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纪念“汤一介先生逝世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之际,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中国新时期比较文学学科的主要奠基人乐黛云先生的骨灰安葬仪式在北京万佛华侨陵园举行。

在这个承载着哀思与敬仰的日子,在绵绵的秋雨之中,六十余位专家、学者赴陵园为乐黛云先生送行,大家表情肃穆,神情哀悼。



参加仪式的有:乐黛云先生长女汤丹、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魏常海、中国文化书院院长陈越光、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张辉、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同仁、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中心老师杨韶荣、北京大学教授杨立华、中国文化书院副院长苑天舒、三智书院执行院长曙中、三智书院理事长高斌、天津社科院国学与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赵建永、长安老子文化国学研究院院长李醉以及汤先生和乐先生的生前亲友、后学晚辈等众多学者、社会各界人士,共同见证了乐黛云先生的安葬仪式。

缅怀乐黛云先生的仪式在中国文化书院副院长苑天舒的主持下开始。

魏长海教授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魏常海祈愿汤一介先生和乐黛云先生在另一方净土逶迤相伴,安然幸福。

陈越光教授
中国文化书院院长陈越光在安葬仪式上说,今天,我们送别乐黛云先生与汤一介先生团聚。乐先生的一生充满自由、创造、乐观,她是经历过苦难的人,但她没有在苦难中沉默,也没有在苦难中沉寂,因为她心怀日出,她内心的日出照亮了我们,也照亮了苦难。汤先生最喜欢“纵身大化中,不喜亦不惧”这两句诗,现在,两位先生的能量都参与到大自然之中,都在大化之中。因为人世间也在大化之中,所以,我们还是和两位先生在一起。祝愿两位先生更加快乐,永远在一起。

张辉教授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张辉教授说到,今天我们共同送别乐先生到汤先生身边,希望两位先生在彼岸的世界安详、安好。我们一定继承两位先生的遗志,认真生活、认真工作,认真做人。

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中心老师杨韶荣参加安葬仪式,希望两位先生在另一个世界团聚、幸福。

长安老子文化国学研究院院长李醉及出席汤一介先生逝世十周年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汤一介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暨乐黛云先生归安仪式,共同缅怀汤一介先生,送别乐黛云先生。


众来宾在乐黛云先生与汤一介先生合葬的墓前敬献鲜花,鞠躬致哀,含泪与先生告别,深切缅怀两位先生的思想精神永存。

仪式简朴而庄重,每一束鲜花、每一次鞠躬,都寄托着对乐先生无尽的怀念与敬意。


乐黛云先生的一生,不仅是对学术的执着追求,更是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深刻实践,她的离去让学术界痛失一位巨匠。

在随后的祭拜仪式上,人们将同样的哀思与敬意也献给了汤一介先生,纪念汤先生逝世十周年。

在陵园内,汤一介先生的陵墓前,人们静默肃立,诵读“汤公三代论学碑”,表达了对这位哲学大家、文化学者的深切怀念。汤一介先生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卓越的贡献,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哲学研究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午后,纪念“汤一介先生逝世十周年”学术纪念活动移至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西楼一层的数智创新中心,并以“汤一介学术思想”为主题举办的研讨会对汤一介进行追思。本次研讨会,通过深入研讨汤一介先生的学术思想,传承其精神遗产,推动学术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编辑:记者报编辑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