船只有一个人活着漂到孤岛,独自一人在岛上艰苦地生活,他天天站在岸边摇白旗,希望有人来救他,可是一直都没有结果;有一天,他千辛万苦所搭盖的茅屋,突然起火燃烧,而且一发不可收拾,把他所有的家当都烧光了;他伤心之余,埋怨上帝:“我唯一的栖身之处,仅有的一点儿生活用品,都化为灰烬,上帝啊,你为何让我走上绝路?”可是,不一会儿,忽然有轮船靠近了孤岛,他忙跑过去问:“你们怎么知道岛上有人?”船员们说:“我们只是看见岛上有火光,才过来看看”;这时,他起初的埋怨,变为了大大的感激,因为上帝借这把火救了他;可见,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世间的成败得失,并无一定标准的界限,而且祸福是相互转化的;有时,失去却也意味着另一种得到。
还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失去了父母的关爱与家庭的温暖,却得到了千古美名;文成公主进藏,远嫁吐蕃,她失去了亲人的关怀、皇宫的欢乐、舒适的生活,却得到了西藏人民的爱戴和尊敬,也得到了坚贞纯洁而又伟大的爱情,更换得了汉藏两族人民世代和平友爱的情谊;保尔·柯察金为了祖国的安宁与繁荣,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失去了健康,成了残疾人,但他“残疾”却不“残废”,靠自学创作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练成的》,轰动了全世界,得到了千千万万青少年、中年、老年人的尊敬与崇拜;李大钊为了共产主义事业,在中国大地上第一个扛起了救国的大旗,他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却得到了后世千万人民的尊敬。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世上无论是花还是叶,只不过是出发点和角度不同而已;福和祸在一条平行线上,不远不近,福降临的同时,祸也离之不远,主要是看用什么样的心态去把握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福祸;诗人王维一生坎坷,只因他敢于面对,才有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佳句;司马迁受宫刑,终著《史记》;勾践卧薪尝胆,终能灭吴;屈原被放逐,乃赋《离骚》;孙膑残腿,才有旷世《兵法》;生活就像一杯水,悲观者会说“只剩一杯了”,乐观者会说“还好,还剩一杯”。
动物用自由换来了安逸的生活;花朵用滋润换来了娇艳欲滴;比如,现在的小孩子,吃到小食品是福,危害到健康就是祸;我们的学习,因补课得到更多知识是福,因此失去快乐的童年是祸;考试打高分是福,考后骄傲,影响了以后学习是祸;大人忙碌赚钱是福,失去亲人的相聚是祸;生活富裕是福,担心被偷被别人算计是祸……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就看你如何去认知和把握。
大海有波澜壮阔,也有风暴骤起;天空有博大深邃,也有乌云密布;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只看我们如何去面对;福和祸是相互联系、相互对立、相互统一、互相转换的事物两个方面,祸是福的根源,福是祸的结果;福可以给人们带来快乐,祸也可以检验人的承受能力,锻炼人的意志力;人只有学会控制祸,才能享受成功的褔。

作者简介
焦仕启:笔名“秋鸿”,辽宁省营口市生人,在北京工作近40年
(京籍),先后毕业于营口教育学院、辽宁大学、辽宁师范大学、
首都经贸大学(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北京大学(MBA专业
硕士研究生);曾任小学、中学、大学教师,当过记者、政府公
务员、民营大型产业集团总裁和央企高管;因茶余饭后喜好摆弄
文字,先后在地方、国家报刊发表和出版了近千万字各种体裁及
题材的作品,主要作品有:诗文集《春华秋韵》、纪实散文集《
眷恋与希望》、人生启示文集《悟性的境界》、企业实操指导丛书
《企业:“经营和管理”意味着什么?》、《走近灵谷圣地:〈道德
经〉启示录》和长篇小说《潮湿的季节》、《那风那草那情》、《卧
龙醒了》等,多次获国家级奖励。
﹌﹌﹌﹌﹌﹌﹌﹌﹌﹌﹌﹌﹌﹌﹌﹌
纸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