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富岭镇双桐村(散文)
文/吴和声
浦城县富岭镇的双同村,仿佛是大自然精心编织的一幅山水田园画卷,静静地铺展在匡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怀抱之中。这里,山峦叠翠,古木参天,林海茫茫,百年古树在这里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而那静谧的匡湖,波光粼粼,如同一面镜子,映照着天空的湛蓝和山峦的翠绿,为这宁静的村庄增添了几分灵动与诗意。
双同村,是个位于闽浙交界的小村庄,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成为了一个生态旅游的胜地。这里的山色空蒙,湖水碧绿,空气清新,是一个远离城市喧嚣,体验自然之美的理想之地。村庄的四周高峰耸峙,中开一小平原,清流涓涓环绕而下,与高坊、前洋溪汇合,形成了一幅幅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
走进双同村,仿佛走进了一幅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这里的山野清风沁人心脾,连绵不绝的绿色密林包裹着错落有致的村屋,宛如一幅美丽的油画。这是个600多人口的小村,全村山地面积3.83万亩,其中国家生态公益林3.1万亩,毛竹山面积5000亩。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村庄,却一 一拿下了“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生态村”“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区试点单位”“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文明村”等多个国家级名片。
双同村的村民们,以山为邻,以水为伴,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将山间的馈赠化作了一道道美味佳肴。酸甜可口的匡山酸枣糕、笋干,笋衣,笋絲,原汁原味的农家家常菜、醇香诱人的杨梅酒,都深受游客欢迎。这些特色农产品不仅满足了游客们舌尖上的享受,更成为了村民们幸福生活的写照。
双同村的诗意,不仅仅流淌在它的山水之间,更蕴含在它的文化之中。这里是“匡山四贤”曾经隐居的地方,留下了千古流传的诗篇。如今,村民们在“匡山女子诗社”中,用诗词歌赋继续传唱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去年,全国诗歌名家“梦笔生花·诗画浦城”采风活动也走进了双同,名家们留下了不少描写双同青山绿水、人文风情的优秀诗篇,为诗社成员提升诗词写作能力、持续传播诗词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在双同村,你可以漫步在匡山诗词漫道上,感受那些镌刻在石碑上的诗句,它们如同历史的低语,引领你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而“共富工坊”则展示了村民们如何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创造出一条条通往富裕的道路。这是一个集电商、文创、特色农产品展销、乡贤招商、人才创业等于一体的综合平台,吸引了大量村民走出家门,进“坊”就业。
双同村的成功转型,体现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乡村振兴战略。通过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双同村不仅保留了其独特的生态环境,还为村民提供了多样化的收入来源,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据了解,2023年,双同村村民人均收入近4万元。村里除了每年给村民缴纳医保,到年终时,还会给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1400元的慰问金,而且还给全体村民缴纳医保、社保。
双同村,一个山清水秀、文化灿烂的地方,它用它的美丽和智慧,向世人展示了生态与人文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在这里,每一步都是诗,每一处都是画,每一次呼吸都是与自然的亲密对话。白天,你可以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享受登山的快乐;夜晚,你可以听蛙声虫鸣,看星河万里,感受那份宁静与惬意。在这里,诗和远方的向往都能被满足,让人流连忘返。
双同村的旅游旺季在夏天,身处于群山中的双同村海拔高,空气清新,温度低,是城里人休闲避暑的后花园。在这里,你可以体验到“森林人家”的温馨,品尝到地道的农家美食,还可以在“诗部落”民宿中,感受那份文艺范儿十足的氛围。自驾游以2日游为佳,夜听松涛声,晨观日出、云海,看着初升红日、满目云海,心里烦恼一扫而空。有缘人还可探到佛光之奇观。
双同村,这个曾经因森林资源丰富而闻名的村庄,如今正以其独特的生态美、文旅兴,吸引着八方游客。这里的山色空蒙,匡湖碧色,空气清新,依山而建的小村庄干净整洁,炊烟袅袅,游人在“诗词漫道”中畅游,于“桃源”处“寻隐”。这里的古朴山村风貌与传统生活形态,让人忘却工作的疲惫、生活的烦恼,与家人沉浸在幸福时刻中。
双同村,一个让人遇见一场酸枣树之恋的地方,一个让人在山水诗词中漫步踏歌的地方,一个让人在自然与文化的深度互动中,体验到别样乡村旅游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久违的乡土人情,与亲朋好友围炉煮茶,体验那份无忧的感觉。在这里,你可以与自然对话,与文化相拥,体验那份寻山而隐、静避尘嚣的情怀。双同村,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人间福地。
吴和森,笔名吴和声。生于1948年2月,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某团后勤勤处长,福建省老艺协诗委会会员。南平市诗词楹联学会常务理事,自1997年初至2018年3月,连任浦城县诗词楹联学会会长。
全球古诗词总编辑部,编辑、主审。《中国老年作家》特约编辑。
其诗词作品发表在《中华诗词》《爱乡诗联颂浦城》在《中国楹联報》连载十九篇。《近百年中华诗坛拾粹》《全国复转军人传略》《福建诗词》《中华吟薮》《咏物别裁》《福建党风》《福建日報》《企业文化》《世界汉诗》《香江诗潮》《闽北日報》《南平市诗联》《城乡文化》《朱子文化》《武夷》《中国老年作家》等報章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