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让“男足”置于死地而……?
作者:董惠安
9月10日晚,中国男足对沙特的比赛,不出意外地还是输了。尽管是在主场,有球迷狂热而执着的支持;尽管有足协主席宋凯以天使圣母般的微笑安抚和鼓舞,更有中国足协对“打假球”者处罚结果的霹雳雷霆般的宣布,只可惜这套“组合拳”未能把男足阳刚坚挺。由于央视未实况转播,网络中看到比分先是1:0,中国领先,还让我激动了一阵,闹了半天还是对方的乌龙球送上的“大礼”。后来看到结局的1:2,那感觉就是男足又被阉割了一回。
有人寄希望于男足能“知耻而后进”,可问题是,他们总“不知耻”。0比7输给日本队,比球迷形容为“7(奇)耻大辱”。然而输球之后,球员只是小有沮丧,并无大惭。而中国教练组有人心理素质更强,输球毫不影响既定的“游览计划”,满怀闲情逸致逛日本超市,抢购物美价廉的商品。这算不算“恬不知羞耻”?这不由得地让我想起“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词句,不知道用到男足身上合适不。
有人强烈要求外籍教练伊万“下课”,甚至在大连比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直接向伊万发出了“你什么时候辞职”的提问。但伊万的回答是“这个问题你不应该问我”。事实上,男足近10年已换9帅,仅2人任职超2年,简直就像走马灯。有球迷在网络跟帖中反问记者:“你看谁能胜任中国男足主教练一职?”
这的确是个世纪性难题。
有人在呼唤伯乐,希望有伯乐能为男足相出“千里马”。按理说,当今的男足球员已经是中国足协的教练专家们千挑万选,从14亿人口中选拔出来的,球员应当个个都是“千里马”。起码是很像“千里马”。可谓“千万里挑一”啊!总比一些国家在比赛前临时从水手、小商贩、警察中招聘的球员有实力吧?可是,在国际赛事中我们的男足不仅不像什么“千里马”,倒是像跛腿驴!咋回事?也许是伯乐眼神不好了呢?或者被金钱迷花了眼吧!或者被权势施加了什么压力?总之这些相马的“伯乐”老眼昏花,见钱眼开,在暗箱收取大额“推荐费”的情况下选出的“千里马”不像是驰骋疆场的战马,而是像吃着上等草料、在检阅场上威风凛凛的“立仗马”。唉!谁是“伯乐”的标准也遭到质疑了,他们要么是在鹿群中“指鹿为马”,要么选出的是“西风瘦马”。而“汗血宝马”总入不了他们的法眼。如此“逐鹿”国际足球赛场,那还不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还想问鼎世界杯?春秋大梦真美!
有人想起“置于死地而后生”这句兵法经典,历史上绝地反击、逆袭翻盘的战例很多。问题是,男足屡战屡败,但真正被“置于死地”过吗?就算是被很弱的对手都能按在地上摩擦,就像小D都能揪着阿Q的辫子抡着转圈伤不到阿Q的自尊一样,没有队伍解散、下课下岗的忧虑、没有扣工资压力的男足,也没感到伤自尊,任凭风浪起,骂声滚滚来,但他们总是波澜不惊,岁月静好。
男足虽然对外比赛是“软蛋”,但在国内总是“金刚不败之身”。国人唾骂,不怕;被喊“解散”,不怕;把打假球的教练、队友拉出来“示众”,也不怕。男足就像被赐予了“免死金牌”的皇亲国戚一样,或者像鲁迅自嘲的那般模样,“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满满的自信!
难道男足真的就无可救药了吗?应该有苦口良方,那就是将男足真正意义上的置于死地。大家应当清楚,赛场上的一次次绝境,都不是他们的死地,对于这些球员来说,那只是一次次网络游戏中的历险。真正让他们担忧惧怕的有两条,一是中国足协解散,他们就会真正失去保护伞。二惧怕公开透明的“赛马”式选拔制度,那他们是骡子是马,可真要来出来遛遛啦。
民间“黑马”太多了!如果说,真的解散了足协,解散了男足,采用各省市体委或者企业牵头的足球民间“比武大赛”,给各路“黑马”展示风采的平台,就像贵州村超一样,那将是怎样万马奔腾的场景!当然,男足还可以继续存在,只是要和民间比赛中诞生的冠军队过过招,胜出者代表国家队出战国际大赛,这样应当是公平合理的吧?
我想,这种对决,让男足能否保住高薪、豪宅、豪车等既得利益的对决,对于男足来说,算是真正的挑战,生死存亡的挑战!比在世界杯中对阵巴西、阿根廷队的挑战还要严峻。这种对决,真正是置男足于死地的对决。也许,这种对决让男足球员们能如同睡狮一般梦醒过来,重新抖起雄风。
“生存还是毁灭?”这句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一剧中的设问,该中国足协和男足认真思考回答了。
董惠安2024.9.12
董惠安,男,汉族,祖籍辽宁海城,1955年1月出生于陕西宝鸡。1983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97年加入陕西省作家协会。2000年以来在报刊发表大量针砭时弊之杂文,并公开发表历史政论专题片脚本《追寻盛唐雄风》、社会调查纪实《大创启示录——陕西大学生创业与就业的现实与思考》、长篇小说《神泉》《斜谷》、以陈忠实生平为题材的20集广播剧《呦呦鹿鸣》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