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八大景之绣江春涨
郑世兴

我的故乡济南市章丘区,家乡的人们把绣江河称之为母亲河。
章丘八大景之首是“高耸危山圣井澄”,第二便是“绣江春涨水流声”。
前几天我写了《黉塘岭》和《危山圣井》,今天将绣江河的故事与诸位分享。
绣江之源明水,古称“小齐州”,今称“小泉城”,系济南市章丘区政府驻地,为绣江风景之最,也是北宋文学家李格非、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故里。绣江中游右岸的西皋村是元代散曲家刘敏中的故乡,下游旧军村是闻名遐迩的东方商人孟洛川的故乡。绣江河是章丘的命脉,章丘的文脉,绣江流域实乃物华天宝、英才辈出、钟灵毓秀之地。

“绣江春涨水流声”说的是春日渐暖,积雪融化,河水上涨,拍岸起浪发出声响的情景。特别是沿河而置的水磨冲击后发出的震撼人心的轰鸣声,在万籁俱寂的春江月夜中声闻数里而不绝。康熙年间章丘知县钟运泰的《绣江春涨》诗中曾有“一天春卷千堆雪,三月晴轰两岸雷”的真实写照。
美丽的绣江河曾使无数文人墨客前来观光游览,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金代大诗人元好问曾有诗云:“长白山前绣江水,展放荷花三十里。看山水底山更佳,一堆苍烟收不起。”

说起水磨,还真有不少故事。水磨的兴起得益于绣江河的自然条件,章丘南部是丘陵,而北部则是平原,河水由南向北顺势而下,形成一定落差。我的故乡绣江河东岸的吕家庄,村西就有一处落差很大的河床,在这里建有一处水磨。上盘用一根粗绳吊着,水冲击着大木轮带动下盘转动,把人工砍好的木块(香渣)装入磨眼,磨成制香用的香末。
这条自南向北流经章丘域内32.8公里的母亲河,日夜奔腾不息养育着这里的百姓,如今百万章丘人民正意气风发奔走在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

郑世兴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