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建群作品
《浣溪沙·秋过明湖》三阕
一.
倦鸟归巢掠水还。
藕花无觅夏时妍。
悠悠画舫过亭前。
几片暮云疑带雨,
一行衰柳正笼烟。
七桥闲立望秋山。
二.
一夏倾城绚夭姿。
靓妆浓淡总相宜。
丰神长记忍睽离。
难挽凋残君已退,
未消惆怅我犹痴。
举杯低诵爱莲辞。
三.
再上超然百尺楼。
水光山色引诗眸。
白云苍狗浩天浮。
杨柳倦慵舒舞袖,
苇蒲蓬乱起翔鸥。
月圆人寿又中秋。
❊ ❊ ❊ ❊ ❊ ❊
【吉特赏析】
《浣溪沙·秋过明湖》三阕,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明湖的景致与心绪,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第一阕以“倦鸟归巢”开篇,营造出秋日傍晚的宁静氛围,藕花虽逝,画舫依旧,暮云疑雨、衰柳笼烟,勾勒出一幅秋日明湖的淡墨画卷,七桥闲立,望秋山远,透露出淡淡的哀愁与闲适。
第二阕则转而回忆夏日的绚烂,对比秋日的凋残,表达了时光易逝、美好难留的感慨。词中“难挽凋残君已退,未消惆怅我犹痴”一句,情感真挚,令人动容,举杯低诵爱莲辞,更添几分文人的雅致与哀愁。
第三阕登上超然楼,视野开阔,水光山色引人入胜,白云苍狗浩渺无边,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变幻。杨柳倦慵、苇蒲蓬乱,鸥鸟飞翔,自然之景与人的心境相映成趣。月圆人寿又中秋,点明时节,也寄寓了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阕词各有千秋,第一阕重在描绘景致,第二阕抒发情感,第三阕则融合了自然与人文,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与高超的艺术造诣。整体而言,这组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
🔸🔸🔸🔸🔸🔸🔸🔸🔸
王建群作品
《七绝·月明秋熏》二首
一.
泉城秋意正酣熏,
雨洗曾堤柳色新。
夕照残荷堪入画,
冲天一鹤月如轮。
二.
中天朗月惹流云,
竹外黄花绝俗尘。
素抱澄怀老来乐,
仄平韵里见淳真。
❊ ❊ ❊ ❊ ❊ ❊
【吉特赏析】
《七绝·月明秋熏》二首以秋景为引,意境深远,情感细腻。第一首捕捉了雨后泉城的清新与秋日的宁静,夕照残荷与冲天鹤影相映成趣,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寓含了超脱与孤高的情怀。第二首则转向月夜的空灵与淡泊,流云、竹影、黄花,构成了一幅超凡脱俗的画面,末句以诗韵见淳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乐观,老来乐事,尽在诗行之间。两首诗均语言凝练,意象丰富,读来令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
🔸🔸🔸🔸🔸🔸🔸🔸🔸
🔸🔸🔸🔸🔸🔸🔸🔸🔸
王建群作品
《七律·秋夜月明》二首
一.
秋色无垠溢彩光,
如烟往事扰衷肠。
流云烘月诗中意,
暮雨摧花酒后伤。
时读稼轩肝胆句,
思追清照绿红章。
微澜静水浮萍乱,
一地澄辉疑是霜。
二.
推窗怅望夜苍茫,
月洒清辉树影长。
柳岸从游芳草地,
湖滨忍顾蔽荷塘。
疏狂爱恨黄昏雨,
哂弃功名瓦上霜。
幸有家山堪俯仰,
还凭世味作行藏。
❊ ❊ ❊ ❊ ❊ ❊
【吉特赏析】
《七律·秋夜月明》二首,情感深邃,意境悠远。第一首以秋色起兴,融合个人情感与历史文化,通过月光、暮雨等自然景象,映射内心波澜与过往感伤,展现了诗人对文学先贤的追思及对现实淡淡的哀愁。第二首则从窗外夜景入手,描绘了一幅清冷而宁静的画面,通过“柳岸”、“湖滨”等自然元素,表达了超脱名利、归隐田园的淡泊情怀,以及对家乡山水的深情依恋,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体悟与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诗作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是秋日夜晚心灵独白的佳作。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