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归何处》之千锤百炼(五) 作者:心如大海
晴朗的天空,湛蓝高远。一辆银灰色的皇冠轿车,飞弛在京津塘高速上。邢松明、惠宝剑和我都是陌生人。
我是临时被抽调来参加合资项目的,从此我离开了家具厂。
一行人来到滨河新村光明公寓,见到了澳门外商孙敏。
孙敏,广东中山市人,孙中山先生的族人,澳门远恒发展公司董事长。中等身材,鼓泡眼,狮子鼻,大嘴叉,短发爬在头上,上身蓝色半袖,系着一根花点的领带,下身裤线分明的西裤,没穿袜子,大脚片儿踩在地毯上,走来走去,令人大跌眼镜。
我提着的心,渐渐平静下来,这就是外商。
几个天津外贸的人,和孙敏在一起。其中孙仲祥是孙敏的叔叔。是今后和我们交往的代表。
由于项目的主要内容,潘总已经和孙敏谈过了,我们只是来签意向书。
签字后,大家来到一家豪华酒店就餐。
“各位,请大家品尝姨(鱼)头汤,”孙敏站起来,操着广东普通话,热情的介绍。
天津的几个人随声附和“这是广东吃法,先喝汤,后吃饭”。
老杨很有意思,他在吃饭的时候,居然离开坐位,分别的走到我们每个人身边,说笑着,寒暄着,甚至扶着别人的椅子靠背,让人感觉很亲切。
回家的路上,车不多,司机李劲涛开到了160迈,漫天飞舞的蜻蜓,来不及闪躲,贴到车头上,粉身碎骨,成了最烂的贴画。
友谊宾馆建好了,从新疆回来的丁彪是总经理,东方宾馆来的李春启协助管理。公司总部在宾馆后院的二层楼办公。
邢松明有一辆121吉普车,拉着两个女工作人员,从北京来,再回北京去。听说他在白城工作过,还在中央歌舞团参加过大合唱。高高的个子,自来卷的头发,佛像一样的眼睛,大大的判官脸。我和惠宝剑背后叫他“邢大头”。他是项目的介绍人。
惠宝剑正式调来保定地区经贸总公司工作。
至此,“保定华恒塑胶有限公司”筹备处,正式成立。
“跑项目”的工作,拉开了序幕。
紧接着,丹东的朱希君带着“妹妹”孙工也来了,“保定涿加照相器材有限公司”也并入到我们的工作范围。
一套人马,两个项目。
那个时候,合资企业的名称是由投资规模决定的。投资规模达到1500万元以上的,可以冠名“河北”,规模小的只能冠名“保定”和“涿州”。
邢松明提供了“华恒”的项目建议书,朱希君提供了“涿加”的项目建议书。
惠宝剑和我,做为项目经办人,开启了艰苦的报批工作。
涿州市政府办公大楼的后面,有一排平房,涿州市纪委的外经科,就在这里办公。外经科有两个科长,李克诚负责带着项目单位去省地市的主管部门报批,李泽成负责报批材料的审核工作。
“李科长,我们是保定地区经贸总公司的,来申办合资企业,这是我们的材料。”惠宝剑把装着两条烟的蓝书包,推到领导面前。
“哎——这是什么意思?拿走,拿走!”儒雅的李泽成科长站了起来。
“潘志敏怎么没来呀?你们回去吧!叫你们潘总来。”有着两个虎牙的李克诚科长说。
“我们就是潘总派来的,潘总说和你们是同学,一说你们就知道了。”惠宝剑答道。
“你们俩在合资企业里有明确的职务吗?企业地址、投资规模、企业章程、合同、可行研究报告,等等一系列的事,你们小伙计根本做不了主,咱们谈不出什么内容,叫你们老板来!”李泽成科长严肃的说。
“科长,您说的这些,我们项目建议书里有……”惠宝剑还想再试试。
“你就别磨咕了,回去和你们潘总说,就得他来才行,你们就别来了。”
“什么?你们这么快就回来了?招商引资是国家倡导的,是政府应该支持的工作,两个李科长是我的同学,你们提了吗?”
“提了,他们还是要求您亲自去”惠宝剑看了我一眼,回答道。
“他们说我们是小伙计,做不了主。”我补充道。
“我不去!这件事办成了,你们将来就是合资企业的领导,这么点事都办不好,还谈什么别的?你们再去,办不了就别回来了!”
作者简介:心如大海,华人诗社创始人、社长。原创作者。阿紫艺术团、剑兰夫人主诵团成员。配音秀达人,VV官方认证主诵,多家媒体平台的主播。朗诵作品近30000余篇。主播简介:红嫂,辽宁大连人,朗诵业余爱好者。喜欢唱歌跳舞,热爱生活。用声音传递真情,用真诚温暖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