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诗联学院百花园散曲中级班第14讲:
投稿作者:
段志军、韩占荣、李广恒、潘如琴、汪凤森、宁静、藏岚、郑举纲、李凤英、骆杰英、周丹、青青子衿
1段志军
[仙吕·寄生草]花落流水线
(中原音韵·侵寻韵)
飞花转,流水沉。三更灯火晨光临,一枚螺钉皮肤渗,几分薪水汗珠淋。换茶换酒换秋香,邀风邀月邀蝉饮。
2韩占荣
〔仙吕·寄生草〕中秋节
冰轮皓,宫饼香。金风清爽心情畅,桂花馥郁枝头放,黄华妩媚花苞涨。离人今夜泪眸盈,念家异客婵娟望。
3李广恒
【仙吕·寄生草】秋韵
金风漫,草木黄。菊开篱下芳魂荡,枫妆野岭霞光降,鸿翔天际排云上。瑶田谷饱果疏香,农家意滿心花放。
4潘如琴
北曲【仙吕 ·寄生草】秋思渺
霜林冷,月亮升。远山如黛光轻映,近廊似绿繁枝庆,桂香幽径香人罄。芦花深处隐渔舟,枫槐依伴妆新静
5汪凤森
〔仙吕·寄生草〕黄河大沙漠奇观
如金海,似锦丘。驼铃晏日飞灵鹫,烟霄雪浪飘湘绣,风云塞雁观星宿。黄河汹涌势恢宏,沙州浩瀚绵延岫。
6宁静
〔仙吕·寄生草〕感添二外孙
(中原音䪨 鱼模)
啼声大,气力殊。二孙降世光门户,友朋发信恭尊父,双亲会意骄前路。子多钱紧岂为贫,家齐人旺称真富。
2024.8.31
7藏岚
〔仙侣.寄生草〕暴雨
风声唳,雨亦滂。天河滚滚波涛涨,迅雷阵阵银光亮,黑潮惨惨山魈晃。鹰飞兔跃有阴霾,车行人走迷方向。
8郑举纲
【仙吕.寄生草】菊花
长风烈,百卉凋。雨浇翠锦枝逾茂,露洇郁蕾姿犹妙,霜凝嫩蕊花还俏。三伏共享曜灵光,中秋独占金蟾灏。
9李凤英
[仙吕•寄生草]•秋色
(中元音韵江阳部)
秋风爽,夜色凉。层林尽染星光亮,枫红独舞云霞状,河塘漫卷清波浪。东篱菊艳客人观,北峰松苦烟霜降。
10〔仙吕·寄生草〕.初恋(中原音韵监 咸)
文/骆杰英
书堂识,学校谈。钟情之后私奔淦,劳工市中登州赣,搬家异处居城湛。卿卿我我把心连,恩恩爱爱争钱赚。
11[仙侣.寄生草]深夜静(中原音韵.尤侯部)
文/周丹
三更静,万象幽。窗前把酒香浮袖,心中苦闷寒蝉揍,人间疾苦征途瘦。春秋几度任沧桑,岁华逝去时光扣。
12〔仙侣·寄生草〕·秋
文/青青子衿
金风起,御苑香,窗前桂子明霞漾,篱边瓜豆青藤上,空中鸿雁白云荡。黄花灿灿醉迷人,丹枫片片欢歌唱。
盘古诗联学院散曲中级班第14讲
主讲老师:宁静
散曲漫谈(14)
元曲中的鼎足对
对偶是中国诗文常见的修辞形式,元人之曲与诗文不同,为自由畅达、淋漓尽致地表达情感,在对偶运用上突破了平仄、句数、位置、甚至字数等的限制,把对偶修辞发挥到了极致,创造出许多新颖奇巧的对偶形式。
周德清《中原音韵》、王骥德《曲律》分别列有两句对、三句对、四句对、隔句对、重叠对、扇面对、救尾对等多种对偶格式。朱权《太和正音谱》为这些对类又分别冠以合璧对、鼎足对、连璧对、联珠对、鸾凤和鸣对、燕逐飞花对等雅称。
鼎足对,取鼎足而三之意,即由三个相对的句子组成的对偶,也称三句对。朱权《太和正音谱·对式》云:“鼎足对,三句对者是。俗呼为三鎗”(按:鎗,音chēng,鼎类,俗作铛。有人将“三鎗”讹作“三枪”,误)。鼎足对是元曲中常见的对偶形式,它打破了骈偶“支体必双”常规,是对偶修辞的扩展。鼎足对远可追溯到周秦散文,如:孟子《滕文公下》中的名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词中,鼎足对应用渐多。如:温庭筠《酒泉子》:“绿树浓,芳草歇,柳花狂”。柳永《醉蓬菜》中“玉宇无尘,金茎有露,碧天如水”苏轼《沁园春》:“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朱淑真《眼儿媚》:“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词中的鼎足对多数是每句三字或四字的,很受限制。元曲中的鼎足对,排除嵌字体、虚字体、回文体、顶针体、重叠字、联绵字、重复字、反复词、专名词、数目词、方位词、颜色词等的特殊要求后,单在形式上进行分类,其类型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复杂。现沿用前人时贤谓对之名称,重新组名十二种,分述如下。
一、素体鼎足对。即是不加其他修辞的普通三句对。如张可久《【黄钟·人月圆】客垂虹》句:“莼羹张翰,渔舟范蠡,茶灶龟蒙”。张可久同曲又有句:“黄花庭院,青灯夜雨,白发秋风。
二、"两韵鼎足对。即在素体鼎足对基础上,三句中有两句用韵。如王实甫《【商调·集贤宾】退隐》句:“江梅并瘦,槛竹同清,岩松共久”。又如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句。
三、三韵鼎足对。即在素体鼎足对基础上,三句都用韵。如大食惟寅《【双调·燕引雏】奉寄小山前辈》句:“诗成鬼神愁,笔落龙蛇走,才展山川秀”。又如张鸣善《【双调·水仙子】讥时》句:“五眼鸡歧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飞熊”。又如张可久《【双调·湘妃怨】纪行》“黄云缥缈四明山,绿水潺湲七里滩,碧桃零落双峰涧”。三韵鼎足对在元曲中最为常见。
三句尾如押同一韵字,则类似独木桥体。如赵善庆《【双调·庆东原】晚春杂兴》句:“游人陌头,残红树头,流水溪头”。又如张鸣善《【中吕·普天乐】咏世》句:“花谢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来也"
四、暗韵鼎足对。是三韵鼎足对的变异,在各句的句中用韵。如汤式《【仙吕·醉太平】约游春友不至效张鸣善句里用韵》句:“柳屯云护城门两岸黄金嫩,杏酣春映山村万树胭脂喷,草铺茵绕湖滨一片绿绒新”。除句尾韵外,句中的“云、门、春、村、茵、滨”等字为句中韵。
如果按短柱体格式在句中用韵,则可为“短柱鼎足对”。如乔吉《【双调·折桂令】拜和靖祠双声叠韵》句:“枫渍殷脂,蕉撕故纸,柳死荒丝”。句中的“渍、撕、死”等字为句中韵(按:乔吉曲之双声叠韵之谓与今之双声叠韵不同)
三句如字字都用韵,则变为“叠韵鼎足对”。如刘庭信《【双调·折桂令】隐居》句:“鹭宿芙渠,乌居古木,凫浴枯蒲"三句诸字同一韵部。
五、隔句鼎足对。此对型为隔句对与鼎足对的结合,其实也可看成是两三组鼎足对的交错叠加。两组鼎足对者如张可久《【仙吕·点绛唇】翻归去来辞》句:“悦高朋故戚,共谈玄讲理;办登山玩水,早休官弃职;远红尘是非,省藏头露尾”。又如乔吉《两世姻缘杂剧》【那吒令】句:“见一面半面,弃茶船米船;着一拳半拳,毁山田水田;待一年半年,卖南园北园”。 其特点是一三五句、二四六句分别成鼎足对。三组鼎足对者如杜仁杰【双调·蝶恋花】句:“至如,有些官禄,辨甚么贤共愚;更那,有些金玉,识甚么亲共疏;命福,有些乘除,问甚么有共无”。是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句各成鼎足对。
六、合璧鼎足对。三句整体是鼎足对,每句又包含合璧对(合璧对即二句对,用在句中则为句中自对)。如鲜于必仁《【双调·折桂令】棋》句:“险似隋唐,胜如楚汉,败若梁齐”句中“隋唐、楚汉、梁齐”各形成自对。又如范子安《竹叶舟杂剧》【梅花酒】句:“这一个倚银筝步瀛洲,这一个吹铁笛卧幽岩,这一个弹锦瑟上孤舟。
七、参差鼎足对。此类型打破了对偶句字数相等的界限,三句长短不一。如汪元亨《【中吕·朝天子】归隐》句:“身不出敝庐,脚不登仕途,名不上功劳簿”。因加了衬字后形成鼎足对,其第三句较前两句多出一字。
八、假借鼎足对。借对亦称假对,一般分为借义、借音、合借三种形式。借义是某字有两种以上的意义,曲中用的是甲义,但是借用其乙义,来与另句的字相对。借音是假借某字的谐音字与另句的字相对。合借则是借音、借义的综合运用。如张可久《【南吕·骂玉郎带过感皇恩采茶歌】为酸斋解嘲》句“学炼丹,同货墨,共谈玄”。三句分借“丹、墨、玄”的另一义颜色词“丹、墨、玄”,形成工对,此为借义形式。又如乔吉《【双调·水仙子】乐清箫台》句:“枕苍龙云卧品清箫,跨白鹿春酣醉碧桃,唤青猿夜拆烧丹灶”。首句借“清”的同音字中的颜色词“青”,第三句借“丹”的另一义颜色词“丹”,与二句的对应词“碧”形成工对,此为合借形式。又如乔吉《【双调·水仙子】瑞安东安寺夏日清思》句:“新蝉风断子弦琴,古鸭烟消午篆沉,孤鹤梦觉三山枕”首句借“子母弦”之"子”另一义干支的“子”,来对次句的“午”,次句的“午”又借音为数目“五”,来对第三句的“三”。
九、错综鼎足对。相对应之词不拘位置关系,真颠倒错综,形成对仗。如无名氏【中吕·满庭芳】》句:“疏林暮鸦,聚鱼远浦,落雁寒沙"“暮鸦”分别与“聚鱼、落雁”相对,“疏林”分别与“远浦、寒沙”相对。
十、流水鼎足对。三句相对,一意相承,有如水流,位置不能颠倒。如兰楚芳《【中吕·粉蝶儿】思情》句:“他生的宜喜宜嗔,便有那闲愁闲闷,见了他且休且罢”。 又如刘庭信《【双调·折桂令】忆别》句:“早晨间少婢无奴,晌午后寻朋觅友,到黄昏忆子思妻”
十一、列锦鼎足对。列锦是近年才归纳出来的修辞形式。是以名词或类名词组连缀组成的语句。马致远《【越调·天净沙】秋思》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其各句都由三个名词组成,句中又成小鼎足对。又如马致远《【双调·拨不断】归隐》句:“伴虎溪僧鹤林友龙山客,似杜工部陶渊明李太白,有洞庭柑东阳酒西湖蟹”。
十二、领字鼎足对。是若干领字(或称逗)加鼎足对而成。如张养浩《【中吕·普天乐】辞参议还家》句:“有青山劝酒,白云伴睡,明月催诗”。其“有”字是领字。又如无名氏《【双调·折桂令】酒》句:“这酒痛饮忘形,微饮忘忧,好饮忘餐”。句中“这酒”为领字。又如吕济民《【双调·折桂令】赠玉香》句:“可人儿暖玉生香,弄玉团香,惜玉怜香”。句中“可人儿”为三字逗。此类型与参差鼎足对不同,此类多出的字为领字,位置在句首,并领起三句。而参差鼎足对,多出之字在句中或句尾,无领字功能。
《盘古诗联学院散曲中级班第14讲作业》
宁静出题
一、要求:
1.题目格式为〔仙吕·寄生草〕题目,题目自拟;
2.韵部自选;
3.韵依《中原音韵》。
二、〔仙吕·寄生草〕谱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平平去△。×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去△。
三、注意事项
〔仙吕·寄生草〕曲牌名,小令兼用,亦入〔商调〕。首末二句对,中间三句须作鼎足对。整齐匀称是本曲特点。定格7句,定格字句:三、三、七、七、七、七、七,共41字。其音清新绵邈。
四、曲例
〔仙吕·寄生草〕无名氏
枯荷底,宿鹭丝。玉簪香惹蝴蝶翅,长空雁写斜行字,御沟红叶题传示。东篱陶令酒初醒,西风了确黄花事。
〔仙吕·寄生草〕 元 · 王实甫
(兰麝)香仍在,(佩环)声渐远。东风摇曳垂杨线,游丝牵惹桃花片,珠帘掩映芙蓉面。(你道是)河中开府相公家,(我道是)南海水月观音现。
五、曲谱符号注释:
平——平声;仄——上去声通用;×——声调通用,如词谱之“中”;去——必须为去声:厶——虽为仄,即上去声可通用,但宜用去声;△——押韵句;▲——可押可不押韵句;∧——句中须暗韵字位(“暗韵”指句中与句尾韵脚协韵的字);上△(平)——指韵脚字虽应押上声,也可押平声韵;平△(上)——指韵脚字虽应押平声,也可押上声韵。
六、作业要求:作业完成时间为两周,各位曲友自行校验后上交,精品作业会登入讲义。
2024.8.28

顾问:中华楹联学会主任倪进祥
诗经学会主任李瑞林
总编:日月(敬金忠)
讲师:胡愛民 崔艳蕊 刘翠玲
主编:蔡巧灵 柯美柘 李广恒
董德苑 毕见秋 赵偲含
主审:杨秀红 天问 蒋贵龙 凌赣文
袁谷成 张琳 俞子兰 钱秀英
刘巧英 李晓华 田卫 冰冰
野鹤 段志军 张丽辉 汪凤森
张旭祖 郑举纲 黄伟琰 徐家齐
收稿: 徐成美 臧岚
制作:李凤梅
图片:网络
盘古诗联编辑部
2024.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