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轼《赠刘景文》有感
天 琮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苏轼《赠刘景文》这首诗表面是写秋末初冬的景色,其实句句切合刘景文的身世际遇,饱含诗人对好友的情谊。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寓意,不仅描绘了一幅秋末冬初的自然画卷,更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以荷与菊为载体,通过自然景象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刘景文的鼓励与期许,以及对人生不同阶段之美的独到见解。
秋末的自然与人生哲理。“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诗人他为了突出“橙黄橘绿”这一年中最好的景致,诗人先用高度概括的笔墨描绘了一幅残秋的图景。以“荷尽”开篇,是说所有荷花都凋谢了,又用“已无”二字,强调不仅一朵花也没了,连叶子都干枯落尽,一片也没有了。菊花虽然凋残了,但那挺拔的枝干仍然不惧寒冷、傲视寒霜。这两句诗生动地展现了秋末冬初的自然景观:那曾经碧叶接天、红花映日的诸莲塘荷,现在早已翠减红衰,枯败的茎叶再也不能举起绿伞,遮挡风雨了;独立疏篱的残菊,虽然蒂有余香,却亦枝无全叶,唯有那挺拔的枝干斗风傲霜,依然挺立。诗人选择“荷尽”“菊残”,描写秋末冬初的景物特点,也暗合刘景文坎坷的身世。荷花、菊花的凋残,令人联想到刘景文沦落潦倒的大半生,像他这样的君子志士,明明有才华、有德行、有理想,却没能得到朝廷重用,到晚年仍然落寞。这里,苏轼巧妙地将荷与菊的自然状态与人生境遇相联系,荷的凋零象征着人生的挫折与衰老,而菊的傲霜则象征着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不屈。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友人刘景文的鼓励——即使在人生的低谷,也要保持坚强,正如那傲霜的菊枝,虽外表残破,但内在的坚韧与生命力依旧顽强。
人生之美的多元解读。“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意思是说,一年中最好的景色,就在那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啊!是什么时节?就是荷尽菊残的秋末冬初。“橙黄”“橘绿”真是妙笔!有颜色,有形态,有味道,有内涵。苏轼笔下的橙、橘,也是岁寒君子,与荷花、菊花相比,不仅毫不逊色,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苏轼对人生美好时光的独到见解。诗人认为,一年中最美好的景致,并非春日的繁花似锦,而是秋末冬初的橙黄橘绿,那是果实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时刻。苏轼以此提醒友人刘景文,人生的价值不在于表面的繁华与喧嚣,而在于内在的成熟与收获。正如秋季的果实,经历了春的播种与夏的成长,才在秋风中展现出最真实的美好。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阐述,鼓励人们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能发现并珍惜其独特的美。
结语。苏轼的《赠刘景文》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作,更是一篇富含人生智慧与哲理的佳作。这首诗虽为赠刘景文而作,所咏却是初冬景物,了无一字涉及刘氏本人的道德文章。这似乎不是题中应有之义,但实际上,作者的高明之处正在于将对刘氏品格和节操的称颂,不着痕迹地糅合在对初冬景物的描写中。因为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初冬景色。而橘树和松柏一样,是最足以代表人的高尚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苏诗它融写景、咏物、赞人于一体,借物喻人,赞颂了刘景文的品格和节操。同时,苏诗还把那些“悲秋伤春”的诗人眼中最为萧条的初冬写得富有生机和诗意,于此也可见他旷达开朗、不同寻常的性情和胸襟。苏诗人以荷与菊的自然变迁,寓言人生的起落与不屈,以秋日的橙黄橘绿,象征人生的成熟与收获。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苏轼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更传递了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提醒人们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要保持坚韧与乐观,珍惜并欣赏生命中每一份独特的美好。
附注:刘景文:刘季孙,字景文。他出生于1033年,比苏轼大四岁。刘景文儿时因父亲刘平(北宋名将)常年驻守边境。一次与西夏作战,刘平率军抗敌,因孤立无援,被西夏军俘虏,最终战死。刘景文失去了父亲,他的兄弟也相继夭折,从小就没有父兄庇护,但他以父亲的事迹激励自己,刻苦勤勉,也很聪慧。长大后,他做了武官,同时擅长诗文,是武将中的文人,除了苏轼,同时代的王安石、黄庭坚、晁补之等诗人,对刘景文的评价都很高,有不少互相唱和的诗作。作为将门之后,又才华横溢,但北宋朝局复杂、党争激烈,他一直没有得到重用,仕途平平,到了晚年,还在做着低微的地方小官。
公元1089年,苏轼请求外调,再次到了杭州任职,并结识了刘景文。这时候,两人都50多岁了。他们一见如故,苏轼称赞刘景文“笃志好学,博通史传,工诗能文,轻利重义,练达军政”,说他是“慷慨奇士”,而刘景文一生空有抱负但没能施展,他很快成为苏轼在杭州施展政治方针的支持者、辅助者。后来,苏轼向朝廷大力举荐刘景文,58岁的刘景文才得到小小的升迁,但遗憾的是,两年后,刘景文就去世了。
刘景文一生潦倒,苏轼为了勉励好友不要意志消沉,要保持乐观,于是在1090年的秋末冬初写了这首《赠刘景文》诗。
写于2024年9月11日

天琮,本名巩天宗,山东省商业厅退休干部,现山东省老年书画研究会鲁商集团分会副会长,山东原古东夷文化与骨刻文字研究中心副主任,垂杨书画院特聘艺术家,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研究员,山东老年大学燕山校区书画协会副会长,老干部之家书画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知青书画院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