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欢乐港湾遐想
作者:杨山坡
仲夏的一天,我游览了位于深圳市宝安区的欢乐港湾。天空红日高挂,万里无云;大地热浪滚滚,酷热难当。我的遮阳帽都湿透了,可以拧得出水来。尽管如此,来这里的游客不少,他们游兴正浓。滨海大道的跨海大桥在海面上凌空飞过,犹如一道耀眼的彩虹,壮丽恢宏,令人惊叹。大桥下面不远处有一个岗亭耸立在烈日下,显得干劲十足,精神抖擞。岗亭里有一位警察正在执勤。我走过去,与他攀谈起来,询问了关于欢乐港湾的问题,他热情地介绍了欢乐港湾的几个景点。
他说,这里好玩的景点很多,比如摩天轮。这是国内首个全天景回转式进口轿厢摩天轮,也是深圳最高的摩天轮。随着摩天轮缓慢旋转,游客可将海景尽收眼底,还可定制属于自己的专属轿厢服务,为浪漫而生的婚礼轿厢,为舌尖之旅准备的美食轿厢,为儿童打造专属生日派对,为聚会定制的闺蜜下午茶等,为游客带来不一样的高空之旅。庆典广场定期举行各类音乐节、戏剧节和艺术展览活动,浪漫唯美的水秀和灯光秀也在此呈现。水秀表演汲取《庄子·逍遥游》中“鲲化为鹏”的经典意象,从宇宙的尺度和神话的世界观来解读从生命的起源到城市的成长,以天地为舞台、以城市公共空间为幕布,演绎深圳城市发展与腾飞的故事。
我对警察跟我介绍的这些内容似乎一点都不感兴趣,一是没有时间,来不及去欣赏,二是没有精力,有点疲惫不堪。我离开热情的警察,来到绿树掩映的商业街的二楼。这里可以休息,可以观景。我在一位中年人旁边坐下(他说他是深圳人,周末来这里看海),尽情享受海风的轻抚,近距离感受摩天轮的雄奇,仔细聆听海浪的歌唱。阳光下,微风中,一望无际的大海如一位慈祥的母亲,以它博大的胸怀,接纳着世间的万物。波涛在它的怀抱中跳跃,形成一幅灵动的画卷。阳光洒在海面上,犹如万颗钻石闪耀,令人心醉。海浪轻轻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发出悦耳的声音,犹如动听的轻音乐,叫人心旷神怡,让人神思飞翔。
我想起了《庄子·秋水》里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即人们常用的成语望洋兴叹。这个成语比喻面对伟大、高深的事物,由于能力不足而感叹无法企及。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秋天的雨季按时到来,千百条河川都流入黄河,黄河之水浩浩荡荡,奔流不息,潮平两两,雾气紧锁,分辨不清岸边的牛马。于是河伯(黄河之神)便沾沾自喜,洋洋得意,以为天下所有的美景全都在自己这里了。他顺着黄河向东游去,到了浩瀚无垠的北海(今天的渤海),向东望去,看不见水的尽头。于是,河伯才改变了自己的态度,茫然地抬头对若(北海之神)发表了一番感慨,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其实我就是那见识短浅的河伯。我的童年是在川东一个小山村度过的,那里只有一条连名字都没有的小河,在散文《流淌欢乐的小河》曾经浓墨重彩地写过,我没有见过大河,更没有见过大海,不知道大河长什么样,也不知道大海为何物。后来我到了重庆,见到了长江,还从朝天门码头坐轮船到长寿码头。长江的博大、长江的气势,把我这个“乡巴佬”震撼了。而今,面对辽阔的大海,真有“见过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感觉。那汹涌的波涛,那磅礴的气势,那激越的涛声,把我带进了一个激情澎湃的精神世界里。
这时,就在这时,面对眼前的这片大海,我脑海里浮现了一个巨大的问号——欢乐港湾,名为港湾,怎么没有码头没有船只呢?我问身边正在玩手机的中年人,他说欢乐港湾之所以没有码头没有船只,是因为它只是他们的心灵港湾。难怪这么热的天气,还有这么多人来这里游玩,原来他们是来看磅礴的大海、寻找心灵的港湾啊!
我的心潮在澎湃,我的神思在飞翔。欢乐港湾是深圳人的心灵港湾,伟大祖国是爱国科学家的心灵港湾。爱国主义深深地植根于亿万人的心中,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今天,正是这个核心和纽带唤起我们民族记忆中的一段爱国主义佳话。钱学森像大海一样具有博大的胸怀,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完美体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钱学森被美国政府允许参加美国国防研究,且在火箭导弹这些最前沿领域成就卓著,曾多次受到美国国防部嘉奖。1948年,解放战争胜利在望,钱学森决定回国,为祖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于是他遭到美国政府的审讯、监禁等迫害与折磨,但这并没有动摇他回国的决心和意志。1955年,在中国政府的营救下,历经5年艰苦抗争的钱学森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钱学森回国以后,在导弹航天事业,乃至整个科学事业上做出了杰出贡献。钱学森的科学成就,正如他的名字一样,被世人传颂。他在科学领域的卓越贡献,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钱学森的精神力量,激励着我们为美好未来而努力。党和国家为表彰他的功绩,授予他“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模奖章,赞誉他是“爱国知识分子的杰出典范”。
“你在想什么呢?神情那么专注,也不见你说一句话。”坐在我身旁的中年人的话语把我从遐想中拉回到现实中来,跨海大桥上车辆一直川流不息,摩天轮还在慢慢旋转,波涛还在深情地歌唱。面对此情此景,我又神思飞翔起来。我们的科学家们有大海般的情怀,有无与伦比的忠诚,是探索未知的勇士,是点亮未来的灯塔。在科学的海洋里,他们扬帆远航,不断开辟新领域,为祖国的强大贡献力量。他们的勇气与担当,让我们深感敬佩,深感骄傲。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正因为有千千万万像钱学森一样的爱国科学家的开拓进取、砥砺奋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正在成为现实。正因为有一代又一代像钱学森一样的爱国科学家的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祖国才有今天的强大,人民才有今天的幸福,大海才会这般湛蓝,港湾才会如此安宁。
【作者简介】
杨山坡,原名杨定超,四川大竹人, 中学高级教师。平生以语文教材为剧本,以阳光少年为主角,以三尺讲台为舞台,演绎不计其数的心灵故事。论文《哈哈镜里的人物形象》在北京三个面向和《教育文摘》联合举行的教学论文比赛中荣获一等奖。闲暇时喜欢阅读散文、诗歌和小说,在字里行间徜徉,在句读上坐着小憩。同时喜欢堆砌文字,放飞梦想;在文学这个百花园里播种希望,挥洒激情,收获喜悦。主要作品有散文《桂林日记》、诗歌《歌声飞过40年》、小说《寻人启事》等。追求诗意的人生,逐梦艺术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