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人生里的那种“人比人”,真的有点儿让人讨厌。我们皖北庄子蒙城城乡人的老祖宗,说“人比人,比杀人”,意思是说总是要跟别人家比,那是要把人都比死的。也就是因为“人比人”会把人的命都比没了,所以智者又在劝导人们,说要是比就自己和自己比,自己的现在如果能够比自己的过去好上一点,就该心满意足了。不过,尽管如“人比人,比杀人”这样的老古话足够可以训导人,但是众人还是时时刻刻拿了一把无形的尺子,在比这比那地比个不停。可以说,人生里、人世间,这一个“比”字是一定挥之不去的。
大凡的比,在人的读书、工作和退休三个阶段里,先是比各自的智力,比各自在考卷上面取得的分数。这一种比,要是对于一个博士生来说,差不多要比到三十岁。后三十年,人们在工作,主要比的是能力,以及由能力换得的钱数。退休了,要是再比初三十年的分数,或者是后来三十年的钱数,已经基本没有意义了。因为这一个阶段,人们一般都具备生存所需要的基本保障,而能力、财力、物力、权力、势力、影响力、号召力等等,基本上都已经变得无能为力。六十岁以后的岁月,真正要比的,便是各自生命所具有的耐力,比各自的生命长度即岁数或者说寿数。其中,衰老和疾病等等往往不是首要问题,首要问题是你的生命需要有耐受能力和持久品质。我们皖北庄子蒙城城乡人,常把老人比作一只老船,那就是说,这一只老船破旧了点以及遇到一些风浪都没有什么问题,要紧的是它能够继续想方设法前行。
总结起来,人的一生,经历三场比试,第一场比智力和分数,第二场比能力和钱数,第三场比耐力和岁数。三场比试,直到最后一场才真正见出分晓来。如此看来,一个人生命里的耐力很重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得好好培养。责任编辑/王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