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付再华,68岁,高中文化,中共党员,线路技师,退休前任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涪陵工务段调度中心动态工区工长,曾在自贡工务段任线路工期间,当过《西南铁道报》通讯员,多篇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在《西南铁道报》副刊发表,现任涪陵工务段涪陵线路、涪陵桥路车间关工小组对口“五老”,继续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发光发热。今年1月18日,与涪陵线路车间关工小组2023年7月新入职大学本科生李思翰,签订《“五老”与青工结对包保合同》,引导青工在政治上要求进步,在业务技能、写作水平上尽快提升,指导徒弟撰写的散文《渝怀上的小草》,被2024年7月30日《西南铁道报》《笛声》副刋版发表;在2024年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公司关工委、重庆分会开展的“毛泽东崇高精神风范”中华魂主题读书活动《<毛泽东故事>读后感》征文比赛,指导徒弟撰写的读书征文《悟伟人崇高精神 筑铁路奉献之魂》,分别荣获重庆分会三等奖、集团公司关工委二等奖。
师傅作品展示:
铁道线上的养路人
文/付再华
你们是铁道线上的养路人,在银色轨道延伸中,有你们的身影,默默无闻,却承载着千万人的平安。
你们的手,粗糙而有力, 在晨曦与夜幕间,编织着旅途的梦。
铁锤敲击,是你们的晨钟暮鼓,每一次敲击,都是对安全的承诺。螺丝紧固,是你们的坚守,每一个细节,都是对责任的诠释。
风霜雨雪,是你们的伙伴, 在四季的轮回中,你们从不言弃。烈日炎炎,汗水湿透了衣襟,寒风凛冽,你们的身影依然坚定。
你们是铁路的守护神,在每一段旅程的背后,默默付出。你们是平安的使者, 在每一次列车的呼啸中,静静守望。
你们的功绩,不在于高声的赞歌,而在于每一列列车的平安抵达。你们的名字,或许不为人知,但你们的奉献,却镌刻在每一条铁轨上。
你们是铁道线上的养路人,向你们致敬!铁道线路工,是你们神圣的职名,你们在平凡中见伟大,于无声处听惊雷。
你们是当代最可爱的人,像展翅高飞的鹍鹏,在八纵八横的大动脉中奋力拼搏,用辛勤的汗水,聪明的智慧,书写着一章章平凡的诗篇。

徒弟作品展示:
渝怀上的小草
文/李思翰
“我是渝怀铁道的一株小草,别问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在这个火热的夏天,我已经来到了渝怀铁道,我是这里的一株小草。”
车间主任问我:“你为什么要到渝怀铁道来工作?大城市里有地铁,不是离你家更近吗?何必每周一次来回折腾?”我悄悄地告诉主任:“因为我是渝怀铁道的一株小草。”绵延的铁道线在翠绿的武陵大山里匍匐延伸,阳光透过沙溪沟茂密的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仿佛是时光的丝线,将沙溪沟这片土地编织成一幅温馨的画卷。刚踏出大学校门的我仿佛见到了一丝光亮,哦不,那是老前辈远去的背影,那是老师们的谆谆教诲。
家里长辈在铁路线上耕耘,我自小跟随家人生长于大山间,渐行渐近的列车轮对声早早印入我的成长轨迹。我期盼像长辈那样投身铁路事业,如今梦想变成了现实,我激动而又忐忑。
铁路连接着千里莽原、万里山河,列车如同钢铁巨龙,在崇山峻岭中穿梭,在大江南北纵横驰骋。而我像一株蓬勃生长的小草,生长在坚实的钢铁脊梁旁。
我还记得参加工作后第一次在隧道里避车的情景——列车接近时,耳膜首当其冲,我似听到被压缩的轰鸣,随后而来的是巨响,狂风碾在了我的脸上。随后,钢铁洪流经过,刚才还在侃侃而谈的工友们此刻都不约而同地闭上了嘴。那一刻,我体会到一种轰鸣中的寂静,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如同一株小草,在巨龙面前显得如此渺小。
在这之后,每一次踏上去施工的路,每一次投入工作时,我都心怀感念。即便有时候繁重的工作令人十分疲惫,但每当我目送火车穿隧道而过,看到乘客脸上洋溢的笑容,我的内心总是油然而生出一种自豪感。为了那些陌生而温暖的笑容,我义无反顾地投入每一次奋斗。我愿意像小草一样,顽强生长,迎接挑战,在渝怀铁道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